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原林县)民俗志 - 第八章 民间游艺 第六节 社 火

  发布日期:2014-07-21 23:28:37   我有话说

林县民间节日,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分为地面和高台两种类型,地面社火多在晚上,高台灶火多在白天。高台社火的活动内容有高跷、旱船、竹马、挑轿、抬阁等。扮演的多是历史故事。地面社火主要有国术、耍狮、龙灯、秧歌、打花棍等。每逢佳节,民间常以高台社火开路,游街串村、且歌且舞,给人民带来很大快乐,民谚云:“庄稼人要得乐,唱戏耍社火”。

一、擂鼓

擂鼓。这是林县民间娱乐的常见项目,历史悠久。早在二百多年前,民间已有擂鼓祈雨、驱邪的活动习俗,或村,或联村,或社(按同族坟茔划分的宗族团体)组成的抬鼓队,云集寺、庙观、堂等神地,祭天还愿,求神祈雨,或岁进报赛等。今逢佳节喜事,迎送贵宾,欢庆胜利时常擂鼓乐。届时“大鼓配大铙”,还有钗、锣,大鼓直径4尺,装于木架,由4人用2尺长鼓槌来敲。整个响声有缓有急,有张有弛,既轻松快乐,又紧张激烈。热闹非凡,振奋人心。大型舞鼓队,绝招是 “抛铙”。娴熟的铙手能把一面铙抛向一丈多的高空,轻轻接住,并准确地接拍在锣鼓点上。行进中的鼓队不时有数面带着彩绸的锢铙飞向空中,场而颇为壮观。

二、对鼓

对鼓是林县民间传统音乐表演项目之一。表演队由数十人组成,分对鼓、击马锣两组,同一鼓节奏,或围圆圈对鼓,或两组并进对打。

对鼓之鼓,以木制腔,牛皮张面,直径1.3左右,高约6寸,两侧上铁环以系背带。

马锣为铜制,直径6寸许,锣边向背折回5至6分,其声响亮。锣槌木制长6寸,蜂腰状。

表演时,击鼓者将鼓系有胸前,自背自打。马锣领队,统一节奏,对敲对打,声音宏亮,节奏极强;根据不同鼓点套数时击鼓中,时击鼓边;锣鼓时而轮奏,时而合击;敲锣者将马锣举过头顶,轻轻重重,变化多端,有时还至高空接打,引人注目。

三、腰鼓

打腰鼓为林县民间少年娱乐的活动之一,系一种集体舞蹈,边舞边打。鼓长1尺,直径5寸,两面可击,用带系于腰部,击鼓者手执鼓槌,左右开弓,边行边打,时而击面,时而击边。鼓舞轻盈,刚健,节奏协调。

四、国术

表演国术也是林县民间传统文娱活动项目,将拳术、马术、枪术等综合到了一起,成为春节期间的主要娱乐形式。表演时擂鼓击钹助威,并以5尺多长的闷笛喧染气氛。武打粗犷矫健。产战双方,上场之初,先行造型,说引子(也叫说话),互相通报姓名,然后开打。参加表演的多系男性,二三十人不限。一概舞真枪真刀,有大刀、劈刀、长矛、钢钗、锏、大梢、二梢、三节鞭、大拐、小拐、小斧、匕首、棍棒等(图31) 。亦有徒手表演的,如徒手夺枪、徒手对刀、单枪刀、双枪、三杆枪及乱场等。武器中最特殊是“样刀”,西丰村郭法再玩的“样刀”重达120斤。

五、跑旱船

跑旱船是林县民间传统舞蹈之一。船以木或秸秆为架,张布绘彩,上设四柱,顶部扎方形舱顶,下檐四周下垂檐布五六寸宽,四角各系一条,以连接船身。船身下沿围布一周,高1至1尺5寸,作为水面。每支般配木桨一支。

