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绵亘在林县西部,其支脉蜿蜒于县东、南、北三面,层峰叠岭,沟壑纵横,地僻路险。数千年来,林县人代代跋山涉水行路难。为了子孙后代,人们养成了自觉修桥补路的良好习惯。
一、行路良方
1949 年以前,林县人民行路极为艰难。县境北端,沿漳河南岸,过栈道,由古城村渡河抵河北省涉县,冬春旱季漳河上以木桥相连,汛季水淹木桥则需冯河。县南端,通本省辉县,要经鹿岭险口,翻越十八盘陂陀之道。县西与西南端,到山西省平顺县、壶关县,要经过骡子断、虹梯关、断金桥、花园梯、玉峡关、巩关等险山栈道。县东南端,越境需翻东大岭、大鸟岭、将军墓等崇山深谷到本省涉县、淇县、汤阴县。县东和东北端,由马店、石口、丁冶等村达本省安阳县。这些古道,有的是峻岭险谷之中的坎坷途径,有的是悬崖跨涧的栈道、悬桥。人们为了旅途安全,因地制宜,创造了很多走路办法。
侧身过迪。林县的山都有迪,分一道迪、二道迪。山里人为得迪上之物,必须登迪。迪道很窄,一不小心即有跌迪危险。登迪人必须将身躯挺直,后脑、脚跟紧贴迪壁,眼往上看,才能安全过去,民间有“锅腰“驼背人”过迪,十有九掉下”之说,可见过迪的姿式很重要。
侧卧爬崖。过栈道上遇到崖眉时,人要侧卧下来,两腿伸直,前臂用力。上崖脚跟用力,下时脚尖放稳用力。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教人下山时要讲技巧,重心要放到脚尖,要富有弹性,否则会将腿蹲伤。
爬沟抓树。行路遇到窄沟,人们习用一根勾杆,勾到对而的树杆上,随杆跃过去。
攀绳下崖。人们常用此法到悬崖峭壁上去采药。由两人合作,人们扛着大绳,爬杆登上山顶。大绳一头挽于树干上,一头拴住下崖人的腰部,下崖人取杆崖到一定部位,以勾杆使劲顶崖壁,游向预定目标。
游板悬空。为方便行旅,人们习在深沟边两山上钉铁桩,拉3道钢丝绳,绳 上固定木板,造成便桥。渡桥时板晃荡,叫做过游板。
独木桥。两三步宽的沟谷,如果过去需绕几里路,人们就用一根粗檩条横担任在沟沿上当桥。人过时,须急步走,否则会掉下深沟。
垫木桥。平地的河沟,用三四根檀条并排搁沟两沿,木上铺秸草,草上蒙红土,即成便桥。
接脚石。在较浅的河滩内,置上一溜石头(相距一步)供人过河。过河进要紧步过去,否则会踩 到河里。
梯石。经常走的山路险段,人们多在崖上开凿台阶。台阶至今留存很多,往往是登山的必经要道。
趟河。山里的河水浅湍急,多无桥梁,往往一河相隔,阻碍了人们的行旅和社交活动。有事就趟河而渡。趟河多迎水侧身,脚步拖地,踩稳一脚,再迈一步,稍为失误,即有落水危险。
骑驴。这是平地行旅的一普遍习俗。媳妇走娘家,妻子骑在驴上,丈夫肩背“钱搭”,跟在驴后。毛驴性格温柔,骑用舒适。
坐车。1956年以前,老、弱、病、残、妇、幼出门行路,习坐一木轮车,由壮汉推着走。1957年以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人们走远路多汽车。骑驴已不常见,三里五村,串亲访友,老弱妇幼多坐平车或胶轮手推车。
二、修桥补路
清代,林县的农业、林业、牧业、手工业较前发展,人林商客渐多,林县百姓与境外通商要求也日趋迫切,但道路极差,商业难以发展。很多地方的钎养大了要卖掉,需数人才能抬下山;山楂、黄梨、可等果子运不出去,沤成了粪;中药才出在高山无人过问,自生自灭或被当柴烧;吃饭买不上盐,四季喝淡汤。种种不便,促使人们重视修路架桥。县东大路,经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2年)大修辟,可行牛车。先人们在几条主要河道上都筑了桥。洹河流经城关、姚村、横水3个乡,流域内人口稠密,又有县北、县东北、县东道路经过,其上建桥较多,仅石板桥就有4座;陵阳桥(位于南陵阳村北)、赵村桥(位于村南)、陵集桥(位于村东北)等始修时间不详;底定桥(位于小横水村南),建于民国5年(公元1916年)。过去的桥虽是爬河桥,修建也很不容易。有的桥上一块石板长达6尺,宽 4尺,厚1尺,从山上凿开后,需由20多人抬下山底,于平地路上放圆木,圆木上放石板,人们前拉后推,才能滚运到建知地方。县东南的渔村,是南 县通往涉县、淇县、汤阴县的要道,因淇河横隔,一直行走不便。