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德(1914--1960),林县姚村公社北陵阳村人,曾任姚村公社卫生院长,1960年2月到红旗渠工地姚村公社分指挥部负责医疗安全工作,同年3月28日,他和吴祖太到王家庄隧洞检查施工险情时,衱塌方夺去性命,终年46岁。
李贵(1913--1976)林县临淇镇社书村人,曾任林县县长、林县县委第二书记等职,红旗渠开工后,主要负责抓红旗渠的后勤工作,兼任红旗渠后勤指挥部指挥,他经常召集商业局、粮食局、银行等单位领导,研究筹措资金、物资支持红旗渠建设,1960年初,他还到泽下公社中石阵大队承担的红旗渠施工地参加劳动。
张运仁(1922--1960),林县小店乡南山村人,1960.2.12参加红旗渠建设,任南山村施工排排长,同年5月13日傍晚,工地收工放炮时,还有一炮未响,可许多民工纷纷离开隐蔽的地方,准备收工,他连忙跑出安全洞高喊:“还有一炮未响,赶快隐蔽好。”这时,炮响了,飞石击中了他的头部,不幸牺性。
张买江(1949--)系张运仁之子,1962年母亲赵翠花给他讲了父亲的故事,并希望儿子接过父亲的担子,继续完成红旗渠建设。张买江听从母亲的话,奔赴红旗渠工地,背钎捻钻,踏实肯干,人心志坚,人称工地“小老虎”,1966年,他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
李贵(1913--1976)林县临淇镇社书村人,1957年1月仼林县县长,1965年7月任林县县委第二书记。红旗渠开工后,李贵负责财贸,兼任工程筹委会副主任和后勤保障工作,他多次深入工地,了解民工生活情况,要求各工地尽管细粮少,标准低,也要叫民工吃好吃饱。为修渠改变山区面貌付出了毕生精力。
李运保(1926--)林县河顺镇井上村人。1956年任林县县委第二副书记,58年任县委书记处书记,65年7月任林县县长。在红旗渠施工中,他承担了许多第一线工作,特别是1960年2月6日,他在盘阳村主持召开建渠筹备会议,接着带领修渠干部,徒步百余里,从渠首向下游划分了各公社施工任务,9日晚连夜回到县城,召开广播动员誓师大会,通夜未眠,第二天又出现在修渠工地上。他还到安阳钢铁厂联系钢材,到安阳运输公司联系钢材,到山西段解决放炮崩坏民房等问题。由于过度劳累,后来身患肝炎,在三条干渠和支渠配套二作中,他也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
周绍先(1928--1983)林县东姚镇白象井村周家岗自然村人,1956年任林县县委第四副书记,1958年11月,任县委书记处书记。他负责开工前勘测渠线工作,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爬山涉水,忍饥挨饿,拿出了初步方案,为县委决策提供了依据。开工后,他任工程指挥部第一任总指挥。在关键时刻,盘阳会议之后,他调兵告遣将,分段宊击施工,使工程有被动转为主动,走上正常施工,他长期患有心脏病,曾累的吐血。他坚持完成总干渠第一期工程后,奉调离开林县。
马有金(1921--1989)林县合涧镇三羊村人。1958年5月任林县副县长。修渠前,先后在要街、弓上、南谷洞水库任过指挥长。在红旗渠鸻鹉崖大会战时,县委派他到工地指挥,他带领民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1961年10月起,他接任红旗渠总指挥部指挥长,长达9年时间。工地上他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与民工同吃野菜,同抡锤打钎。他抓施工质量非常严格,质量不行坚决返工重修。是典型的实干家,曾两次被评为红旗渠建设模范和特等模范。
王才书(1917--1992)林县合涧镇河南园村人,曾任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63年12月任林县副县长。修渠前,他负责和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平顺县的协调工作。开工后,他经常到沿渠平顺县的公社、大队座谈慰问,困难时期,动员民工上山捋树叶、挖野菜、下漳河捞草充饥,在“百日休整”中,他和宊击队一起在青年洞施工。他曾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甲等模范。
段毓波(1925-- )河顺镇东皇木村塔子驼自然村人,1959年11月任林县水利局副局长,1960年6月任水土保持局长。曾参与红旗渠选线、定线和历次施工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在渠首截流施工中,和任村公社干部群众日夜战斗在一起,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胜利。先后担任红旗渠总指挥部工程股长、办公室主任,副总指挥长。
刘银良(1935-- )河顺镇马家山人,1960年2月,任河顺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在总干渠最艰难的白杨坡、谷堆寺施工中,革新技术,在悬崖峭壁上架起空运线,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加快了垒砌进度。城关公社承担的谷堆寺工段发生事故后,他顾全大局,带领河顺公社民工参与会战。河顺公社分指挥部在三条干渠通水时,被评为“特等模范营”。
郭百锁(1924-- )林县原康3东掌村人,曾任姚村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红旗渠修了十年,他在工地干了十年,领导了王家庄隧洞和白家庄空心坝建设,1965年和1966年在总干渠和三条干渠通水时,被评为红旗渠建设模范和特等模范。
傅生宪(1915--1984)林县东岗乡东卢寨村人,1961年11月接任东岗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在工地一干就是10多年,参加了总干渠三、四期工程和三干渠曙光洞、丁冶岭曙光渡槽等重大工程的指挥领导工作,1966年,东岗公社分指挥部被评为“特等模范单位”,他本人也荣获“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
史炳福(1914--1961)小店乡西油村人,红旗渠开工后任城关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他带领队伍承担了最艰险、施工难度最大的谷堆寺工段,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鸻武崖大会战时,他创迄了先除险石,再让民工进入工地的施工法。胜利完成了任务。
刘乃杰(1918--1991)泽下乡中石阵人,1960年4月,接任红旗渠任村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正赶上渠首截流,他和民工一起研究施工方案,一起劳动,关键时刻,跳入河中,与民工一起站在冰冷的河水中,用人墙堵水,胜利完成了大坝截流施工任务。
李增堂(1909--1980)东姚镇南岗村人,1961年11月参加红旗渠总干渠施工,任采桑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坚持4年不离开地 ,一直到1966年三条干渠建成通水,特别是在桃园渡桥工程中,他和民二一起创造了“简易拱架法”,节约了资金,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1966年采桑公社分指挥部荣获“特等模范单位”,他本人也荣获特等模范”
李国堤(1931--)河南省郏县大营乡五原村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组织保送他到武江水利学院学习,1956年6月毕业后到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工作,1963年他受上级指派,和50多名技术人员一起,对红旗渠技术、经济、工程地质等全面考察,他亲带《报告》到北京汇报,为红旗渠工程列入国家基建项目做出了贡献,随后,他和技术人员一起为三条干渠又进行了全面规划。他的功绩永载红旗渠史册。
商国富(1922--1976)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人,1951年到平原师范学习水利专业,1957年调林县水利局工作,先后参加了英雄渠、引漳入林工程设计施工工作,是吴祖太牺牲后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并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员,曾被评内红旗渠建设模范。
李生渊(1921--)山西大同人,建国前北洋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1959年由新乡调林县水利局工作,水利工程师。1963年参加省、地、县红旗渠工程联合勘测设计组,做了大量工作,他还举办学习班,为红旗渠建设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他主持了分水岭电站和红英汇流电站设计工作。参加了《红旗渠工程技术》一书编辑工作,为后人研究红旗渠留下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