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天造之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造山之初天地作变、鬼泣雨粟的场面。红旗渠,虽然是人造之物,但是它与太行山已经融为一体,对于太行山的这一个“人造部分”,对于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这一番杰出表现,今天的人们除了惊叹,同样无法理解和还原当初的真实情景。政治家们在解析那时人群的组织形式,解析劳动人民激情的火焰是如何被点燃的。经济学家们在演算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求索物质和精神哪一个更重要,哲学家则对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尖锐对立到逐步调和发生浓厚兴趣。包括红旗渠的建造者们,今天回望混同在太行石壁间的这一条凌空水线,也不可思议在人的手下能诞生这样的奇迹,以至于产生恍如隔世的感觉。
画家秦雨,生长于诞生了红旗渠之后的太行山下,他的血脉里流荡着红旗渠水的基因,他的心思像一颗敏感的精灵,常常越过时间,越过历史,穿过有形的物质障碍,进入到当年劈山造渠的现场,游走,徘徊,探询,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脑核里勾勒描画出一幅又一幅图像。诗心是灵魂,笔墨是翅膀,线条飞旋,五色互渡,吐气生风,成形幻物。素纸其上,笔墨顿挫之处,开启了红旗渠别具生面的又一个艺术画廊。观其画作,有的化庄重为诙谐,有的将巨大至渺小,有的放大空白,有的泼墨生意,引而不发者有之,旁敲侧击者有之,取之一点,以及其余者亦有之,或憨态,或诡谲,或奇巧,或磅礴,诗心隐隐,行踪迢迢,大美自然。
秦雨:字云仰,号伯镛、了堃(kong),斋号“雨晴楼”、“抱山馆”
·美国“伊森画廊”签约画家
·中国中建风景园林设计院副院长
高级生态景观、园林设计师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林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红旗渠文化产业发展公司经理
·水墨江山景观设计工程公司艺术总监
1989年作品[翔]入选第十届亚运会书画展
1991年作品[清虚]入选中国青年书画文化交流展
1997年作品[秋客]入选迎香港回归青年美展
2001年十幅作品参加青年美术家十人联展
2004年作品[春语]参加河南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
2007年作品[浴春]参加河南省美术展
2009年参加中国●林州第一届水墨双年展
2010年赴美国●纽约参加当代国际水墨艺术展
2011年参加中国●林州第二届水墨艺术双年展
2012年参加中国●林州国际和平艺术节
2013年十月举办个人水墨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