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 东姚火神庙:始建于唐高祖李渊武德9年(纪元618戍寅年),道光辛巳年1821年最后一次重建。1986年职业高中建办公楼时拆正殿后,修建成现在的火神庙。
东姚火神庙是个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享誉中原、闻名中华。每年阴历二月初七日,都要举行盛大的供拜火神焰火文化庙会。庙会期间:组织有秧歌、戏剧、曲艺、舞蹈等活动,最引人的是夜间点老杆放焰火,(点老杆是三年两头点)。有:火马、火伞、猴惹蚂蜂、包公执法、六郎挥枪、修德养善、锦绣前程等焰火活动。方远百里的善男信女、百姓观众、人山人海。
点放老杆为什么匿声消迹了十多年?今年又重新燃放?
老人家无比慷慨的说:自2003年一次点放后,政府部门对烟火安全工作很重视,节制烟花燃放的范围。再加上多个地方的烟花供应商厂家倒闭,很多的烟花无法复制成从前的模型 ,比如,火马火伞,草船借箭,箭射杨七等等,今年在乡亲们苦苦申请下,自发组织烟花点放小组,把购买的烟花设计加工成老杆形状。虽然没有以前高大雄伟,也不辜负乡亲们多年来的期盼。
老杆现场,是一个环形的灯架树立在空旷的场地,约五六米。不少工作人员有的在往上面绑扎礼花,有的场地里摆放着整箱整箱的烟花。一一介绍着;小猴捅蚂蜂,四门斗,银河瀑布……,考虑安全措施,特意用铁丝围绕着场地。
傍晚时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陆陆续续来到观看现场,也有不少的摄影爱好者赶来采景,电视台也来现场追踪报道,民警维持着治安秩序,一切准备就绪了。
意外还发现,不少外村的村民的三轮农用车里竟然还放着棉被,上前问询什么情况,一位村民说:他们一家四口,是从二十里开外的山村赶来的,放完烟火后回家,怕小孩着凉了,特意准备好棉被保暖。
七点钟,老杆焰火开始点放了,从乡亲们的喝彩声中可以听出来烟花的精彩,还有那远处的照相咔嚓咔嚓的拍照声。
香火、烟火、鞭火,火神庙燃放着吉祥之火,冀望着日子越过越红火,更期望政府部门助力火神庙会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相德 毕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