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有种情叫做红旗渠

  发布日期:2016-01-15 08:33:1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红旗渠,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期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经十年辛苦,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在太行山腰的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今天,我们回望红旗渠,仍然能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力量……“红旗渠”的由来1959年春夏林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境内的淇、淅、洹、露等大小河流都干涸了,致使已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很多村庄的群众要翻山越岭远道去取水。残酷的现实证明,当时林县的水利工程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全县干旱缺水的面貌,且完全依靠在县境内修建水利工程来解决水源的问题已无可能,大旱来临仍然摆脱不了干旱缺水的威胁。

此时,以杨贵为县委第一书记的林县领导们,组织了三个由县委领导带队的水利调查组,分别到周边地区进行认真调查,经过多次反复研究、讨论、座谈,最终形成共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就必须采取引蓄相结合的方法,在地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严重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对于林县来说就只能是走出县境,就近引漳河之水,将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水引入到河南林县,修建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方能彻底解决干旱缺水问题,除此别无选择。

之后,县委又派出了30多名水利技术人员,沿漳河逐段进行了实地测量,提出了初步的引水地点。紧接着县委又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基本上确定了引漳河之水方案。1959年11月6日,中共林县县委遂向中共新乡地委(林县当时属新乡地区管辖)和河南省委呈报了《关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请示报告》,要求兴建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杨贵同志又先后向新乡地委第一书记张健民和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进行了汇报,相继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成和支持。

史向生还以个人名义给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书记处书记王谦写了亲笔信,希望他们批准林县修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陶鲁笳书记召集有关领导开会研究,很快就给河南省委发来了复信,同意修建该项水利工程。与此同时,12月23日,新乡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也向林县水利建设指挥部发出通知,同意兴建引漳入林工程。旋即,林县就步入了实实在在的筹备工作之中。全县人民宁愿苦干也决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也决不愿流泪。

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引漳入林工程”誓师大会。次日,在县委第一书记杨贵的亲自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37000名农民组成的水利队伍进入各段施工工地,揭开了红旗渠工程建设的序幕。3月6日至7日,县委召开关于工程建设的重要会议即盘阳(今属林州市北部任村镇)会议。会上,杨贵同志提议将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3月10日,引漳入林工程遂被正式命名为“红旗渠”。缺水成灾太心酸林县人民为什么要修红旗渠呢?缺水。据《林县志》记载,民国初年的一个除夕,今林州市任村镇桑耳庄村民桑林茂到离村7华里外的黄崖泉去担水,好不容易等了一天,到傍晚时分才担回一担水。他刚过门的媳妇焦急地抹黑到村外去迎接,一不小心把水桶碰翻一担水倾了个精光。新媳妇羞愧难当,当即回屋悬梁自尽了。采桑镇狐王洞村村民王老二的媳妇洗衣服时用水多了一点,婆婆说了她几句,她一气之下竟上吊自杀了。后来,王老二含悲忍痛将家搬到有水的桃园村,从此狐王洞村就没有了王姓人家。

林县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从明朝初年到民国初年的500多年间,全县发生严重旱灾高达20多次,其中出现人吃人现象的惨状就有5次,由此可知林县人民历史上因严重缺水而遭受的沉重灾难。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有水就有生命,有生命就会有一切,然而严重缺水却给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当时,在林县广大群众中流传着“吃水如吃油”的俗话,有一首民谣更是令人心酸:“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这首民谣可谓是当时林县干旱缺水面貌的真实写照。

原康镇西南山的群众,一遇旱年就拖家带口,去几十里外的淅河沿岸的头道河村就水居住。因为缺水,很多山区小伙子娶不上媳妇。也是因为缺水,山村的闺女们都嫁到了山下,山下的闺女却宁死不愿嫁到山上。当时,仅任村镇牛岭村40岁以下的光棍汉就有30多个,不憨不傻、长得精神的小伙子就因为生在严重缺水的山区,找不来媳妇,被迫打一辈子光棍。有不少村庄的群众,赶着毛驴跑上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用桶驮水,回来时赶驴的人还要自己再挑上一担水。因此,林县人民古往今来养成了惜水如命的生存习惯。有些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手、洗脸、洗衣服、更不会靠担水去洗澡,多数人只有在过年过节、走亲串友时才洗手、洗脸、换上件干净的衣服。为了得到上苍的恩赐,山区的群众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也要捐款捐物修建龙王庙,每遇天旱必烧香叩头、焚香祷告,以祈求天神龙王降雨,给百姓带来甘霖。

广大山区群众如此虔诚地求神祈雨,想水盼水几千年,过了一代又一代,干旱缺水的威胁仍像一把刀始终架在林县人民的脖子上,没有丝毫改变。痛下决心解决水问题1954年初夏,杨贵走马上任林县县委书记。在对全县的山区建设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后,他最终得出结论:缺水是导致当时林县贫困诸多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当时,全县有70多万人,耕地89万亩,而水浇地仅有1万余亩。全县有550个行政村,其中就有305个行政村人畜饮水困难,大多数村的群众要跑三五公里才能取到水,还有的村子群众甚至要跑更远的路程。林县县委领导成员大都是本地人,大都从小遭遇过因缺水而带来的苦难,因此大家对解决林县干旱缺水的问题有着非常一致的意见。县委一班人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必须首先解决水的问题,才能使林县摆脱贫困。

1956年5月召开的中共林县第二届代表大会,进一步总结了此前山区水利建设的经验,讨论通过了林县12年山区建设全面规划方案。紧接着,一场以治山治水为中心、促进农业生产大发展的群众运动,在全县展开。1957年11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会议最后发出了“要把现在贫瘠的山区建设成为繁荣幸福的新山区”的伟大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山区群众建设新山区的热情。同年12月,中共林县二届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林县1956年至1967年农业发展规划》,杨贵代表县委在会上作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水利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向全县人民发出了“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斗口号,以期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的面貌。会后,全县上下掀起了大搞水利建设和绿化荒山的群众运动。

