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长江支队林县籍队员追记之一——进军福建

  发布日期:2014-11-24 11:47:13   来源:林州新闻中心   作者:王荣祖   我有话说

长江支队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由太行、太岳两区共同于1949 年3月在河北武安县组建而成的一支4000多人的南下干部队伍。这支队伍为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8年,解放战争进行第三个年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全面反攻,全国解放指日可待。9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工作的干部。”会议决定:“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内必须准备好三万至四万下级干部、中级干部和高级干部,以便在第四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根据这一会议精神,华北局于12月份决定:太岳、太行两个区选调一批得力干部,组建一个南下区党委,包括党、政、军、群,省、地、县、区的全套班子。南下区党委下辖6个地级班子,每个地级班子下辖5个县级班子,每个县级班子下辖5—9个区级班子。每县编120人左右。决定作出后,两区各级党委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了传达贯彻。

1949年3月22日,太行、太岳两区选调的干部先后齐聚河北武安,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后,4月25日出发,向江南挺进。

南下区党委对外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各地级班子为一个大队,专员任大队长,地委书记为政委;各县级班子为一个中队,县长任中队长,县委书记任教导员;各区级班子为一个小队,区长任小队长,区委书记任指导员。此时,长江支队共辖有6个大队、30个中队、199个小队,另有3个区直属中队和6 个地直属中队,共有干部4100多人。

原计划长江支队接管苏南地区,但根据形势发展,中央决定提前解放福建,长江支队随第三野战军入闽,接管福建全境。

为了追寻南下干部的足迹,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南下精神,10月18日,我市新闻中心与党史研究室一行4人南下漳州,采访了张全金、石有泉、王治国、崔伍喜、郝锦章等仍然健在的部分林县籍老干部和南下干部后代杨少衡、袁平海,走访了漳州市长江支队研究会和党史研究室,拜谒了谷文昌纪念馆……时间虽短,但在千里之外的闽南“鸟语”之地听到南下干部终生未变的乡音,看到他们与闽南人民一起修建的且或多或少留有“林县痕迹”的一项又一项像红旗渠一样的民心工程,让我们一再感动。

长江支队永载史册!南下精神永葆青春!

进军福建

林县队员

林县是革命老区,不仅解放早,1944年10月1日赶走日伪军,全境即获解放,而且也为新解放区培育、输送了不少干部。一次性输出数量较多的就有:

1944年9月,跟随皮定钧司令员挺进豫西20余人;

1947年7—9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4人;

1948年7月,北上平、津23人。

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福建的这批干部,是林县又一次向外输送干部,而且是林县一次性向外输送干部最多的一次,也是从县到区建制比较完备的一次。共计114 人,其中林县籍干部90人。他们与邺县抽调的干部共同组成了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第三中队(邺县后并入安阳县)。但由于邺县解放不久,此次抽调来的人员还都是老区派过去的,因此邺县干部组成的第7小队中没有一个邺县籍人。正如从林县抽调的南下干部中有非林县籍干部一样,外县抽调的南下干部中也有71人为林县籍人。他们当时已在外地工作,抽调时是以所在工作地干部身份抽调南下。其中长江支队部警卫连32人,支队部后勤5人,第一大队直属中队1人,第二大队二中队 3人,第三大队五中队1人,第四大队五中队1人,第五大队直属中队14人,第五大队一中队1人,第五大队四中队10人,第五大队五中队3人。

当时的南下干部绝大多数为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大姑娘。但我们采访时得知,这些六十余年前风华正茂的优秀太行、太岳儿女,大多已经作古,林县籍160多位南下队员仍然健在的仅17人,他们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福建人民。

长江支队林县籍队员名单

支队部警卫连

刘顺增 张春山 王来增 郭起贵

魏文吉 杨福顺 郝天文 李成锁

牛来元 李成生 李官全 郭丙寅

高宗官 王德全 李文芪 傅长学

吴书吉 赵连俊 李万金 杨友全

岳章全 王琴书 傅五的 申守礼

傅保贵 宋福生 傅申现 白水泉

刘玉德 赵新堂 杨贵山 魏书年

支队部后勤

赵永效 郭英德 李春山 李福生

王家和

第一大队直属中队

牛炳书

第二大队二中队

张海明 张永福 张福全

第三大队五中队

李增福

第四大队五中队

韩 明

第五大队直属中队

张怀玉 李文福 岳立朝 傅江的

赵文福 刘官成 段丙中 元连喜

岳林太 璩修魁 王翠英(女)

