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林州城沿新(乡)河(口)公路北行10公里,有个被两条洹河支流一分为三的村庄,这就是闻名已久的三孝村。
三孝村原名“埋子庄”,官方通称“孝子庄”。因有三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后,简称“南孝、”“北孝”、“西孝”,合称“三孝”。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里的水土,却养育出了一个闻名全国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孝母埋儿”的西汉孝子郭巨。
相传2100多年前,村里有个名叫郭巨的人,时年32岁。其父早年去世,家中剩下六旬老母、郭巨夫妇和幼子郭存,一家四口人相依为命苦度光阴。靠打柴为生的郭巨,每日从集市上卖柴回来,总要给母亲买个烧饼,夫妻却以稀粥菜汤充饥。当时小郭存年仅三岁,巨母疼爱孙子,总是背着儿子儿媳,将烧饼让给孙孙。
日子一长,郭巨见老母亲骨瘦如柴,遂留心察看,方知原由。后来,每次卖柴回家,他总要亲眼看着母亲把烧饼吃进肚里,方才罢休。
有一次,儿子哭着要吃,郭巨夫妇不让,老母亲牢牢抱着孙子,含着泪说:“我宁肯一嘴不吃,也不能饿着孩子,你们如过不让他吃,以后我就啥也不吃了,抱着孙子一块饿死”。
晚 上,夫妇二人苦想良策,郭巨说:“现在灾荒这么严重,卖子无人要,送人无户收,扔掉也是死,不如把孩子埋了,要不然老母亲就难保活命。”妻子不忍心,郭巨 说:“母死不可复生,子死后年景转好,还可再育”。说服妻子后,二人把孩子抱到村外,郭巨掘地刨坑,结果挖到了一罐子金银元宝······
从此以后,“郭巨埋儿得黄金”的故事便传开了,“埋子庄”的村名也由此而生。
消息传到朝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弟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将此事编绘成了《孝子图》。从此,郭巨名扬全国。
在此后的2100多年中,“郭巨埋儿”故事久传不衰,《重修林县志》、《彰德府志》、《河南通志》、《清一统志》各级志书也均有记载。在北京雍和宫、杭州岳飞庙、登封少林寺等许多寺庙中,至今还画有“郭巨埋儿”行孝图。
在今日的三孝村,仍还可看到“郭巨故乡”券楼及“郭巨故居”、“郭巨庙”、“埋子处”等遗址、遗迹。村北4公里处有“郭巨墓”,现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