表演时一般3船6人为一队,船各一人“驾驶”,驾船人(即表演者)身入船舱,肩挂船体,只露上半身,另在船面上设假腿两条,以表演者胯下相连,给人以 “乘坐”之感。船行由表演都脚踏地面行走,另3外表演者各随一船,手握船桨,作“艄公”之动作。行船时,3只船交叉穿往或绕“8”字,边跑边唱。

表演的唱腔,内容决定它的表演形式。林县北部,多以弦子戏(大弦戏)作唱腔,以古装戏曲故事作表演内容,乘船都有红生、黑头、青衣。艄公用老翁、花旦、小丑和英俊小生,全副古装衣箱,配以打击乐、吹奏和弦乐。3船之间有合唱、轮唱、对唱、道白,公翁、花旦、俊丑3人,各按自己的年龄、性别走台前,做动作。南半县有以怀调、落子、地方小调表演的。

六、玩龙灯

玩龙灯,又称“耍活龙”,为林县民间的传统娱乐活动。每逢佳节,人们或在长街广场,或在村头隙地,舞起龙灯,以增添欢乐气氛。龙的形象各有特色,多用竹、木、布、纸等扎成,但均为单数,躯体内燃烛者为“龙灯”,不燃烛者称“布龙”、“纱龙”。分龙、珠两部分,珠以竹篾或铅丝为架,以氏装饰,绘彩若绣球状,上扎彩绸,下安木柄,珠中设照明物—蜡烛或电灯。龙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均用竹篾或铅丝作架。头用纸装裱彩绘,披以红绸,身以布做衣,绘鳞画毛,尾用纸裱绘,扎竹篾毛尾数10根,长八九尺不等,龙灯全长1.5丈左右,下装木柄10余根,左右的上端均为灯骨支架,内装蜡烛或电灯。

表演时,一人持“龙珠”作舞,10余人持龙随“珠”腾空而起,寻、追、翻、滚。表演始终配以锣鼓、炮声、烟火,霹雳惊云,雾气茫茫,风驰电掣,非常引人入胜。

七、踩高跷

踩高跷为林县民间的传统娱乐形式。高跷用柳木两根,中部各横穿一短木(作踏板)制成。表演者的服饰和脸谱同舞台上的一样。表演时配以锣鼓,在广场和街头进行。技巧高超的,数人乃数十人一齐扭动、踩叉、起立,动作干净利落,惊险动人。节目多为古装戏曲故事,亦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常见的有扑蝴蝶,一男子扮相公,脚踩高跷,手执  长竹条,上扎一只大蝴蝶,扮演娘子的执扇相扑,险象丛生,饶有兴味。

八、竹马

竹马马头用竹篾或铅丝作架,纸裱彩绘,顶扎彩绸,口扎缰绳,马身用竹木作架,纸裱彩绘,胸系鎏铃,腰着彩鞍,下垂围布一周,以掩表演者之脚。演出时,队形由表演者任意安排,多为穿走“8”字,表演者饰为故事中人物,右手执鞭,左手勒缰,马头与马身关节处可以活动,马头随表演者的动作可高可低,形如马走。配上锣鼓,可表演简单故事或合唱应时小调。

九、挑轿

挑轿是林县民间传统文娱活动形式之一。其特点为单人表演,众人操纵。木制轿架,下着四轮或二轮,上横一梁做支点,顺轿架设一长杆,名为老杆,越长越好,于横梁之上,前长后短,略加装饰。前臂顶端着一马头或虎、豺、龙、驴等头形,顶着马鞍及蹬。表演者化装为丑角,手持雕翎扇骑坐马鞍,脚踩两蹬。长杆后臂,坠以重物,数人把持,让前臂忽起忽落,使表演者时而高达丈余,忽而降到观众之下,他挥舞雕翎扇,念念有词,滑稽诙谐。伴以锣鼓,十分引人,常使观众哄场大笑,一看不足而尾追跟踪。