马龙泉 侯素贞(女) 赵培德

第五大队一中队

李景和

第五大队三中队

李秀峰 宋福义 王锡荣 李文尧

卢合禄 靳富荣 常起家 靳培良

李银堂 刘万保 张茂林 杨文昌

王照承 吕英堂 王福增 杨保成

郭俊英 王学智 袁万昌 王东周

张全金 杨顺太 郝大成 崔藏生

张麒麟 栗长法 宋保太 常秋贵

崔五喜 李天林 常秀成 郝锦章

连秉福 徐培健 崔天恒 王永邦

刘成水 路崇阳 翟清华 刘振东

徐五全 谷文昌 原维德 王银中

张金川 郭 法 郭文山 郭用兴

秦德修 石朝林 郭玉守 王景昌

程双锁 程文金 王贵仑 王 虎

吕阳成 卢法书 李成榜 倪天林

郭九德 邓风林 王常保 杨贵存

马玉俊 张来福 王怀保 张立民

魏天锁 王 有 石有泉 张金学

罗全贵 杨随山 王治国 付四有

宋阳全 杨锁成 石建民 郭惠民

张迪明 杨永修 郭玉金 彭清源

王清新(女) 路秀花(女)  郭培生

李月英(女) 焦菊珍(女)

赵合英(女)

第五大队四中队

郝鸿儒 傅天学 崔德珍 傅桂馨

杨文武 张其善 李宋保 杨廷英

王银增 王保全

第五大队五中队

郭有藩 常国胜(女) 栗秀琴(女)

曲山集结

1948年下半年,林县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分别于7月、11月先后两次培训村级干部400多人,从中择优,充实县区机关,实行多线配备,及早作了抽调干部的组织准备。1949年初,选调南下干部的指示下达后,林县即在阎家台村召开动员大会,在时任县委书记马兴元(山西昔阳县人,后任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组织部长,再后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省长)积极主动报名南下的带领下,按照会议动员、个人申请、组织批准的程序很快完成了组建工作。

1949年2月15日,五地委和新乡市委南下干部集中在曲山村进行学习、编队、建立党的组织。24日,五地委领导接见全体南下干部并合影留念。

26日,在曲山村召开有数千人参加的欢送大会。这天,天蒙蒙亮,南下干部就已整理好行装。7时许,整队来到村南广场。此时,地委、专署干部及子弟学校学生,新华剧团演职人员和县城附近的乡亲早已等候在广场,整个广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欢送仪式开始,专员李毅之热情致欢送词,他勉励大家团结互助,战胜困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南下地委书记李伟代表南下干部致答谢词,表示要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胜利完成南征任务,向太行党组织和太行父老汇报。李伟讲话一结束,带队领导一声令下,全体南下同志起立,向欢送人群敬礼,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大会结束,南下同志整队出发。太行五专区干部子弟学校学生举着“向全国胜利进军”“欢送叔叔南征”的横幅标语,8个学生提着写着“到江南工作最光荣”的五角红星彩灯,载歌载舞,高呼口号,热情欢送。南下同志在口号声、锣鼓声、鞭炮声中,从村南街过前街来到村东头大道。就要告别并肩战斗多年的战友了,就要告别养育自己的父老乡亲了,又是一声令下,全体南下同志转回身,再次向欢送的人群敬礼。在依依不舍中,南下同志踏上了北上河北武安集训的征程。

武安集训

行军三天,到达河北武安县城。随后,四地委选调的南下干部也从黄河之滨出发,沿着太行南麓 ,经修武过林县,行军六天到达武安。

3月2日,召开大会。原太行区党委代书记、南下区党委书记冷楚作报告,他勉励大家,在武安待命期间,认真学习政治、军事和新区工作的各种方针政策,做一个听从指挥、服从纪律的好党员、好干部。

3月22日,太岳区南下干部从长治出发也来到武安。30日,召开全体南下同志第一次大会。冷楚同志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南下区党委组织部长刘尚之宣布南下区党委、行署、军区和6个地区专署成立。南下队伍对外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

在武安期间,南下干部学习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关于时局声明》《评战犯求和》《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等重要文献和接管城市的方针政策,观看了《闯王进京》《刘胡兰》《白毛女》《血泪仇》《赤叶河》等调来的京剧团、豫剧团、晋剧团、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各类剧目,聆听了各级领导同志所作的专题报告。

