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旧时的礼仪礼节

  发布日期:2012-11-18 22:39:03   我有话说
林州人民素重礼仪,亲切、和蔼、实在,言谈举止都表现出对他的尊重、友好。1950年以来,摒弃了封建礼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即敬听”,“称尊长,勿呼名”,“长者立,幼勿坐”等传统礼节规矩,与新的礼节融为一体,形成了各睦共处,谦逊互让,助人为乐的新风尚。

一、礼貌语言

  林县人见面时,除问侯起居饮食外,还常用“麻烦”、“全指”、“多亏”、“对不起”、“不碍事”、“去哪儿来”等话表达心意,礼义待人。

  请求别人帮助时,林县人常说:“劳驾你帮个忙。”得到别人帮助、支持,或别人表示了对自己的关心、好意,即回报说:“全指你了!”、“多亏你了!”

  无意妨碍别人,而给别人造成了麻烦痛若或损失时,都要说:“对不起!”、“真不是故意来。”

  当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回答是:“没关系!”、“不碍事!”、“没事儿”。

  路遇时互相说:“你去哪来?”如双方骑车相遇,则各在车上点头说:“去吧!”送行坐车时,互相招手说:“别送了!”、“走吧!”

  求别人办事未成,别人心里难为情,自己就说:“真是,叫你费心啦,我再想法吧!”

  如果看到别人无法给自己办这件事情,应说:“我看你确实很忙,就甭啦 ,我再找个人吧!”

  早起见面,对平辈说:“起来啦?”对长辈则说:“大爷(娘),你早起来啦?”吃饭见而则问:“你吃了饭没有?”、“再吃些吧!”饭后见而说:“吃过饭啦吧?”黑认见面时说:“还没睡吧?”、“该睡啦吧!”对别人来自大家作客,要说:“你来啦”、“坐吧!”临走时要说:“慢点走,以后再来。”客人回答:“回去吧。”

二、行为规范

  林县人人举端庄,在人事交往中,不仅注意语言美,还用动作来表达意向、感情,形成一套礼仪和礼节。

  作揖是清末民初以后的一种礼仪。行这种礼时,男子身体直立,面向受礼人,两手并拢抱拳,抬至胸前,向下过膝,然后再抬至平胸方为完毕。过节时,熟人迎面相逢,相对作揖,互相庆贺。迎接客人或官场相会,见面作揖,表示欢迎。送客时,也互相作揖。行走时让路,在家里让座,先行先坐者作揖以不谦让。走江湖卖世的向观众作揖以求关照。

  跪拜,民间称叩头,是一种大礼。男子行此礼,先作揖,后下跪,两手拱地叩头,叩头次数是:“人一、神三、鬼四”个,然后起立打躬作揖。女子跪拜,如对人,只俯身叩头一个。如对神、鬼,则俯身跪地,两手并拢,分别叩头。

  鞠躬,始于民国,是孙中山宣布取消跪拜礼后的一种礼节。行此礼男子要脱帽,两肢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女子大致相同,唯不脱帽,专行鞠躬礼。今在某些集会及祭奠的场合中仍然常见,婚礼或见面、道别时亦用此礼。

  握手。原始社会,人类以石块、棍棒为武器,若遇陌生人,彼此无恶意,即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心以示互不相敌。这种措手习惯沿袭下来,成为今天表示友好的礼节。通常是伸出右手 相握,握得紧并时间常表示双方情谊深厚。行此礼要先脱下手套。男人在平辈间握手不论谁先伸手皆可。异性握手在林县民间极为少见。公务人员间男女握手,一般是女方先伸手,轻握片刻即可,否则即为失礼。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