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在早先为林县民间的普遍信仰,最初人们把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神化,随后又将自然神人格化和社会化,认为天地、动植物会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
一、崇拜天地
人们对天体不认识时,以为那里是神灵的居所。鬼多居阴间,神多居天上,都有超人的办量。神鬼有善恶之分,善者赐福,恶者降灾。民间对善者祭之以感恩,对恶者祭之以免灾,男女婚娶拜天地,为表守信用指天作证,遇难呼天咕地、结拜朋友对天盟誓等,都是相信天地有灵的表现。
玉皇大帝是林县民间影响最大的最高神,号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方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润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和饿鬼),是神鬼世界真正的皇帝。
“老奶”为民间的民上神,一遇难事,便想起慈祥的“老奶”,这是原始社会女性崇拜的遗风。祈求者多为女性。青年祈求老奶、仙姑保佑婚姻;数年不育之妇,求老奶赐予贵子;中年妇女祈求老奶赐福除灾;老年妇女祈求老奶赐寿(图24)。这些祈祷活动,民间称为“行好”。
太阳出入有时,利害并存,人们尊之为“红老爷儿”。人们又把天上老爷儿(太阳)与地上的火联系起来,创造了火神,产生了禳火神活动。原以“实柴”、“燔燎”,其烟上达于天,让神享受,后改为点老杆。点老杆场地均在火神庙周围。场中架起20余米高的木架,用各种焰火组成火马、火神、小猴戳蚂蜂、六郎还枪等故事,于晚间点燃,观众如云。点燃时间各乡不一,有的是正有初六,有的是正有十五,有的是正月二十。
月亮,民间视为“仙女”居所,尊称“明奶奶”。农历八月十五祭月,祭祀者一般为女性。
星辰,人们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星为本命,星的升起与陨落关系着人的生死,天象变化预示人的吉凶,遂有禳星活动。“太岁”是林县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它与岁星的关系较为密切。民间认为太岁每年所行经的文件为凶位,忌兴土木或迁徒等。有“太岁头上不宜动土”之说。“寿星”被视作主人间寿夭之神,近代所奉寿星之形象为白发老翁,持一弯弯曲曲的长拐杖,高脑门,头部特长。“文曲星”即指“文昌”,是民间所信仰的掌握功名的星神。
土地崇拜也是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类祭祀地神,是为了酬劳它负载万物,生养万物的功劳。这些地神逐渐人格化,被尊为“土地爷”。林县民间一般在田边为“土地”建一小庙,进行奉祀。
唐宋以来,林县民间始信龙王,尊为“龙王爷”。一遇天旱,人们就要祈求龙王降雨。一是跪雨,一般由村上年纪大的妇女跪至龙王神案前上香烧纸,表示求雨的决心和诚意。二是扫塘,主事者集全村老幼,手拿扫帚至塘边,先由长者上香烧箔祷告,然后一齐动手从塘周围扫至塘心,边扫边念“扫帚扫,嗡嗡嗡,三天以后雨满塘”。“搬搬石,垒垒塘,龙王出来雨满塘”。扫罢,说一些老天不负行好人的吉祥话。三是取水,形式各地大同小异。一般由老年人牵头主持,集村里老妇,在本村头立一香案,祈祷、叩头,将准备的小瓶灌满水后,封牢带回。
林县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人产崇拜山川。对其所代表的伟大自然力顶礼膜拜,就在山寨路口起山神庙,遇有山紧(野兽猖狂时)即奉祀山神。
二、崇拜动物
动物崇拜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在林县民间比较普遍,有些延续至今。人们把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异已的社会力量集中到动物神身上,并将其人格化,然后对这些自己塑造的神灵顶礼膜拜,希望它们帮助自己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猫仙”。传说古时候猫是山中之王,老虎的本领是猫教的,唯独没有教虎上树。猫雄健敏捷,利爪明眼,先人认为它有超人本领。1960年合涧集北圈突聚猫群千只,个大貌凶,成群结队,明目张胆地钻厨入室,造成灾难,没人敢灭。民间说是“猫仙显圣”。后因用化学药物灭鼠,猫也逐渐减少,野猫在林县几乎绝迹。
“蛇精”。蛇,体长光滑,仰头吐舌,一般人看到即毛骨悚然,所以民间有“见蛇三分灾”之说。古时,人们因对它有恐惧之心,以为有极可怕的威力,于是就奉以为神,人们在崇敬、畏惧之余,遇到蛇则用锨谨地将它送至村外。有时在野外碰见它,也要绕道而行。对蛇一般不予打死。