其间,每人发了军装、衬衣、布鞋、蚊帐、背粮袋和一双“铁鞋掌”(雨天行军绑在腿上,不易滑倒,不会掉鞋),并按照每人行李不超15斤的规定精简了行装。

4月24日,四中队林县籍干部杨廷英在日记中写道,接到明天正式出发南下的通知,“同志们分头给老乡扫院子、担水。个人也整理行装。晚上县委几个领导到各小队督促早睡,吩咐早起。可是我们小队灯熄了,人躺下了,可谁也睡不着。”

星夜南行

25日凌晨,同志们与房东告别,集中到城南舍利塔下。这时支队部编印的《新闻简报》送来,各中队带队干部立即进行了分头传达。“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23日,南京解放。24日,太原解放……”南下同志闻听这些接连而至的喜讯,倍受鼓舞。杨廷英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出发了,“队伍按大队顺序依次开动了。走最前边的是一大队。一、三、五是太行区的,穿草绿色军装;二、四、六大队是太岳区的,穿灰蓝色军装。于是,行进中的队伍,一会儿一片绿,一会儿一片蓝,每个大队后尾都有一长串运载行军物资的大马车,真是千军万马,浩浩荡荡。”这天,大雨滂沱,天不作美,但当天仍行军50余里。

第三天,过漳河进入安阳地界。此时的安阳城还没有解放,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正在围攻。南下队伍行军路线作半月形,从安阳城西十余里的梁邵村南行。此时周围很多村庄都驻有攻城部队,麦田里不时有战士在帮助群众锄地。巧的是五专署子弟学校的师生来支援安阳前线,正好碰到两个月前曲山送别的南下队伍,就站在路边再次欢送。4月30日,经过汤阴县城时,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了岳飞庙。行至宜沟镇时,与向南开进的四野第47军相逢。本想休息一下,等47军过后再走,但野战部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只好分走大路两边向南并行。一路上,南下支队与野战部队各自组织拉拉队,向对方拉歌。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5月 1日,在汲县(卫辉)休息一天,庆祝国际劳动节,学习《约法八章》。2日,绕过仍未解放的新乡市。5月4日,为赶上郑州派来接送的专列,凌晨2点队伍就整装出发,11点抵达获嘉县亢林镇。此时,马兴元又作了急行军动员,而后,队伍立即行动,一路小跑四五十里,下午两点多赶到黄河北岸老田庵火车站。晚9时左右,登上没有顶篷的拉煤货车,连夜渡过黄河。虽然车内煤灰飞扬,污浊不堪,但大多数同志是第一次坐火车,仍旧像过年一样高兴。

这一天,是黄河以北行军的最后一天,也是行军最长的一天——130里。杨廷英在日记中写道:“十天来,我们大体上沿着与平汉路平行的公路南行。这里是广阔的豫北平原,但回首西望,巍峨太行,群峰竞秀,清晰可辨。到了黄河岸边,太行山已经看不到了。别了,太行山!你的这些走向远方的儿女是永远怀念着你的!”

夜过郑州,转陇海路向东行驶,天亮到达开封。在此又遇到太行五专署李毅之专员带领的“华南工作团”。该工作团也是从太行、太岳两区抽调。战友重逢,分外亲切。再次话别登上南下征程,已知将要接管的苏南镇江、丹阳均已解放,大家十分高兴。5日,抵达淮河北岸,因淮河大桥被国民党溃败部队破坏,又下车走浮桥过了淮河,步行至蚌埠宿营。8日,再乘车至明光县。因明光以南、长江以北铁路全部被破坏,又是连续几天行军,12日到达长江北岸浦口镇。下午5时,乘轮船渡过长江,天黑时抵达南京下关码头。

14日,进南京城参观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午间,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反动派三架飞机轮番轰炸下关发电厂一带,不少房子被炸毁,三名解放军战士当场牺牲,五大队有同志被倒塌的楼房埋住,同志们不顾敌机轰炸,及时抢救脱离危险。第二天,长江支队接南京军管会通知,从下关发电厂附近旧兵营移至九草山北极新村国民党空军司令部驻扎。因绝大多数同志没有到过大城市,看到什么都很新鲜,闹了很多笑话。有的同志就着电灯点烟;有的把厕所水龙头拧开,但不知怎么关,致使一晚上满院流水一尺多深……

在采访中,听林县籍干部张全金讲(张全金曾任龙溪行署专员、漳州市政协主席),他从家乡出发时为防远离家乡水土不服,随身带了块坯疙瘩,以备身体不适时泡水喝。这块坯疙瘩他一直像宝贝一样带在身上,即使在武安精简行李时,他宁愿减掉衣服、被褥,也没舍得扔掉这一“宝贝”。现在到了南京,感觉身体并没什么不适,才把坯疙瘩扔掉。

