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月二龙抬头
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历来对龙特别崇拜,村村建有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龙于头年的冬至蜇潭,来年的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它行云降雨的工作。“春雨贵似油”,人们希望龙多给下几场。敬龙活动久传不衰。
这天一早。人们做的头一桩事就是“龙抬头”。不管是集体的磨还是个人的磨,争先恐后地到石磨跟燃纸,上香祭供,并用磨塞子将石磨支起来,让龙抬头,因为两个磨眼之间有一条刻凿的龙,人们以磨为“青龙”。然后到池边、井边、河边投石,告知龙王,今天是二月二,赶紧抬头升天。晚上,大人拿篮子,里面盛满草木灰,先在墙跟撒一缕,再到打麦场的地方撒个很大的圆圈,象征风调雨顺,粮堆如山。
“二月二,喝龙茶,引的钱,往家爬”。这是民间的一种普遍信仰。
“二月二龙抬头,忤逆媳妇发了愁”。这是林县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话。传说民间有一农妇生了一个独生子叫李原,因生活所迫,李原经常外出,家中留下老母和其妻王小姐,每当李原外出回来后,其母都要向儿子哭诉媳妇不让吃饱的事情。二月二这天,李原责问其妻王小姐,王小姐却硬说婆母昧了良心说瞎话。为了取得丈夫的信任,她就端扁食喂狗充母食,中午将煮好的扁食,由李原在灶边看着,王小姐亲手送至。李原问其母是否吃饱了扁食,母说没有吃。李原很生气,王小姐却骂婆母昧良心,闹得李原黑白难分。此事龙王在云中看得很清。一个响雷,将狗和王小姐劈死,扁食从狗肚里溢出来,李原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告诫忤逆媳妇要孝敬老人,不敬老人,天理不容。这天,民间很少有婆媳闹气的现象。
六、清明上坟
三月清明节这天,林县民间流行祭祖的活动。它既有怀念先人,勉励后代之意,也可借此大量植树造林。这天在坟头植树,让先祖功德荫庇后代,也有百年树人之意。
这一天,人们一早就要采柳权,插至所有门上,孩子们还用柳条编成帽栲栳戴头上。此俗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故事演化而来。原为清明的前一日,寒食节所做,后被并入清明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举行祭祖活动,县城以北由家中女人做点好汤,掂到坟上,倒在坟头,上香点纸。县南则禁止女人到坟上(如女人上坟,视其没有后代),而先将白纸拿至门外剪成方块,曰“鬼单衣”(不准在家剪,以示阴阳有别),然后由家长带领男后生去上坟。先将块状纸单压坟上(单压为单衣,双压为双衣,每个坟上压的白纸要象人形状),然后上香点纸钱(木刻板印的钱),叩拜后点鞭炮,还要用新土将坟墓重新封护一遍。1950年以后,除上坟之俗沿习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墓、陵园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七、端午吃糖糕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林县民间称五月单五。“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民间传说此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但此节并非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才有之,而在这之前就有了。林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淋浴”,屈原的楚词“俗兰汤兮芬华”与此是相吻合的。这说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屈原投江以前已在民间进行。只是到了宋朝,朝廷追屈原为忠烈公,并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才晓喻全国纪念屈原。
林县民间,每逢此节有采艾之俗。据说太阳出前的艾性凉,可以驱邪,太阳出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故天不明就要上山采艾,甚者有“赤肚采艾”的。采回来的艾先拿一束插在大门门首祈求驱灾避邪,剩余的艾人们将它拧成长辫子挂于屋檐下晒干,供日后作药用。煎熬淋浴舒筋壮骨,也可熬服用祛风,还是山里人点燃熏杀蚊子的必备品。吃糖糕,改善生活是这天的生活习俗。
端午节,正当盛夏之初,虫害将兴,农忙季节将到。端五的风俗实与防病、冶病、除虫害和讲卫生有关。采艾活动,就包含有直接同灾害、疾病作斗争的性质。这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这些习俗虽然有的被宗教利用以愚弄人民,但不应和劳动人民的朴素、良好的愿望混为一谈。
八、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古为“天祝节”。进入六月,天气返潮,食物易发酵。民间开始用大麦造曲,以作醋、酱酵母。妇女们还特别注意翻箱晾衣物,以除潮气。六月初,正值谷子抽穗阶段,人们盼雨心切,习惯聚集地头观看长势,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大旱不过六月六”之谚语(图29)。
六月正值酷暑天气,许多习俗都与消夏抗暑,卫生保健有关。
九、七月七乞巧
林县民间认为七月七日夜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牛郎即“河鼓二”,俗称“牵牛星”,织女即“天孙”。传说二星羡慕人间生活,违背天规偷降人间配成姻眷并生下两个孩子。天廷得知,收回织女,牛郎担着两个孩子追赶织女。快赶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了一条河,把他们夫妻2人隔在了两岸。从此以后,夫妻两地分居,隔河相望,深情脉脉,无由以达。喜鹊同情他们,约定每年七月七日,飞到银河上以身搭桥,让这对恩爱夫妻见上一面。每年的七月七日易下濛濛细雨,人们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的泪水。
