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石板岩是个耐得住品味的古朴小镇,但来此总是匆匆。去桃花洞路过,到王相岩经过,登上马鞍垴眺望过。回想一下,每次总是去领略它涵盖的大山、碧水,对它,却总是匆匆一吻。
春节刚过,阳光温热,夫提议山中走走。带上父母小女便有了石板岩的驻足。青一色的石板小路,被岁月打磨的油光发亮;青一色的石板房,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古朴坚强。我于是猜测:是她的古朴,平凡,观景的人们才忽略她的内涵?所以,在这儿驻足的人不多,大多都是路过,街上的行人更是稀疏。
娘行动不够利索,带着娘只能在此走走,娘挎着我的胳膊,我们的脚步慢到了极致,以至于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小镇里。但,娘却责怨我,说我的胳膊没有爹的硬实,挎着我的胳膊娘总要小心。可有我一起,娘还是愿意挎着我的胳膊前行。心里总忍不住笑笑娘的挑剔,和娘一起踏在石板路上,久违的踏实与惬意。伴着娘一起追寻她对石板岩公社的记忆:先是介绍我们村某某在石板岩医院,问我记得这个人不?我从模糊的记忆里搜寻着,最后告诉娘一个不让娘不失落的答案,好让娘再继续她的话题。
付家沟有她童年的回忆,她和她的小伙伴们背着竹筐,拿着竹耙,篓叶的情景。是啊,如今满坡的落叶已经铺厚,只待风干,落肥。那时的娘和她的小伙伴如果看到这厚厚的落叶堆应该是怎样的惊喜!
山让石板岩沉稳,水却让石板岩更有灵性。在这四面环山的小镇上,还真有一湾碧水。碧水顺着幽深的峡谷弯弯曲曲自北向南从小镇东边流去,碧溪也给小镇增添了不少热闹。只是寒春料峭,河面上略显安静。碧溪的源头就是太行平湖。向东过石板桥,沿河东岸起伏的水泥山路,就可以来到了太行平湖。望着巍峨的大山,敬意油然而生,靠山吃山,这座山哺育了多少人,又让多少人摆脱了贫穷。
这漫山遍野的的树木并未因刚走过冬季而显得苍老憔悴。树下的落叶成堆,没有了篓叶小伙伴对它的眷顾,它静谧的安生在这里,在自然的风化里,在雨水的洗礼里,它不一样化作春泥,它不一样来滋养大山么?河东岸的山路,虽蜿蜒但不崎岖。
路边到处是热情伸手招呼的山里人:老乡,来坐坐游艇吧,便宜!是啊,如若没有初春的寒意,真想坐上山里人纯朴的快艇在平湖里飞奔。看水花四溅,享受水浪的丝丝凉意,再来个急转,吸几丝冷气,尖叫几声,伴着欢呼,岂不爽哉!
还是找块石板坐下小憩吧,望着一汪碧水心情即刻安静,尘世的一切嘈杂置之山外,这时的眼只是单纯地看着:望望湖水,幽深碧蓝;望望大山,伟岸深沉;看看小女,烂漫雀动;凝望父母——相互搀扶,湖边走动。
山中小镇,与母同行。不乱于心,不困于景。
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