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县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有过一个威震四方的人物,他就是20年代曾指挥30万农民起义军的天门大会首领韩欲明。物换屋移,沧海桑田,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然而,韩欲明的名字连同他领导的天门大会农民武装起义的辉煌业绩,却永远锑刻在林县人民的记忆中。
扯旗造反
本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林县,更是兵荒马乱,万户萧疏,人厌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林县城南有一个叫东油村的穷山庄,庄里有个叫韩根仔的穷石匠。前些年,根仔的父母贫病交加,相继过世,家出只剩根仔两口和一双儿女,守着三间破草房,两宙山坡地。俩口子终年辛劳,依然维持不了温饱,时常是吃了上帧没下顿,比活十分凄楚。韩根仔人穷,但穷得有志气。他秉性刚强,见义勇为,加上有一手石匠手艺,所以,庄里人都把他当"人物"看。
常言说,旱年求龙王,饥馑敬菩萨。战乱一起,五花八门的迷信组织就一股脑儿冒了出来。一次,韩根仔起石头时偶然拣到一方刻有"灵宝大法师"字样的石印。这一意外的发现,-传十、十传百,没有多久便轰动了附近各村。人们纷纷议论,说这是"天意所赐",是"天降大任于韩根仔,要他替天行道,扶穷救弱,拯灾济危,普渡众生"。韩根仔也声言夜间梦入"天门",得玉帝、佛祖真言,授以避枪避炮秘诀,等等。于是,善男信女成群结队去东油村。郸根仔的三间茅舍香撇缭绕,昼夜不息。不久,韩根仔就在东油村组织起了"天门大会"。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占据豫北,实行残暴的军阀统治。一年之内,令纳数年之粮,苛捐杂悦多如牛毛,军队毫无纪律,拉夫抓差,强住民房,砸毁家俱什物。加之当年春旱,地主豪绅趁机敲诈勒索,鱼肉乡民。一时土匪蜂起,烧房绑票,弄得民不安生。东油村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清早派粮不过午,更比皇粮紧三分,家家正愁无处借,忽然响马进了村"。
严酷的现实,引起了韩根仔的沉思,神制止不了封建军阀、地主豪绅的掠夺,制止不了土匪的抢劫,庄稼人祖祖辈辈受欺侮,啥时才是个头?
就在这个肘候,从彰德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南方有了共产党,专门领导穷人耐翻身,要打倒军阀,打倒土豪,铲除人间的不平。韩根仔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会里的穷弟兄。经过一番针议,决定学着共产党的办法,拿起刀枪,武装自卫,保卫家园。
阳春三月,一早赶来起事的天门大会会员聚集在东油村会坛外面的场上,天门大会会旗迎门招展;阳光下,"仙岩民人保家团,长恩大道东油村"儿个大字格外耀恨。门口摆着一张八仙桌,供奉着酒醛三性。祭祖已毕,韩根仔登上高台,望着攒动的人群,大声说道,"乡亲们!世道不公,天心不顺!我们天门大会顺应天意,今天要起事了!"接着,韩根仔宜读了天门大会的要旨和会规。群情亢奋,欢声雷动,整个东油村震颧了!整个林县大地震颤了!
韩根仔踌躇满志,物色了35名骨干,加上自己,共36人,象征天上36天罡,并将每个人名字中第二宇都改用"欲”字。韩根仔改名韩欲明,又刻制"天门大会"·存香壕弟兄"两枚印章,以行使权力。
韩欲明扯旗造反以后,第一件薯就是平息匪患。天门大会所向披靡,声威显赫,局面渐趋安定。佛欲明的义举给苦难中的林县人民带来了希望,人们纷纷加入天门大会。一年时间,西迄平·顺,东至大名,北达邢台,南到辉县的广大地区普遍建立起天门大会组织,会员达30余万。
抗击民团
韩欲明造反起事不久,即以天门大会的名义发布告示,提出 "农民种地不交租",不向官府交税纳捐,清算地主豪绅经手的各种捐款,凡查有贪污作弊实据的,轻则罚款、罚跪,重则吊打、枪毙。因此,那些素日为害乡里的地主豪绅,闻风而逃,·许多深宅大院空无人烟。
那时候,各县、区军阀政仅都建有民团武装。民团名为治安,实则官匪勾结,欺压百姓。驻守合涧区的民团头子叫李培英,被群众骂作"扫帚垦"。一天,李培英骑着高兴大马,带着十几个团丁,直奔东油村而来。恰巧在村口碰上韩欲明和他的弟兄们。李增英声色俱厉地叫嚷,"听说你们村出了个韩欲明,去把这小杂种叫出来,让本队长见识见识,看他脖子上长了几个脑袋!"
韩欲明一听,"呸"地吐了口唾沫,挺胸来到李培英的马前,厉声说道:"我就是你韩老爷,你要千什么?"
李培英望着面前这个不起眼的庄稼汉,轻蔑的说道:"告诉你,老子是本区民团队长。你妖言惑众,图谋不轨,搞什么天门大会,还要抗税抗捐……"没等李培英说完,韩欲明勃然大怒: "弟兄们;把这个扫帚星请到坛里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