1958年初,县委又召开了青年建设山区积极分子誓师大会,对热爱山区、兴办水利的积极分子进行了表彰,并提出了“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的庄严号召。县里组织群众先后修建了淇南渠、淇北渠、英雄渠和南谷洞、要子街、弓上等水库,一时间水利工程建设在全县遍地开花。林县山区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已逐步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58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赴郑州参加第一次郑州会议,途经新乡火车站时还亲切接见了杨贵同志,得到了如此之高的礼遇,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难忘那些普通的林县人林县人修建红旗渠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济问题,当时县财力十分有限,想靠国家给钱国家有困难,想靠上级投资上级也缺款,如果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修建,错过这个机会林县人民就可能永远饱受干旱缺水之痛苦。

在困难面前林县人没有退缩,而是想方设法倾全县之力大干了起来,群众自带工具、自带干粮、自制水泥、自修设备,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也想法四处求援:如向暂时停工的河南洛宁故县水库求助炸药、雷管;让退伍的老红军和部分转业干部到部队找老首长求助钢钎、铁锤……县里还自己成立建筑队,派出一批领导干部到国内的一些城市帮助建筑队承揽工程创收,为修渠募集资金;当时县财政仅有的290多万元资金,规定只准用于购买炸药、钢钎和水泥等大件物料,不准用于其他;缺少炸药,群众就把国家分配给的化肥硝酸铵与锯末混合制造土炸药;没有石灰,群众就自己烧制石灰;施工需要大量抬筐,群众就上山割来荆条自己编筐……

群众还坚持修旧利废,一物多用,如用炸药箱子做水桶、灰斗、车厢,长木杠折了当镐把用,再不行了就当锤把用等,真正做到了一分钱掰成几瓣花,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的“老抠精神”,最终才完成了林县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是在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上马修建的,当时参加建渠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每人每天的口粮仅能吃到0.3—0.5公斤粮食(多为粗粮)和1.5公斤蔬菜(包括少量野菜),生活十分清苦。为防止民工过度劳累,采取一月轮换一次上工地。

红旗渠工地是一个大学校,更是一个大战场。建渠的十年间,先后造就培养了领导骨干、工程师、技术员、铁木石各类工匠和烧石灰、造炸药、制水泥、放炮、除险能手等7700多人。红旗渠工地练就了一个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群体,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年轻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吴祖太,为确保民工能够安全施工,自己首先进洞检查排险,不幸洞顶坍塌,牺牲时年仅27岁;在险恶一线出生入死、不怕牺牲的除险队队长任羊成,每天腰系大绳、凌空除险,有一次他失足掉到了酸枣树里,浑身扎满了枣刺。还有一次,他被落下的石头砸掉了三颗门牙,但他都不肯休息坚持除险;一心扎在红旗渠建设上的副县长、红旗渠工地第三任指挥长马有金,在其母亲病重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母亲病故,才请假回家奔丧;魏庄大队支书魏三然,为了把水引进村里,明知自己已身患癌症,还要拖着骨瘦如柴的身子,坚持进洞施工,在他弥留之际,还把孩子们叫到床前再三叮嘱:“凿通……隧洞……引水……进村……”女儿魏秀华,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她继承父业,夜以继日地在隧洞里战斗,后因施工罐车发生故障而光荣牺牲,年仅23岁。

此外还涌现出了放炮能手常根虎、凿洞能手王师存、农民工程技术员路银、铁姑娘队队长韩用娣和郭秋英等,在红旗渠的建设中,先后共有81位干部和群众为修渠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林县人民的骄傲,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人造天河红旗渠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总干渠动工,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将漳河水引入林县。至1969年7月6日,历时10年的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通水。该工程由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组成一张覆盖全县的大型灌溉网,各级渠道全部用块石衬砌,施工艰难国内外驰名,是全国大型灌渠之一。

工程总计削平山头1250座,沿渠兴建了“长藤结果”式的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修建提灌站45座,并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电站45座。红旗渠通水以后,太行山腰出现了一条人造天河,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旗渠工程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9万元,占总投资的37%;乡村投资787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3%。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其中总干渠长70.6公里;总干渠从分水岭处又分为三条干渠,合计总长98.2公里。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和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灌溉网,林县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从而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全县有67万人口和3.7万家禽家畜饮水有了可靠保证,54万亩耕地得到了有效灌溉。同时,红旗渠还带动了牧业、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第三产业及其他事业发展,由此“红旗渠”被林州人民自豪地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县的经济发展,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镶嵌在太行山上的一串串耀眼珍珠,光芒四射,魅力无穷。“红旗渠”走出国门红旗渠工程成为集“引、蓄、提、灌、排、电、景”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大型水利体系,全部工程不仅规模浩大,而且建筑质量高超,通水40多年来,仍巍然屹立在太行山上,至今还被建筑专家们赞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红旗渠的建成,在当时成为了国外人士了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个宣传窗口。1971年7月29日晚10时,周恩来总理接见出席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代表时在讲话中讲道:“林县人民是勤劳的,艰苦的,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十年的时间,修成了闻名中外的红旗渠,工程很大很艰巨,它和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是我国的三大建筑。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之后,周恩来总理曾多次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并希望到访的外宾都到红旗渠参观。从此,林县成为对外开放县。1971—1980年先后来林县参观的外国人士达11300多人,涉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有外国党政领导人、驻华使节、国际知名人士、海外著名华侨华人等。1974年中国派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为代表团团长参加联合国会议,在联合国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红旗渠》纪录片。从此,红旗渠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的红旗渠,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奇迹,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石耘)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