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三台
在我市民间,人们常把那些高而平的地方称“台”,如井台、锅台、戏台、煤火台、窗户台等。地名中也有带“台”字的,它们除具备“台”字的共同特征外,因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名称也各有差异。有的出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周边环境,有的源于姓氏,有的则和方位有关。
其林台
其林台是龙山街道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该村原名“麒麟堂”, 因村头庙内塑有麒麟像得名。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人拿它象征祥瑞,简称麟。我市民间曾流传着关于麒麟的故事。
相传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收之后,一金氏地主的长工在林县城南不远处的地里犁地,当犁到地中间时,一拉套之牛突然卧倒在了墒沟里,不大会儿,便生下一头四不像的小牛犊。这“小牛”还没等晾干皮毛,就站起走到犁前,咬着犁按咯蹦咯蹦吃起来。农夫一看心中大惊,忙喊来路人观看。有人说:“这牛产的是麒麟,它是吃铁屙金的吉祥物,千万别伤害了它。”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全县。
后来,有人在麒麟出生的地方,盖了座小庙,塑上了麒麟的像,人们称之为“麒麟堂”。这里有了村落后,人们便顺引麒麟堂之名,称之为“麒麟堂”村。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麒麟堂这座庙,却是真有其物。据说在当年重修这座庙时,村民们还对麒麟面对的方向闹过别扭,因为知道它会屙金尿银,谁都想叫麒麟的屁股朝向自家。
对麒麟堂的传说,《重修林县志》中也有记载,内有《麒麟堂详核碑记》一文,系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进士李仲鸾所写。碑文对麒麟的出生时间、地点以及麒麟堂创建的时间,都做出了判断认定。尤其对后来麒麟堂的几次重修,记载比较具体。关于麒麟堂何时改名麒麟台一事,文中没有提及,只谈到在嘉庆庚午年(1810年)和道光丙申年(1836年)最后两次重修时,有“扩建庙堂,堂前设台,台下有池”和“台前设栏”“池周砌石”等文字记载,为后来的“堂”改“台”提供了依据。
经查阅1932年出版的《重修林县志》,其中记载的仍是“麒麟堂”村名。由此可见,麒麟堂改名麒麟台应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于把“麒麟台”写成现在的“其林台”,笔者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麒麟堂”三字涉嫌封建迷信;二是贪图书写省劲随意简化。不管是哪种情况,反正我们现在看到的已是“其林台”三字了。
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县改市体制的变化,原来的其林台村,及其下属的桥西、沙岗、艾家庄、斜路、西斜路、南庄、西庄共八个自然村,从2003年1月7日起,全部划归龙山街道办事处管辖。
晚烟台
晚烟台位于城区北吊桥北约300米处,史称“北郭晚烟”,系明清时期“林州八景”之一,民间俗称“晚烟台”。旧时,这里有一券楼,下为门洞,上为城楼,是林州古城外城的北门,也是县北人进出林州城的必经之地。古人称内城为“城”,外城为“郭”,因此处正值林州外城北券门外,故名“北郭”。在券门北10余米的道路西侧,有一水井,旱不涸,涝不溢,水质甘甜,每逢傍晚时分,常有烟雾从井中冒出,聚集于城楼上方,形成一大奇观,人称“北郭晚烟”。
闫家台
闫家台位于林州城区西南隅,村名由“闫家祠堂”演变而来。其中还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明朝崇祯年间,闫家台这一带还没有村庄。一闫姓富绅,在此购买了一处地产,建起了九门相照的厅堂楼院。接着,又在院后建了一座祠堂。后来,闫家人听信一风水先生点拨,在宅院大门两侧(今化工厂家属院两边)又挖了两个大池,意为“左右逢源”,以求吉祥平安。结果事与愿违,某年一天黑夜,一场大火将其家产化为灰烬,闫家老少无一幸免全部遇难,只剩下了后边的一座祠堂,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从此以后,人们便称此地叫“闫家祠堂”。
20世纪20年代,城里富户王老志将这里的土地买下,盖了几座宅院。后来,几户李姓人家也相继迁此建房。人们便将地名“闫家祠堂”改称“闫家堂村”。
闫家堂改名闫家台,时间还不太长。在笔者看到的一本1954年出版的《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有一篇《河南林县发现汉墓群》的文章,文中写的仍是闫家堂村。可见改名闫家台,应该是在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的事了。 (王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