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以来,随着林县境内地理、经济、政治条件的变革,逐渐形成了1910个自然村。这些村庄大至五六千人,小至几十个人,分布在林县盆地和山上山下,构成一些特有的农村庄区。
一、村民渊源
村民是村落之本,村落的形成离不开村民。林县的村民来源有如下几种:
(一)原始聚居。五六十万年前,人类已聚居到太行山中,后来建巢筑屋,繁衍生息,日益固守一地,逐渐形成了古老的村庄。商代盘庚年间,林县东南白云山谷中,曾有一窦建王筑宫,形成了现在的城峪村。
(二)耕耘分村。随着人口的发展,生产圈的扩大,原始村庄中的一些晚辈即要移往外圈定居,以利耕耘。元朝末年的任村乡东盘阳,耕地扩大至5里以外,石老大便让其长子、次子、三子到5里外安家扎根,取名峪门口村。
(三)垦荒居山。在平地,当人口与物质发生不平衡时,村庄里的底层人(没法维持生活者),便要上山计划生垦荒(也有扩大再生产,习于垦荒维持生活的人),久而久之,以山为家,立起了新村。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任村乡桑耳庄,先由桑氏一家移居太行山谷开荒20余亩,其他人后又陆续前往,形成了现在的石板岩乡高家台村。
(四)避难躲灾。1949年前,为了摆脱帝、官、封的压迫,一些人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隐居深山,艰苦创业。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辉县北东坡曹林,为避战乱,迁居林辉交界的崇山峻林之中,立起了现在的临淇乡黄落地村。
(五)家族不各。当家族内部矛盾发展到难于调和时,弱者往往远起走高飞,另建家园。明朝初年,城关乡的上庄村有个李慧,行五,因家庭不各,愤然出走,独自到村西北翟阳河北岸,狼山东麓建房安家,发展为现在的133户、625口人的迭坡行政村。
(六)移民建庄。长久以来,在林县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与这首歌谣同时流传的还有个胡大海血洗林县的故事。胡大海血洗 林县虽无要考证,但明朝初年,朱元璋、朱棣为恢复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确实曾把山西人多田少地方的少,迁移到战后地广人稀中的原。这样移民,都曾集中在洪洞县古槐树下,办理手续后,分赴所迁地区,建立了不少新村。《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八月,癸丑条记;“迁山西泽、潞二州之民无田者,往彰德、真定、监清、归德、太康诸处闲广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卷一九八,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一丙寅条记:“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都督俭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徒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枋谕”。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志》也记有:大槐树在广泽寺之左侧,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曾七次在此地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有丁无田”、 “丁多田少”之户,徒迁彰德、卫辉、怀庆、大名、广平一带居住。由此看来,民间所传说的林县人是洪洞人并无史实为据,顶多只能说部分林县人从当时移民集结地—洪洞大槐树下而来。
二、村庄选址
由于林县地势复杂,居民对择址及为重视。人们为了“吉福”,选择村址要没看风水,平地不占岗顶,山区不占坡峡,认为岗顶、坡峡“风脉紧”,占者凶多吉少,村多立于山岗怀抱之中,但要避开寺庙,本着住平地不住山区,住路边不住背窝,找肥土不居石岗,守水源不住旱地,住山坡不住沟底,靠山向川,居高向低,向阳背风,避涝防灾的原则确立村址(图20)。
三、村落建置
林县村庄建置时间,早晚不一,多数民国前已有。村庄设施次序一般是:一院落、二街巷、三池塘、四绿化、五祠庙、六圣地。村民在建房时,都要给街巷让道,村中或村边置有公用蓄水池。各家房前屋后乐于植用材之树。村中习置祠堂。村边多建寺庙。选村址时特定的地理标志,如岗、丘、河或者古树等,人们视为圣地,人人敬畏不予毁损。
四、村庄命名
村落取名,十分讲究,村名要能反映村民的意志。林县村名的命名,大多有其特色,命名法可分如下几类:
(一)按姓氏命名。如城关乡的魏家庄,系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晋人魏国才迁林立的村,后又有杨姓居此。魏找杨商议起何名,杨说:“你姓魏的先为,人数又多,就叫魏家庄吧”。
(二)按姓氏、地名命名。如临淇乡的秦家岗村,系秦云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立的村,且居于岗地,故取名秦家岗村。
(三)按地形命名。如东岗乡的南坡村,系李氏于明朝万年历年间立的村,即因位于面山坡上而得名。
(四)以植物命名。如临淇乡的梨林村,系王氏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立的村,因当地梨树成林,故名。
(五)以建筑物命名。如东岗乡的大井村,系郭氏于明初立时,因当在有唐代屯兵时凿的三眼大活水井而名。
(六)以居住条件命名。如采桑乡秦家窑村,系秦氏明初立的村,因住窑洞而得名。
(七)以历史事件命名。如泽下乡 中石阵村,因商代窦建王率兵作战于此而失阵,此地又位于两村之间,故名中石阵村。
(八)以地理位置命名。如城关乡南关村,系唐贞观十二年(会元638年)立的村,因在县城南门外,故名。
(九)以传说故事命名。如茶店乡仙掌村,据传该村后坡上曾有过一只手掌和一个棋盘,说是祖先在那下棋留下的,于是取名仙掌村。
(十)以职业命名。东岗乡的罗匡村,为明初王氏立村,因王氏以荆编为业,故取名箩筐村,后人简写为罗匡村。
(十一)为祈福命名。如合涧乡辛安村,古时因地势低,常遭洪水袭击,后该村移到现在的高处。为求神免灾赐福,取名新安,后人简写为辛安。
(十二)以户数命名。如采桑乡六家峪村,始立村时是6户人家,又坐落于山口,故名。
(十三)以古址命名。如任村乡古城村,传说是赵王避暑之城,唐初曾设立林庆州府于此,后人于是取名古城。
(十四)以原居名为名。由境外迁入者,袭用原居名称,意在不忘祖宗。如茶店乡大峪村,于明初立村,因立村人家由西省长冶的大峪迁来,就沿用了原籍名称。
(十五)以名人命名。如临淇乡占元村,1952年前叫三共水村。该村孙占元同志抗美援朝中多次立功,后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斗中光荣牺牲,成为了级战斗英雄。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53年特将此村更名为占元村。
五、村规民约
各村为了安定团结,生活幸福,村民约定俗成,有一些不成文的村规民约。
受护禾苗。不准畜、禽啃吃,不准小孩踏田,不准从地里走稍径路,违者要受众人斥责。为了制止一些人的不规行为,人们多在田地头栽栅栏、插圪针。
受护树木。人们常在幼树上围圪针,于林坡、果园周围设岸,围栅栏加以保护,显眼地方多写“禁坡”、“毁树罚款”等大字,以警村人。
爱护公物。村民多能对庙宇、池塘、井台等公共设施,自觉维护。村规约定对此只准修补,不准拆毁,严禁脏水、脏物入池、入井。
维护公益。为了保证大街小巷畅通,各家各户自觉不在道中堆存粪土、杂物;对于国粮、国税以及兴办公益事业,全体村民人人有责,按人均摊。
邻居和睦。一家有难,百家支援。反对“老婆舌头”倒闲话,拨弄是非,挑拨离间。
端正村风。不准男女鬼混,不准偷盗,不准打骂,对于伤风败俗有碍村誉之事,饭市、集会时要受到村民或干部的谴责和制止。
1980年以来,各村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重点,教育引导村民弃恶扬善,遵纪守法,村规民约有了很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