十、抬阁

抬阁是林县民间传统造型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表演时,用一方型木架(同方桌型),以布围住,架面上站几个儿童,分2至3层组成不同的戏曲故事或神话故事造型。层与层之间可以1根或2根铁棍连接支撑,但不使裸露于外,而用各彩绸予以美化。抬阁最高可达两丈许,表演时,4到8人抬阁,另有 2至4人持丁字型长竿保护,为使抬阁安全,队前常有1至2人玩镖开路,阁周也常簇拥二三十人以备换抬和保护。抬阁行进时以锣鼓、唢呐伴奏。

抬阁出奇致胜之处,主要在于书画自然,不使人看出破绽。如下层画面为《许仙借伞》,一儿童饰许仙手举雨伞一把,伞上端居然立着姿态各异的《八洞神仙》,其中铁拐李手持一把铁杖,铁杖产端又是一幅《牛郎织女》画面,观众只能看到“雨伞”和“铁杖”,却不知伞把、铁杖均从架底穿过演员衣服通到上层。

十一、二鬼扳跌

二鬼扳跌,亦称摔跤,是林县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演前,制一马鞍形木架,长短与表演者肩至腰部相等,两端各装一假人头,各穿上身衣服,互揪两臂。表演者将这一道具缚于背部,然后两臂穿裤,头作屁股,双手作脚,扮成2人状,做进、退、推、拉、摔、转、插别、翻滚、争起,复倒等各种动作,宛若真人。2人揪扯各不相让,斗智赛力,妙趣横生。在月光或灯光之下演,真假难辨,效果更佳。

十二、打花棍

打花棍,也叫“打霸王鞭”,表演者多为男女青年。这是林县民间1944年后从外地学来的集体舞蹈。表演队常以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组成,分男、女两队,也有合为一队的。演员面部略加装饰,统一着装,配以锣鼓,同一词曲,载歌载舞。花棍长一米二至一米五不等,由木棍涂彩或绕彩带制成,两端各凿一长孔,内串铜钱数枚或系铜铃各一,并加彩色绒团或彩条布团。表演时,手握花棍中间,随打击乐节拍进退、跳跃、上下左右舞动,敲击身体肩、背、臂、腰、腿及脚板等部位,铜钱、铜铃发出清脆的乐声音,队伍也幻化成不同花环,令人眼花瞭乱。休息时,锣鼓齐鸣,表演者踩节拍前进。

十三、耍狮子

耍狮,也叫舞狮子。分单狮、双狮二种,均由绣球和狮子二部分组成,故有“狮子滚绣球”之说。

绣球用竹篾或铁丝作架,彩绘后扎彩绸装饰,狮子头用铁丝作架,纸裱彩绘,披以红绸,劲系串铃,后接狮衣。狮衣用布制成,缀以绒线或丝当狮子体毛。

表演时,每个狮子由二人装扮,另有一人持绣球在狮前领路,并挑逗狮子。扮狮的一人操狮头,一人躬身扶于其后作狮身,随着持绣球人的跳、走、转、卧及绣球的滚动、起落,狮子相应地做寻、追、闻、滚、搔痒等各种动作,锣鼓伴奏,有张有弛,动作生动,形象喜人。

十四、大头人

大头人,又名“金大头”,林县民间此戏始于1956年。以泥土塑型或用竹蔑、铅丝扎架,纸裱涂彩,制成各种不同面具,面具高为表演者高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有的制成各种禽兽面具。音乐伴奏,表演故事,说唱及舞蹈。面具精制,表演逼真者,也很引人注目。

十五、扭秧歌

扭秧歌是一种大型集体舞蹈,林县民间男女老少都会表演,常以一村为单位组织,搞集体娱乐。

秧歌队员踩着锣鼓点扭,左手舞绸,右手舞扇,步履轻盈,队形不断变换,有时转圈走场,有“编蒜辫”、“剪子股”等,动作诙谐、优美、活泼。在一阵唢呐、锣鼓声后,有歌手领唱民歌小调。秧歌队中有的扮成神话传说、历史小说中的各色小物,有的穿插打花棍、跑旱船等节目,场面壮观,十分热闹。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