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工程的建设者。
1965年4月5日,在红旗渠分水岭举行通水庆典仪式。
88岁的任羊成。
“铁姑娘”郭变花。
83岁的王天阳。
建设者的后代石梅平。
任羊成的儿子任桃喜。
任羊成的长孙任杰。
蜿蜒曲折的红旗渠。
青年洞前的精神洗礼。
红旗渠工程的建设者。
1965年4月5日,在红旗渠分水岭举行通水庆典仪式。
永远屹立的精神丰碑
1965年4月5日,在红旗渠分水岭举行通水庆典仪式。
88岁的任羊成。
“铁姑娘”郭变花。
83岁的王天阳。
建设者的后代石梅平。
任羊成的儿子任桃喜。
任羊成的长孙任杰。
蜿蜒曲折的红旗渠。
青年洞前的精神洗礼。
现代化都市林州,正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有一种精神,总是充满着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1960年2月,太行山上的开山炮声,拉开了林州(原林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那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是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缺水的林州人民不等不靠,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迎难而上,向大自然开战了。
这一战,就是十年。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举行通水仪式。
1969年7月,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部竣工。在巍巍太行的层峦叠嶂中间,从此多了一条代表水的蓝色曲线。红旗渠是一条渠,它从此结束了林州人民吃水难的苦难历史。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渠,它更是林州人民树在太行之巅的一座丰碑,是中原儿女刻在太行山上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风雨数十载,弹指一挥间。
如今,缠绕于太行山腰的红旗渠,仍然在崇山峻岭中静静地流淌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了一面精神旗帜,正引领着林州人民和全省人民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汇集着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1
艰苦岁月里,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林州人民以“誓把山河重安排,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挺进太行山,修建红旗渠,锻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助,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林州市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脉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使得林州历史上“十年九旱”。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明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州就曾发生旱灾达100多年次。旱灾频发致使林州民生凋敝,很多人为逃水荒而远走他乡。
水是林州人的心灵期盼,没有什么比提起水更能让他们心绪难平,围绕着水展开的林州历史曾经悲壮惨烈,也曾大气磅礴。
“没有修建红旗渠的那个年代,每逢天旱,我们村吃水都要到离这儿5里地的南景色村去挑,那个村也就一眼活水井,挑水的人多,往往三更半夜就得去排队。”说起吃水难,林州市采桑镇南采桑村秦荣珍老人很是感慨。
据时任县委书记杨贵调查,当时全县550个较大一点的村庄,有307个需远道取水,其中5里以上取水的有181个,10里以上取水的有94个,10至20里以上取水的有30个,20至40里取水的有2个。说是取水,也不是到那儿舀了就走,而是要排队,许多人一挑子水需要排队到天黑。
水润万物,而“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却是林州历史的真实写照。一首民谣道出了林州人民多少辛酸血泪:“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
面临旱魃对生命的摧残,林州人民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打井、挖池、修水库进行自救。然而,大自然对林州人民并没有丝毫眷顾,“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上不给水;修水渠,修水库,依然蓄不住水。”
林州人民世世代代想水、盼水、找水。
苦难造就了林州人民的不屈性格,在“天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的情况下,“敢想敢干”的林州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决心“引漳入林”,“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1960年2月11日,正是传统的元宵佳节,林州人民扛起工具、背上铺盖和干粮,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太行山,以太行山磨砺出的特有坚强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
没有住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露天打铺。
没有工具自己带,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
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林州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倔强。
“听说要引水修渠,群众都争着报名。”3月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时20多岁刚结婚不久、如今已79岁的秦荣珍老人回忆道:“俺村的男女民工天不亮就出发了,直到天黑才到达目的地。然后就地挖坑,摊开铺盖就睡下了。”
“要说吃的,跟全国人民群众一样,也是很苦。早晨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采桑镇土门村83岁的老人王天阳说:“干活之余我们还四处挖野菜,捋树叶,杨桃树叶子太苦,要在水里泡几天才能吃,为了不挨饿,只好闭着眼睛往下咽。”
悬崖峭壁建“天河”,危险随时都会发生。一次差点丢掉性命的历险,让秦荣珍老人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我们三个人在一块大石头上打炮眼,由于石头下面的石砟被掏空了,再加上打钎的震动,这块大石头顺着斜坡翻滚下来。靠近山崖外侧的我躲闪不及跟着大石头滚了下去,所幸只是左手被划了个大口子。”当时的险境吓坏了另外两个姐妹,她们抱着秦荣珍又笑又哭:“你今天真是捡了条命啊!”
