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林州市(原林县)档案馆内又新增了两件难得的馆藏珍品,它们的尺寸虽然不大,却承载着几代林州人民的无限梦想和不懈追求,这两件珍贵档案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郭沫若先生为林州所题写的“红旗渠”、“青年洞”两件墨宝真迹。从1972年郭沫若先生题写完成到2007年这两件珍贵档案回到林州,弹指一挥间,时光已经整整走过了35个春秋……
诚挚的邀约
1972年6月,人民画报社准备在《人民画报》上刊载一组有关红旗渠的照片,便委派宋桂琴等三名记者去林县采风。采访中,宋桂琴询问陪同采访的林县工作人员郭新太,有没有关于红旗渠的名人照片或者题字时,郭新太找来了当时印有郭沫若先生字迹“红旗渠”三个字的宣传图册。但此时的这三个字,并不是郭沫若先生专门为红旗渠题写的,而是人们从郭沫若先生以前的书法作品中分别挑选“红”、“旗”、“渠”三个字后,再拼合在一起的。所以,这三个字的组合顶多只能算是个山寨版,给人的感觉是“红”字的笔画太粗,而“渠”字又太高,笔画太细,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协调。宋桂琴便向郭新太说:“能不能让郭沫若先生亲笔为红旗渠题字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郭新太随即想到了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林县老乡马全民,因为他听马全民说过,郭沫若先生的小女儿郭平英是他的学生,他们师生关系很好。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机缘巧合,此时的郭平英刚好正在洛阳的一所学校接受培训。通过马全民的引见,杨贵在洛阳向郭平英发出了希望她能够到林县红旗渠亲自参观的诚挚邀约。7月,郭平英登上了红旗渠,参观了青年洞等咽喉工程。
当此时还在林县采风的人民画报社记者宋桂琴知道郭平英到林县参观红旗渠的消息后,觉得这个机会实在难得,便与郭新太一起到郭平英的住地看望她,提出了希望请郭沫若先生亲自为红旗渠题字的请求,并真诚邀请郭沫若先生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亲自来林县,感受一下红旗渠。此时的郭平英早已被红旗渠的壮观景象所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当郭新太从公文包中拿出拟让郭沫若题写的红旗渠、青年洞等字样的清单后,郭平英没有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郭老的题字
郭平英回到北京后,为尽快促成郭沫若先生为红旗渠题字的事情,不多日便邀请老师马全民到家里做客。在交谈之际,马全民和郭平英向郭沫若先生讲述了林县人民“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情和不畏艰险、苦干实干的干事创业精神,以及参观红旗渠时的见闻和感受,并把想请郭沫若先生为红旗渠题字的想法提了出来。由于在此之前郭沫若先生也多次听说过红旗渠的故事,没有多想便很爽快地答应了请求。
大约两个月后,郭平英就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红旗渠”、“青年洞”这两幅墨宝送到了马全民北京的家里。这两幅墨宝分别题写在两张长11.5厘米、宽7厘米的宣纸上,一张用毛笔写着“红旗渠”,另一张写着“青年洞”,并另附一张纸,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郭沫若先生手迹。
此时,人民画报社有关红旗渠的专题照片也出版在即。为此,马全民带上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专程到人民画报社找到了宋桂琴记者。宋桂琴看到郭沫若先生的题字后激动不已,便立即着手翻拍,一共翻拍了6套底片。其中,底片留在人民画报社一套,马全民保存了两套,留存在水电部一套,其他两套都寄回了林县。此后不久出版的《人民画报》以及日后人们在社会上常常看到的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红旗渠”三个字,都是依照翻拍的底片制作的。
无私的捐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到了2006年,林州市委、市政府在举行红旗渠通水纪念活动时发现,由于人事更迭,部分关于红旗渠的资料有散落现象,需要尽快加以搜集整理,以归入档案部门妥善保存,便向社会广泛征集红旗渠的相关资料。此时一位曾参加邀请郭沫若先生题字的工作人员想起,当年郭沫若先生给红旗渠题的字还保存在马全民手中,便向林州市领导作了汇报。林州市委、市政府对此事十分重视,并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专程赴京与马全民接触,希望能争取把题字收归林州市档案馆保存。
令人惊喜的是,35年间,马全民虽多次搬家,但是每次搬家他总是先将这两幅题字安顿好,再整理其他东西。在他看来,这两幅题字就是林州人民红旗渠精神的象征,即使自己丢了性命也不能把它丢了。这中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期,马全民的很多同事家都被抄了,但因为他出身好,家里从没有出过事,两幅题字也得以安全地保存下来。
不仅如此,当马全民得知家乡人民正在征集红旗渠的相关资料时,便主动提出把郭沫若先生的题字无偿捐赠给家乡。他说:“我把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红旗渠’、‘青年洞’手迹交给林州人民保存,也算是完璧归赵了。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不属于我,也不属于哪个单位,它属于林州人民。我是林州人民的儿子,我只是替林州人民保存了郭沫若先生的真迹,尽了一个林州人的义务。如今,它终于回到了林州人民手中,我肩上的担子也就卸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