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一位儿子眼中的父亲,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原创」  发布日期:2016-06-19 20:19:41   来源:爱林州网   作者:刘爱民   我有话说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庄稼人,从小家里穷,父亲没上过什么学,但在我们几个孩子眼里,父亲是勤劳、善良、正直、俭朴的一个人。

父亲在他73岁时走完了生命里最后的旅途。在父亲走的当天夜里,父亲好像有意识似的,用微弱的声音示意,让我给他剪了指甲、刮了胡须。天快要亮的时候,父亲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的一生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没有创造、积累过多财富,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父亲一生里,最值得骄傲、自豪的就是养育了6个儿子。

在我们的兄弟中我排行最小,12岁那年,我走出太行山,进城去念了书,再后来,我参了军。父亲是在我30岁那年去世的。现在想想,和父亲相处的时光非常有限,但记忆里的父亲却永远是无限的。

在父亲走后多年里,父亲总时不时会闯进我的梦里,又时不时突然把我从梦中唤醒,眼泪不自觉从眼角轻轻滑落。

记忆里的父亲是非常勤劳的人。在方圆几里,父亲的勤劳是出了名的。父亲年轻时一直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小时候,就记得家里破墙壁上都是贴满着父亲的模范奖状。在我的记忆里,只要不是恶劣天气,父亲从来没有过懒在床上的习惯,总是天还蒙蒙亮就出门干活去了,就连吃饭,还经常让母亲把饭送到地头上。

山里人干活全靠推、扛、挑,在我在记忆里,父亲却一直是驼背的,只有在父亲干完活后,偶尔才能见他伸展一回腰,其实父亲个头还是挺高的。

记忆里的父亲是非常俭朴的人。父亲不只是在吃饭穿衣上从来不浪费,家里破破烂烂的东西父亲也总舍不得扔,有时我们实在嫌一些破烂东西占地方,就偷偷地给他扔了,父亲知道后就非常生气,非要让我们把扔的东西再拾回来。为此,我们也没少给父亲讲理,可父亲总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什么东西都是有用的。在后来的日子里,还真应了父亲的话,什么螺丝、铁钉、纸箱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时还真应了急,派上了用场。

后来家里条件好一些后,兄弟几个经常给父亲零化钱,父亲总舍不得化,我们总是劝父亲,让他安享晚年,可父亲总说,庄稼地里什么都有,钱化不出去的。只到父亲去世,在父亲的抽屉里,我们给他的钱基本都没有动。

记忆里的父亲是非常有同情心的人。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只要见到有讨饭的,总要把人家请到家里来,即使不让我们吃也要给讨饭的一口。有一次,家里正准备吃午饭,这时,父亲领来一个衣不蔽体的讨饭人,赶紧让母亲到厨房里给讨饭人端了满满一碗饭菜。要知道,在当时的年代,谁家的日子都非常拮据,能吃个饱饭就算是好人家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父亲只要遇到比自己困难的人,他每次都会“慷慨解囊”,以前我有点不理解,现在懂了.....

记忆里的父亲是一个从不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在农村,邻里之间相互借点东西是常见的,比如借生活用品、米面、农用工具什么的,但每次还的时候,父亲总要检查好几遍,看有没什么损坏,尤其是借米面粮食时,父亲还要做个标记,还的时候,略略高出标记。有一次我对父亲说,借多少还多少,大差不差就是了,有那个必要吗?没有人会像你那么认真的,父亲却说,做人不能这样,别人可以不计较,自己不能不认真,人家借给你本身就是在帮你,还的时候,你不能让人家吃了亏,没有这个道理。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每次还东西也养成了“标记”“、检查”的习惯。直到今日,我们其它什么东西时,还保持着还前检查的习惯。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不愿意与人争执的人。在父亲的一生中,信奉与人为善的信条,父亲总给我们说,“争得千亩田,善得一片天”、“吃得眼前亏、行得千里路”。有一次,邻村放的羊把我们家刚栽的树苗啃的没了皮,放羊的非但没有到家里道谦,还说一些不好听的风凉话。我们气不过劲,非要找那人说个理,父亲拦着我们不让去,说,不就是几棵小树苗吗?人家也不是故意的,来年咱们再补栽几棵就是了,再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吵吵闹闹也没啥意义。

记忆里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辈子没有欠过别人一分钱,没有和人红过一次脸,没有做过一件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时至今日,乡里乡亲提前我们的父亲,没有不说好的。(图片来自网络)

父亲已离开我们好多年了,尽管父亲走的时候,只留给了我们几间破房子,但父亲传承给我们的却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

今日父亲节,别忘记为您的父亲送上一句祝福!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