在红旗渠修的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他们大多数可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啊!”说起他们,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曾异常沉痛。
林州人永远记得这样一个名字: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吴祖太的母亲病故时,他仍在工地上。他身怀六甲的妻子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因舍己救人牺牲。没过多久,王家庄隧道工程发生塌方,这位当时少见的水利学校的毕业生又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就是这样,在异常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林州人民奋战于太行山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之中,他们以“牺牲自己、造福后人”的奉献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北疆的哈尔滨一直连接到南国的广州。
数十万林州人民,历经十年艰辛,终于为“地球上增添了一条蓝色的飘带,中国古老的太行山上诞生了一条‘水长城。
今年初,一位美国游客参观红旗渠后,感慨地说:“我发现,在中国人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此时的心情只有敬畏二字。”
1500公里红旗渠,结束了林州人民为水所苦的历史,红旗渠从此润泽林州人民。
红旗渠的建成是人类的一大奇迹,彰显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生命力,悬崖峭壁上由此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谈起修建红旗渠时的情景,当年风华正茂、如今年迈体衰的老人们感慨颇深。
秦荣珍老人说:“世上无难事,就怕下决心!”
王天阳老人说:“只要能吃苦,啥事都能成!”
2
诞生在太行山脉的红旗渠,是林州儿女用坚韧写就的一段中国历史,它更是一个“精神之渠”,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鼓舞和激励着林州人民阔步前行,并形成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奋斗不已、自强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走的林荫道,两旁赛花楼;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不缺吃和穿,不怕灾年头;生活日日好,山区人民永无忧。”这是1958年林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随着红旗渠的建成,梦想已照进现实。“对林州而言,解决不了水的问题,其他都无从谈起;没有林州人民苦‘战太行’,就不会有林州的一切。”3月28日,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处长王广周对记者感慨道。
有了水,林州的粮食产量由通水前的亩产几十公斤大幅增加;有了水,林州由过去以耐旱秋作物为主转变为以夏季小麦作物为主、由单一的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多种经济作物并举的农业生产格局;有了水,林州人民开始种植水稻,吃上了大米饭,“糠菜半年粮”的历史一去不返。
有了水,林州的荒山披绿,形成了“松柏林盖(山)顶、用材林缠(山)腰、经济林铺(山)底”的林茂粮丰的立体绿色景象,为林州人民创造着新的财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月27日上午,在采桑镇土门村找到王天阳时,这位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老人正在山上护林。这么多年来,老人坚持植树造林,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因为有了水,我们村现在是东有木材林,西有核桃园,漫山遍野是松柏。”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红旗渠通水50年来,共引水约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约7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644万亩次,增产粮食17亿公斤,发电近8亿千瓦时,有力促进了林州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林州人民与大自然十年抗争所饱受的磨难以及所张扬的生命意志,开始得到红旗渠的回馈。
更重要的是,艰苦岁月里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激励林州人民干事创业、勇攀高峰的力量源泉。
历经10年“战太行”的洗礼,上世纪80年代,林州10万建筑人才开始“出太行”,去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续写林州人新的时代传奇,并向世人播撒着红旗渠精神的种子。
在北京亚运村、北京西站、国家图书馆、中国大剧院……都留下了林州人挥洒汗水的背影。
“父辈创造的红旗渠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使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砸红旗渠这个牌子!”林州某建筑公司经理李先生说。
