“已经刨了20来天,全部刨完预计还得半个月左右。”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据了解,红薯种植是横水镇近年来着力培育扶持的一个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林州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为龙头,在杨伯山屯、留马、郭家窑、西白集中连片种植5000亩。同时,带动50个村级合作社种植20000亩,形成了规模种植。
红薯的规模种植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除去流转土地所得,春种秋收时,附近村民还能到田里插插苗、刨刨红薯,每人每天都能有50元左右的收入,工期按三个月算,老百姓守着家门口,利用闲暇时间到地里做做工,轻轻松松就能增收4000余元。
杨伯山屯村贫困户杨青生和妻子杨伏英,春季插红薯苗时就一起在地里做工,两人一天合计收入100余元,现在秋收红薯,老两口又来到地里做工,两季下来,老两口工资合计收入6000余元,对老两口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实现了规模种植,怎么将收获的红薯变成名副其实的“金饽饽”?该镇在延伸红薯产业链条上下足了功夫,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成品销售,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红薯附加值。
红薯从地里刨出来装车后,便直接运到了林州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部分装袋直接销售,一部分进行磨粉,做粉条、粉皮、皮渣等成品,全部都是份足、料足的绿色无污染食品。
在林州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我们看到,公司外面种植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大葱,那是用来做皮渣的原材料,也都是用的天然有机肥料。厂区内一角堆满了新刨的红薯,一个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运来的红薯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清洗、磨粉,另一个厂房则是皮渣、粉皮等成品的加工场所,整个过程无缝对接。红薯产品涉及红薯粉、红薯粉条、皮渣、粉皮等,种类多样,契合了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该镇还在小庙洼村南新建了红薯育苗大棚,占地1.1万平米,共34个塑料大棚,1个玻璃大棚,明年春天便可进行育苗。届时,从育苗到种植再到深加工以及产品销售,该镇红薯产业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把红薯变成名副其实的致富增收“金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