5月23日,接华东局通知,长江支队乘火车从南京出发,于24日到达苏州,住阊门外张家花园(兵营)。在此,三中队二小队群团主席、林县人秦德修不幸病逝。

苏州待命

还在各县为抽调干部作动员时,接到的指示还是接管苏南一带。“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志们听说去苏州都十分高兴,踊跃报名。可到了苏州,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又决定长江支队随三野十兵团入闽,接管福建。

决定传达后,南下同志思想有了波动,认为到福建,语言不通,没有铁路,蛇多、蚊子大,会得粗腿病等等。为了让大家正确了解福建,华东局发来介绍福建生产、生活、文化、交通等情况的相关材料,客观介绍了福建情况。6月12日,华东局组织部长张鼎丞(后任福建省委书记)又来到苏州,给长江支队县团级以上干部作报告。他说,福建虽穷,却山清水秀,有林有鱼,是个好地方;福建有红旗不倒的苏维埃老区,现在要解放,欢迎我们去。要求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听从党的调遣,党指向哪里就到哪里。6月14日,五大队队长李伟(原中共新乡市委书记)向全体干部进行了传达,同时讲述了他爱人郭纲琳(其身份为漳州地下党到上海寻找党中央的联系人)坚贞不屈,保守机密,英勇牺牲的事迹,深深地教育了大家。大家振臂高呼:“党指挥到哪里,就到哪里去!”

会后,各中队、小队又进行了热烈讨论,思想迅速统一,有很多同志写了决心书,表示听党指挥南下的决心。7月1日建党纪念日这天,五大队在阊门外“皇后电影院”举行纪念大会,马兴元发表讲话。会上表扬了一批政治思想好、团结互助好、艰苦作风好、遵守纪律好的党小组,谷文昌所在的三中队五小队就是其中之一。

进驻龙溪

在苏州待命期间,三野十兵团又给每人发放了绿色军装、白衬衣、军帽、帽徽、臂章、绑腿、背粮袋,并补发了部分枪支。7月13日,告别苏州,随十兵团南下福建。

当时,沪杭间铁路还未修复,少数乘船(早一天启程),多数人步行,沿着大运河和太湖,经吴江县,行军三天后抵嘉兴县城。16日下午即从嘉兴乘火车南行,到浙江长安镇附近时,突遭敌机空袭扫射,五中队一人牺牲,三人受伤。当晚抵杭州火车站。17日,火车行至江山县贺村(江山县为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老家)附近,又遭敌机轰炸扫射,四大队三位同志又当场牺牲,几位同志受伤。

在江山县,国民党散兵和土匪特务出没,不时打黑枪,袭击我人员。为保证安全,以中队为单位轮值站岗放哨,并组织战斗队保卫队伍安全。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北方的同志从来没有领教过南方这样的酷暑天气,汗水顺着脸、脊背往下淌,流到眼里,蜇得生疼。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军装上印出一道道汗水蒸发后留下的盐渍,白花花的一片。很多人的脚上都打了水泡,水泡又被磨破,露出鲜红的肌肉,血与鞋粘在了一起,一脱鞋连脚上的肉都一块撕了下来,很多同志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还有不少同志虚脱而病倒了,但大家仍然咬紧牙关,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进。到了江山县市上村一带,大队部给全体同志打了防疫针,但仍有不少同志因劳累过度、水土不服而病倒。

7月下旬,根据中央指示,成立福建省委,“长江支队”番号撤销。同时对各大队进入福建后接管地区进行了分配。其中五大队负责接管龙溪(漳州市)地区。8月5日,五大队从江山县出发,向福建挺进,9日到达浦城。9月1日抵达福州,受到新任省委领导张鼎丞等接见。8日离开福州,11日到达泉州。在此,根据省委指示,把5个县级建制的中队(个别人员有所调整)一分为二分配到10个县(原计划一个中队接管一个县,但由于干部严重短缺,只好每个中队一分为二,接管两个县)。9月19日,漳州解放。23日,大队部进驻漳州,各中队先后向各自分管县进发。以林县人为主组成的三中队接管了海澄县和东山县(东山县为福建最后解放的一个县)两个县,其中海澄县分配干部58人,东山县分配干部37人。

长江支队4000余人马,1949年4月25日自武安出发,历经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数省,行程近6000里,完成了一次解放战争时期新的“长征”,开始了他们扎根八闽、建设福建新的征程。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