这天夜里,姑娘们都愿向织女求教,请她到人间教自己做活儿。多是7个姑娘凑在一起,对上7种礼品,做7个大扁食,内包7种工具,口唱:“年年有个七月七,织女姐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用个红圪针扎你脚”。“7个针,7根线,7个姑娘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织女姐姐送巧来。”唱完紧闭双目,背过身去篮子里摸个大扁食,谁吃的里面有那种针线工具,谁就是这样活儿未来的能手。在游戏中,她们得到了愉快,增强了信心。它和乞巧节的习惯融合在一起,显示出林县妇女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向往美好生活和不乐观精神。1950年后,此俗消亡,变为妇女们抱着小孩,围坐在庭院中,观看银河讲论天机。女知识分子有的诵起少游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雀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寄托情思。
从“牛女”神话演变而来的广大妇女乞巧的习俗,表达了她们对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曲折地反映出旧时妇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此风久传不衰。
十、七月十五对响鞭
农历七月十五,林县民间说是“牲口节”。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馍上供。此馍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后食用,还要放鞭炮,庆贺六畜兴旺。这天停止使用牲口,并于晚上做一锅炒米汤给牲口喝。所谓“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顿炒米饭”即指此。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在财主家放牛,每天不叫吃饱。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伙伴在山上杀了1头牛吃。这了支付财主,他把牛尾巴插进山缝,谎说牛钻山缝了。次日财主来山上一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几声。从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成了牲口的“生日”。这天东姚、任村等乡还相继兴起来“点花山”和“对鞭”活动。
每年七月初,牛倌们便要在山坡上用乱石垒成石窑,内装秸草,耕成一溜。妇女们在家里要用白面做“枣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桑皮、碎布条拧成鞭子,准备和外村对鞭。
七月十五日的晚饭后,明月刚刚升起,牛倌们即登上头点燃装好的秸草,和方八邻近村庄比谁都火苗高,燃时时间长。这时,方圆数十里的各个山头火花相映,形成了“花山”。
山下的打粮场上,浩大的对鞭队伍(每人取一把做好的鞭子),众人喊:“一二,××家(村),对对鞭!”“叭!叭!”鞭声顿起。对方村庄听到呼喊自己村时,也要回喊对鞭,依此类推,村村相对。
七月十五夜,明月当空,花山辉映,鞭声清脆,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七月为一年秋季节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习俗反映了这个特征,秋耕时是牲口最劳累的时期,让牲口过节,实是人们事先把它调养好以准备秋耕;点花山预祝秋季丰收;对鞭是练习鞭枝,准备秋耕鞭牛。
十一、八月十五庆月圆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刘侗等所著《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是夜,明水悬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亮的夜晚。旧时林县民间这一夜,家家户户举行拜月、赏月活动。拜月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大个儿苹果和圆月饼4个,摆列到院中的供案上,面对明月上拜。举家老小围坐院中,观赏银盘似的明月,大人们从圆月中产生一种稳定、和谐、圆满、团聚的感觉。小孩儿边吃月饼,边哼小曲:“明奶奶,上锅台,请小姐,喝茶来......”老人们向儿孙讲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
中秋节是林县民间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至今有兴无衰。这个节日因建立在人们对自然美—“月”的审美心里基础上,超越了时代和地域,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十二、十月一儿祭祖先
十月一儿是林县民间一年中的第二次祭祀祖先活动。全县都 有在这天上坟,扫墓的习俗。县南乡村的人们还要往坟上压纸,说是给祖先“换寒衣”,认为先人虽已亡故,但仍和生前一样,生活需依季节安排。
十三、冬至吃冻疙瘩
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测出了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解释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我国对冬至节很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要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恭贺一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林县民间是日家家户户吃扁食,有吃扁食能防冻耳朵之说。
冬至节后,严乘法来临,旧时穷苦劳动人民时光更难熬了,一般殷实之家也很重视这个节令。冬至后农民非常重视 “看雪”。“一九雪,九九皆有雪。”从农事讲,越冬作物极需冬雪保持地温、墒情。此时地里能大冻,二麦敛藏必固。缺雪必致来岁多虫害。天气过暖,果木开花,就难望丰收。雪大就可以冻杀害虫,来年农业丰收有望。这是林县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