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一路向南追寻林州人民骄傲的足迹----红英汇流

「原创」  发布日期:2016-12-27 12:26:48   来源:爱林州网   作者:郭莉花   我有话说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诗人孟浩然一首“初秋”把这个季节的特色诠释的淋漓尽致,而适合初秋时节最惬意的事无非就是登高望远一览群山小,没有了夏天的暑热,邀三五好友乘着凉风习习寻一处风景绝佳之处远眺四方谈笑风生。

我今天虽然有心却未成行,只好退而求其次,寻一处有意义的所在方不辜负这云淡风轻蓝天白云,虽决定趁着袅袅秋风沿红旗渠岸边一路向南追寻林州人民骄傲的足迹----红英汇流

我犹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我的家乡》开头必定是用骄傲的口气写到:我的家乡在太行山脚下红旗渠畔.......,这不仅能代表小时候我的精神世界,也是林州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

红英汇流在合涧镇西,我们从桃园大道出发向南行驶,红旗渠岸都是一色的红瓦石堆砌铺设,渠岸宽大约一米,岸面平整规则,绕着山边蜿蜒曲折而行,一面感受精神盛宴一面欣赏沿途的风景倒也不觉得累。

红英汇流是红旗渠一干渠和英雄渠交汇处,这里可以灌溉林州南部地区的部分乡镇的土地,英雄纪念碑是重新在老址修建的,记载了当时修建红旗渠的牺牲英雄简介,和红旗渠概况,有的设施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但其规模依旧可见当时的壮观,现在虽然解决了吃水灌溉的问题,红旗渠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红旗渠精神永远在你我心中传承。

我查了一下资料,具体数据显示,林州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在当时缺吃少穿的困苦年代,三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工程历时近十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被称誉为"太行山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原创:郭莉花)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