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手工织布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然而在今天的五龙镇渔村,这一传统产业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五龙镇渔村大客房老粗布合作社厂房内可以看到,并排几台织布机上五颜六色的花线整整齐齐,一群“织女”坐在织布机前,有节奏地踩动脚下的踏板,手中的梭子来回穿梭,花布从一双双巧手下延伸出来。渔村党支部书记王朝晖说,“老粗布以纯棉纱为原料,采用纯手工制作,质地比较柔软,持久耐用还不带静电。不仅冬暖夏凉透气性好,还不卷边不起皱,很受大家的喜爱。而且这活儿不耽误功夫,每天见缝插针的就能进行老粗布制作,市面上一条这样的粗布床单可卖四五百元,根本不愁销路”。
58岁的当地村民徐艾青是一名在合作社上班的“织女”,她来织布前,曾在家里务农。2020年4月,徐艾青进入合作社学习织布,目前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该合作社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织女”们在家门口就业,也可将织布机搬回家按标生产产品,合作社再进行统一回购销售,既获得了收入,也方便照顾家里。
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得村里越来越多的大姑娘小媳妇前来拜师学艺,现在村里百分之六十的妇女都会都织老粗布,光这种织布机就有30多架,村里的老手艺也因此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