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人民自发于渔村西南建筑一座36孔的石板漫水桥,高1.5米米左右,桥腿用大块石头垒砌,顶上并排放厚石条,以铁箍箍紧,供冬春通行。汛季河涨桥没,人们靠小木船摆渡。县西南的合涧,地处淅河上游北岸,是通山西省的要津,但因淅河无桥,汛季需涉水强渡,或绕道下游10余里,很不方便。民国初年,沙蒋村商绅郭兴义领衔,动员人们捐款修桥。民国7年(公元1918年)动工,16年(公元1927年)峻工。此桥成为当时县内最大的石拱桥,桥长184.1米,宽7余米,高11米,共9孔,大孔5个。因合涧原名“仙岩”,故称“仙岩桥”。林县人世世代代艰苦努力,到1949年,县城通往四周交界的道路干线已建成12条。大路县北以姚村,县南以小店为总汇,二处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1950年后,人民政府对道路建设十分重视,以乡村自筹资金为主,公助为辅,专业队突击和民工会战相结合,在原有的古道上,修筑了一条条公路,架起了一座座桥梁,行路条件大为改观,人们行旅习俗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改变。
三、道路设施
人们惯在干线道路旁设里程标志,以便行旅。主干道路多从县城真情对县境边界止,于路经过的主要村庄、路段设标志,将里数刻于一平整的石头上,置放路边,或刻于路边的山石上。1949年以来,干线道路里程标志由公路管理单位统一设置,一公里栽一里程碑。村间道路,不论长短,多设标志 。
干线路旁,习设饭店、旅店,供旅客途中食宿。1949年以前,林县人出门多步行。途中往往每离10余里即有饭铺,多在村边或主要路口。县城、任村、姚村、河顺、合涧、东姚、临淇集上设有饭店、客店,客店里均是大铺房间。县城、任村集多接待山西省、河北省来客。合涧集接待山西省来客较多。县城除一般饭店、旅店外,还有高级宾馆、招待所,食宿条件较优越,招待四面八方来客。大路经过的大村庄,1950年至1970年期间,均设有车马店,供赶车人留宿起火,后因运输以汽车为主,车马店已逐渐减少。
四、行旅风尚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林县人出门上行路养成了独特的风尚。目的明确。出门人对去做什么,十分清楚。行路跑远为的是:一办重要事情,二探望亲属,三走亲戚串好友,四赶集,五游玩,六归家,七出公差。
起程偏早。跑县城,习以当天赶到,当天返回,俗有“在家千日好,出门日日难”之说,不愿在外住宿,所以多在黎明动身,“赶早不赶晚”。
出门带礼。到亲属、亲戚、朋友处去,一般要赠送礼品,联络感情。礼品不拘多少,“礼轻人意重”。1949年前,多用篮装些栗子、核桃、柿疙瘩等果子,钱搭里装些白面、小米、豆子等为礼品;后来增加了糕点、糖球、烟酒等,装礼用具也变成了提包、皮兜之类。
归家带礼。人们进城、赶集或长期在外返回家时,习给家人习些礼品。1949年前多买食品,如白馍、麻花、火烧、油条等。后来,除买食品外,又增买衣物或儿童 玩具。归家后,有家长者,先给家长礼品,由家长给小孩分食品。
送别迎归。家长外出时,对家人作各种嘱咐后,由家人送至门外;晚辈外出,家长、兄妹也要送至门外。山区人送行, 常待外出人超出自己视线后才回家。外出人如当天返回或指日可回的,家里人均预备好饭迎接。逾时未归者,家长要在门外张望等侯。山区人外出天黑回来,家里人则要顺路往前走一段去接迎。长期在外归家者,要先见家长大人,并问候安好。
怀乡思亲。长期在外的人,皆有念乡思亲之情,除家书往来外,遇有返家乡亲,总要托人为父母及妻子捎些钱物。
春节团圆。出门在外,过年必回,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林县在外地长期生活、工作者较多,每逢春节,要遵俗返家探亲,同父母及家人过团圆年,享天伦之乐。过去春节到正月二十日前后再离家外出
此外,人们出门习以三、六、九日为吉日,“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初五、十四、二十三,不看望病人”。身体久病虚弱的人,多不外出,说虚易招灾。如需外出,要身上带点朱砂,或装点桃树枝,女人头上裹上红方布。天黑以后,婴儿不准出家门,禁忌带婴儿上道路,认为上路会招至鬼魂,使婴儿遭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