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6年7月8日,韩裕明率会队进驻林县城,居黄华书院,内分8个处。有总务、会务、财务、执法等名称,完全代替了旧县府的职权。为了便于通讯联络,令地主唐孟子伐橡树1万余株,作电线杆,以东油村老坛为中心,安装电话,北通涉县,南通乐平,东达马店,从此开创了林县等地使用电话的历史。
民国17年,庞炳勋率2个师进攻天门会。韩裕明除调集马店村、科泉村一带会队外,又从安阳县、辉县、涉县等地调会队数千人,在林县、安阳县交界处部署了两道防线。第一道设在水冶西边的铺岭一带;第二道设在安林交界的安林桥至马店、铁炉、涧西等村。庞军由水冶沿安林路西进,天门会队再铺岭、安林桥一带英勇抗击,战斗三天,终因寡不敌众,两道防线均被攻破。3月17日,庞军占领林县城,韩裕明率天门会队退至城西桃园村菩萨岩,凭险固守。当时涉县传师冯贵德率会队来增援,被庞军阻于姚村,无法前进只得返回。菩萨岩一带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庞军无可奈何。5月15日,庞军主力调赴水冶与奉军作战。韩裕明乘虚攻打县城,未克。庞军为报复,派兵焚掠东油村,烧毁天门会总坛及民房1000多间,天门会骨干分子的家产均被查抄、抢掠,农民被杀者30人。
为支持天门会的斗争,同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派共产党员马载(安阳县人)到菩萨岩同天门会并肩战斗,鼓励他们坚守阵地,同新军阀作持久的战斗。
12月22日,庞军再次攻打菩萨岩,炮弹只能打到半山腰,死营长一名,进攻失败。庞军无计可施,提出谈判,韩裕明表示同意,并与共产党员马载、郝建勋商定谈判条件:不接受国民党改编,不离开林县,要求国民党废除苛捐杂税,不许敲诈勒索欺压百姓;否则坚持武装反抗。谈判在桃园村西边的一个村庄举行,因庞军代表毫无诚意,所提条件苛刻,谈判未成。
民国18年1月12日,庞军由一土豪带路,从小道攀登到菩萨岩对面山上,用大炮轰击天门会阵地;同时晋军也从小西天峰顶用大炮向菩萨岩猛轰,致使天门会无法坚守。21日夜,韩裕明率会队由黄华口冲击,击溃守敌突围成功,带数名随从潜往东北,投靠奉军。其余会队分散隐蔽于林、安、涉等县农村。共产党员马载、郝建勋也随着离开了天门会。4月,庞军撤离林县。
民国19年3月30日,韩裕明率部进入林县,驻西山云峰寺,召集旧部。同年7月韩裕明部接受国民党军石友三部的改编,背离了天门会农民起义武装的根本宗旨。委任临漳县范义为团长,统率四五百人,驻横水村。民国20年,韩裕明、范义等在新乡县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