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这个人,不计个人得失,为大家考虑,敢想敢干,给村里人谋福利,这塌陷的路要不是有他,村民们还得绕路到镇上去。”10月13日,在横水镇吴家井路段,二十来名村民正忙活着铺路。
上台村村会计靳存生介绍,正在硬化的水泥路是横水镇涧北线(涧西村至北台村)的一段,因为塌陷一年多了,横水镇东北边的四个村——北台、上台、吴家井、杨家庄的村民要到镇里得多绕四里路。“今天路就能修好,村民们出行也就方便了。”靳存生说。
老杨是谁呢?在这些修路的村民中,有一位年约40来岁,中等身材,身穿迷彩服的男人,他便是“老杨”——杨保顺,杨家庄的村支书,此次修路就是他牵的头。
2014年,吴家井路段刚刚修好,就因大雨冲刷塌陷了。因为这四个村紧紧相连,镇上的人常常将其四村称为“东四村”。这条路是“东四村”的村民出行最方便的一条,路被堵后,村民们常常需要绕过一个山头,才能出村。靳存生告诉记者,这段路虽然不是太长,但是有9米多深,粗略计算一下,修下来需要4万多元。“我们四个村的经济情况并不是太好,修路的资金总是凑不够。”靳存生说。
今年春季,四个村的村支书聚在一起开会讨论,终于商量出结果,每村出资7500元,总共筹集了3万元。可是距离修路的费用还差1万多元,这可愁坏了他们。正当大家无计可施时,杨保顺站了出来:“其余的钱我自己想办法,就是为了四个村的村民咱也得先把这路修好了。”杨保顺说。
于是杨保顺当起了修路领头人。记者好奇,路是靠近吴家井村的,杨保顺却愿意出钱出力当这带头人,当问其原因时,杨保顺说:“路摆在这儿不修不行,村里人不方便出去,给外村的人也留下不好的印象。”杨保顺认为修路是村中发展最重要的一项工作。2010年,杨家庄申请省级生态村。省里来人验收时,因为杨家庄地处偏避,道路不通,工作人员几经周折,走了很多的冤枉路才找到杨家庄的所在地。经过这件事,修路的想法在杨保顺心中逐渐生根发芽。“村里的建设再好,如果路不通,谁又会知道杨家庄。道路是村里人的脸面,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杨保顺说。
10月9日,杨保顺带着本村村民,又请了十余位专业铺路人员开始了吴家井路段的硬化工作。因为这条路塌陷太深,需要从矿山拉来石碴先垫路,再铺上水泥。考虑到资金情况,多耽误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钱。杨保顺他们每天早上7点就已经开始工作了,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结束。“杨支书不仅得现场指挥工作,还常常东奔西跑地找机械、买原料,也跟我们一起修路,比我们累多了。”正在铺路的李大娘说:“杨支书的妻子也一样在工地上劳作,每天中午、晚上给大伙做饭吃。他们两口子真是好。”
一个人,感动四村人;一段路,通向四个村。“多亏了杨支书,路修好后,村民们不用多绕个山头,离邻村的距离也近了。”上台村的靳大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