“狐狸精”。林县深丘陵多,人们常见狐狸出没。狐狸十分机灵,当猎人去捕捉它时,它利用地形,明躲暗藏,神出鬼没,连打三枪不中者,猎人则不再捕捉,认为这不是凡狐。传说山里的狐子会模仿人形,这就更增加神密感,“狐仙”、“狐精”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鳖精”。久旱不雨,民间即认为“出了鳖”,把水给喝光了。于是村上就要搞煮鳖精活动。届时在村里十字路口支一口支锅,主事人从各家收集些白面和炒面(一般是柿糠面,也有用红薯面的),众人捏成红一片、白一片的老鳖形状,投入开水锅内煮熟,取几个用刀劈破,扔向四野。一面扔,一面说:“鳖精被煮死,三天就下雨”。余下的鳖形面食老幼分吃了事。
“猫仙”、“蛇精”、“狐仙”等偶象常被巫婆用以惑众,说患病者是“某仙某精附身”,胡诌一番,骗取民财。
三、崇拜植物
林县山高气爽,古时候林木遍野。千年古柏,百年大槐等也被人们神化,桃枝、黄腊条也被视为灵物,予以崇拜。
桃枝。民间认为它能驱邪避灾。将桃木棍搁到门后防鬼魔,病人有将桃枝压在枕头下边。抱婴儿出村走亲戚时,常取一桃枝别在婴儿的领后,老人拐棍也乐用桃木。
黄腊条。民间认为它能降蛇精,故又叫“降龙木”。人们在山间活动时,常采一根黄腊条提在手中,以防蛇咬。神汉以17节黄腊条配制成“驱蛇精”方,欺骗百姓。
皂角树。县南五里碑的皂角树长在路旁,年长日久,杆粗寇茂,枝叶密集,庶天蔽日。周围村庄人们把它看作一棵圣树不敢碰坏树干,不敢折断枝条,近百年来,虽没任何保护措施,树木却完好无损。
老柏树。任村乡露水河西岸的柏树庄,有棵老柏树,粗大挺拔,参天而立,四季长青。民国年间,一次河水猛涨,沿河一带,大小树木全被冲光了,独有此树,虽被冲得露出了根须,但仍岿然而立。人们认为树上有精灵护卫,周围村庄对这棵柏树更加敬畏。
大槐树。横水东下洹村有一棵大槐,树枝入室穿顶,也无人敢修整。
白果树。林县西黄华山,长着一棵高大的白果树。此树位于山坡旁的下寺边,枝叶繁茂,笼罩着下寺上空。人们以为此树神圣,有的还取树皮入药。
另外,横水乡焦家湾的大槐树,东姚乡辛村的大柏树,茶店乡蒿地掌的藤蔓,都有神奇传说,被当地人视为神物。
四、圣 地
林县地形复杂,山的高峻友伟,令人们感到神秘、恐惧,于是产生出神化的观念。
人们以为一些山、石、水、土是村上的脉气,神圣不可侵犯,各村皆有小圣地,几个村共有大圣地。除自然形成的圣地外,还有人工建造的圣地。
自然圣地:旧时民间常把自然形成的某种地理环境作为本村或一个区域的脉气,当做圣地,加以保护。
林县城南的谷堆庄,村西有一大土堆,雄居于耕地之中,上面长满了野草,严重地妨碍着耕作,但因人们视其为村上脉气,如动它会给村里带来祸事,长期以来无人去动一锨土,至今保留完整。横水乡郭家窑村西北,有一土岗,弯弯曲曲,人们称它为“老龙腰”,自古无人敢动。1975年,政府组织劈岗垫地,拦河造田,村里谁也不敢挑头去干。经上级来的工作人员动员后,一些人去劈岗了,但一边劈一边说“老龙老经别生气,不是我要来劈你,只因上边卡住俺,如不劈岗他(指上级)不依”。
泽下乡汾峪北山上有一长洞,蜿蜒曲折,直通涉县。此洞时宽时窄,时高时低,洞顶光滑(石灰岩洞),洞底凹凸不平,有的地方积水数尺,人们称为“五龙洞”。周围村庄的人们敬拜此洞。
另外,合涧雾云山,原康柏尖山,小店黑龙洞等都是较出名的圣地。
人工圣地:由人工建造以供崇拜某一对象的场所。人工圣地多为寺庙,“寺庙就是神,神就是寺庙”,旧时人们以为寺庙有一种神秘力量。 有的村庄在村边用石头或砖盖个一米多高、半米多宽的小房,房门用布帘遮着,即成为本村圣地。逢年过节,村上老年妇女要去上香、求福。有的村庄用3块石头支个三角形,上边放个瓦,即为村里圣地了。
有些圣地是区域性的,不属于某个村庄,而是很多村庄人共同奉祀的地方。位于林县城西20华进而林虑山中的黄华寺,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受林县敬奉。周围许多村庄的居民,每年七月十八日要携带供品、香箔上山给老奶做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还要上山集会。
东姚集西南的白云山,群峰起伏,远近闻名。白云山上建有12个宅院,山顶南边 有南天门,东有筑台,西有烽火寨,北边为上山通道,通道中点的坡上有歇马亭。这些建筑,虽已在日本侵华时被炸毁,现仅存断墙残壁。但周围村庄的人们还上山祈祷,每年春末秋尽有两次山会。有的村民不畏路远山陡,专程上山供奉观光。
惠明寺位于林县城北20里的申村。该寺坐北朝南,南北长110米,东西宽52米,现存建筑有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佛殿、水绿殿和天王殿东边的惠明寺塔。惠明寺始建于宋,因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高僧惠明葬于此地而得名。经明清两代数次扩修,陆续建成了祈福。1950年后仍有人把它当作圣地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