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涧镇政府南不远处有一座“城楼”,此地便是“王家”所在地。“王家”虽是一个村,但规划格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俨然一座文化新“城”。
依太行之雄峰,傍淅河之秀水。东有城楼,惠风和畅;中有悦园,古亭回廊;西有影墙,九龙照壁。三街十五巷,四方通衢;一千二百口,安居乐业。短短几句,大约概括了王家村的地理情况。
王家村究竟建于何年?较为可信的说法是,明代初年,山西人迁此地立村。按照常理,应该是姓王的人家以自家姓氏取名“王家”,但村里流传着一种不同的说法——
村里原本有三个旺族,分别是郝、阮和另外一姓。在村子命名时,三个家族都希望村名随自家姓,争执不下。后来,三家派出德高望重者商定一个解决办法: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路过村口的第一个外村人姓氏来命名。结果,选定的人是一个要饭的乞丐,自称姓王。于是,村子便随乞丐姓王,取名王家。
此传言虽不可考,却为王家村名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而今,村里1200口人中,张、王二姓者居多。
一般村庄在村口立牌楼以为标志。王家村却为何要盖成城楼呢?“很久很久以前,俺村村口就是‘城楼’来着。”村支书郭建华解释说,建城楼是“沿袭旧制”。
这还要从位于村中央的石券门和广生庙说起。广生庙内三块古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大清道光十六年菊月”,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碑载:“庙筑于数百年石券之上”。可见,村口很久以前就有座石券门,是入村主要通道。石券门上建了广生庙后,整个建筑仿佛城楼一样。后来,村子规模不断扩大,“旧城楼”已经到了村中央,并且失去了村口标志物和行人通道的作用。1992年前后,王家村村委会决定模仿旧城楼,在村东口处建立更高大更气派的新城楼,城楼上书“惠风和畅”四个字,取自王羲之《兰亭序》一文,以示吉祥。
村西部的九龙照壁建成于2008年,也颇具文化韵味。特别是左右楹联,上联“山势人面起”下联“月是故乡明”,分别取自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诗句。不仅符合诗词韵律,“山势人面起”更是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此地西依太行的地理风貌。
中心大道西段北侧有三小间破瓦房,其貌不扬,却是孝义碑所在地。打开房门,灰尘满地,中间断裂的旧孝子碑躺在地上。扫去尘埃,可看到碑中央刻有:“黄马褂御前耆賔張公諱奉先字子灵之里”,碑两侧为楹联:“纲常正,伦理明,孝义已成往古事;德量宏规模大懿型能启后世人”。
据依南墙而立的三块新刻碑可知,清光绪年间,王家村孝子张奉先(字子灵)克俭勤奋,自学成才,轻财尚义,治家有方。张奉先被皇帝召见,并赐予德寿卿,并御赐黄马褂。
王家村“出人才”,在方圆十里是出了名的。
文革前后,光王家村在外教师就有三四十个。恢复高考后,该村不少人得以升入大学深造,毕业后分配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至今,该村在市内外政府部门工作科级干部多达二三十人,绝大多数都是得益于上过大学。
“那时在合涧镇,说到考大学出学生,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王家、郭家园。”村里人说,以前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村里都要演一场电影庆贺。近几年来,上大学的更多,但是因为太多了,变得没有以前那么耀眼了。
除了美丽的村容村貌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便利的民生设施也让王家村民倍感自豪和幸福。
唱大戏的传统犹存。村里于1992年修建的大戏台,其规模在合涧镇首屈一指。每年至少唱五六天大戏,在全镇也是数得着的。光是2016年,已经唱了八九天,都是村里贤达人士捐款,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早在十年前(2006年),王家村就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大压力池和自来水管网改造,王家村民跟县城居民一样,可以全天24小时用上弓上水库引来的水。
2015年改造完下水管道,告别了“夏天脏水到处流,冬天行人冰上走”的旧状。村里三大街十五巷全部硬化,田间主要道路全部硬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此外,每年重阳敬老,为村里300名老年人发福利更是不可少。而这一切工程,除了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外,也离不开贤达人士的捐助。仅外建企业家王相虎一人,就为村里捐款近100万元。(桑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