截至目前,林州市的建筑劲旅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80多个城市,并开拓了阿联酋、也门、俄罗斯、新加坡、南非、越南等境外建筑市场。
2014年,林州市建筑企业总数达201家,总产值达720亿元,劳务收入达70亿元,税收7.9亿元。在林州“富民强市”战略中,建筑业成了林州安置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出太行”之后,上世纪90年代,一批在外创业致富的林州人纷纷返乡创业、反哺家乡,为了林州实现“富太行”的目标贡献力量。这既是林州人对故土的依恋,也是深入骨髓的红旗渠精神对他们深情的召唤。
李怀军,今年48岁,18岁时因意外导致左腿截肢。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打拼,他在建筑行业有了一席之地。2012年听说家乡要重修红旗渠,他主动请缨,带领队伍返回家乡,每天拄着双拐,吃住在工地。
近年来,很多在外创业致富了的林州人纷纷回家乡投资,给敬老院、学校等公益事业捐款。
这,就是红旗渠水浇灌出来的林州人!如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建设大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林州女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追求着“美太行”的奋斗目标,演绎着“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
3月27日上午,见到林州市东姚镇石大沟村党支部书记郭变花,记者怎么也想不到这位64岁的女人心里竟怀有一个如此绮丽的梦想。
身材不高却极为健硕的郭变花是典型的“女汉子”,1974年就辞职下海在山西做包工头搞建筑,并且做得风生水起。
19年前,一纸“家有急事速归”的电报让郭变花立即从山西赶回林州。发电报的人是当时的东姚乡党委书记。
“连办公室都没让进,他们就用车把我拉到了石大沟村。”郭变花说,“石大沟村地处偏远,是贫困山区。”
临走前,乡领导给她扔下一句话:“干吧,石大沟就交给你了!”
村里的群众议论纷纷,说“多少男的来我们这个穷山沟都不行,派个女的来能干成啥?”
“我这人要强、好面子,一听这话我还真决定不走了。”那一天是1996年4月8日,郭变花记忆犹新。
从此,郭变花四处奔走,多方筹资修建了12公里村里的公路;建了村里的小学;争取项目整修拓宽了石大沟村通向外界的必经之路—长达578米的愚公洞隧道……
近年来,不少石大沟人走出了大山,村里的人口由原来的272人减少到目前的162人,村民的房屋有不少都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不过,石大沟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的,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石大沟村特有的石屋民居,如水墨画般舒展在太行深处,这让郭变花有了新的想法。
“我们这里风景很美,全国很多画家来这里写生,我准备把这里打造成影视基地和写生基地,到那时来这里旅游的人就多了,石大沟村就有了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改变村子落后面貌的梦想,让郭变花有些兴奋。
“不过,目前最根本的是缺钱。”郭变花充满期待地说,“在家坐等钱不行,从去年底开始,我转变思路了,我准备出去重操旧业搞建筑,赚钱后回来投资村里搞旅游,不能坐等失去机会。”为此,郭变花每天早出晚归,四处找建筑项目。
记者问郭变花:“一个女人家出去找活难不难?”
“林州人修红旗渠难不难?我再难,还有比那更难吗?再难,我也要彻底改变石大沟的面貌!”她倔强的眼神里,流露着无比的坚定和执着。
3
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外在的物质力量,更需要无形的精神力量。红旗渠精神不仅在过去的岁月里大放异彩,而且必将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有人说,红旗渠,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经典,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辉煌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如今,红旗渠精神早已走出林州,走出河南,走向全国,也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是一个新时期三代人续写的红旗渠故事。
3月28日晚,在林州市的一处普通住宅里,当年红旗渠工地上“爆破除险队队长”、今年88岁高龄的任羊成精神矍铄地畅谈当年建设红旗渠的动人细节。有一次,他爬上通天沟除险,失足跌在圪针丛里,当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脊背上扎满了尖尖的枣刺儿,忍着疼痛,又爬上山崖,坚持除险。还有一次,在虎口崖除险,当快要扑进凹檐里的时候,不巧凹檐顶掉下一块石头,砸在他的嘴上,三颗牙齿横在嘴里,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来,他取掉牙齿,忍着剧痛,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至今,老人仍带着假牙。
言谈中,当年的红旗渠情结显然已渗透到老人的骨髓里,对当初拿青春和生命换来的生命之渠,老人毫无怨言。
在红旗渠青年洞前,任羊成的儿子任桃喜说,对父亲的敬仰与感动,是红旗渠精神在他心里扎根的缘由。
任桃喜是任羊成的三儿子,今年40岁,当年父亲奋战红旗渠时,他还没有出生,可从少年到今天,他的成长从没有离开过红旗渠精神的感染,红旗渠培养了他从父亲身上延续的不向困难低头的坚强品质。
1995年,带着对红旗渠精神的无限崇敬,桃喜加入到红旗渠风景区,成为一名正式工作人员,任桃喜说,他要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
任杰是任羊成的长孙,今年28岁,2006年高中毕业后到红旗渠纪念馆工作。任杰说,爷爷把红旗渠看成生命的种子,他要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永远继承者。
言谈中,这位外表朴素的年轻人表现出对红旗渠精神的极大热情,艰苦朴素是他挂在嘴边的语言。
生生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就这样代代相传着……
其实,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性格,红旗渠精神早已流进了林州人的血液里,渗透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创业中。
在林州,很多人购物都会选择去该市较大的综合性商场“梅平百货”。该超市隶属于梅平商贸有限公司,41岁的公司董事长石梅平就是在红旗渠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从一个当年摆地摊的小女孩到今天的公司董事长,石梅平的创业史可谓是“笑中带泪”。
石梅平初中没有毕业,当时父亲修红旗渠常年在山上,整个家靠体弱多病的母亲支撑,她们兄妹六人有三个都是不忍心父母如此操劳而自愿退学的。
石梅平的父亲修红旗渠修了8年,这给她带来了终身的影响:“我对红旗渠很有感情,父辈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我触动很大。”
退学后,石梅平先是在一家村办企业上班。18岁那年,她突然感到一辈子不能就这样平庸下去,“我想做像父辈一样为后代留下点什么的人。”她说。
随后,她借了几百元钱开始摆地摊,卖一些小孩子的衣服,一件衣服赚个5毛一块的。摆了6年地摊儿,她走遍了林州全市所有乡镇的大小集市。
有了一些资金后,她开始承包商场柜台、开专卖店,直到承包大商场,完成了自己事业的华丽蜕变,先后安排一万多人次林州人就业。在创业的道路上,石梅平有时候也会迷茫和困惑,不管多苦多难,但她从未想过放弃。“遇到困难和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到山上的红旗渠边走一走,就会想起父辈修红旗渠时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觉得人生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石梅平说,“我把这看作是与红旗渠的一种心灵对话。”
石梅平是太行山的女儿,她留恋这片故土,她多次放弃外出发展的机会。曾经为林州留守儿童学校捐款50万元的她说:“我是农民的女儿,也是红旗渠的女儿,我舍不得离开红旗渠。”
现在,石梅平又在谋划大的蓝图,准备成立自己的股份制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为此,她让17岁的儿子独立运营电子商城“淘林州”,“儿子非常能吃苦,都是自己出去跑业务,从不让我帮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不怕吃苦的精神。”石梅平说,“自强不息不仅是简单的几个字,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一种特质,我认为它是一种灵魂的东西,能让你改变一生。”
“红旗渠精神不仅激励着很多现代林州人艰苦创业,也同样激励着全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
在经历了“战太行”、“出太行”和“富太行”之后,如今的林州人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追逐着“美太行”梦想。
当前,安林高速、鹤辉高速、晋鲁豫铁路穿越太行千古屏障,与正在推进的石林焦高速在林州形成三重立体交会,晋冀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轮廓已初步显现,以“转型提升、城乡统筹、生态和谐、精神传承、民生幸福”为主要内容的“美太行”画卷正渐次展开。
2014年,林州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保持较高增速,分别达到450亿、486亿和14亿元。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回望50年前的壮怀激烈,我们必须以当年气壮山河的勇气、重新安排河山的豪迈,再次奏响‘美太行’慷慨激昂的创业新篇章。这是我们为党为民的历史责任和政治担当。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我们越发需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越发需要久久为功的韧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令人鼓舞的成就,为红旗渠精神注入属于这个新时代的鲜活内容。”
是啊,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就不会幸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努力向上的精神追求,就不会进步。
50多年过去了,修建红旗渠时铁锤钢钎的交响和隆隆的开山炮声,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先辈们当年高亢的呐喊,仍在太行山和红旗渠儿女心中回响。
如今,省委、省政府已经绘制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要想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需一种信念和力量,青春永驻、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必将成为这股强大的推动力量,让河南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