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市(原林县)民俗志 - 第二章 生活习惯 第三节 居处

  发布日期:2014-07-21 23:03:26   我有话说

林县的地理环境,给人们奠定了稳定的居住条件。人们修房盖屋,不光顾及自己,尚需考虑两代三代人的居处。民国35年(公元1946年)以前,富豪人家居深宅大院,高楼大厦,不惜耗费重金。一般人家节衣缩食,苦苦积攒半生,才能盖3间简易新房,赤贫百姓则宿窑穴和洞穴。民国36年(公元1947年)以后,居住逐步消灭了贫富悬殊之别,宅院建设习俗逐渐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旧交叉的山区独特风格。

一、房屋类型

    “上栋下宇”式的住房建筑,遍布林县各地。建筑形式有瓦房、草房、石板房由此发展起来的各种住房。横水、河顺乡原来草房甚多,西部山区的石板房最多,其它地方多住瓦房。平顶房分布在各地。1955年前,一般以3间为一座,一门两窗,里一外二(间)为常见。此后逐渐改为主房5间,座此朝南,中间一门两窗,西边一门一窗。东西陪房各3间,院内多置于住宅东南角。

瓦房是民间最通用的房子,习用“汉瓦”(即弧形小瓦)覆盖(图14)。1949年以前,一般中等以上富裕人家才能住瓦房。盖瓦以严实为好,通常是瓦摆直线,层层相压,有的还在两行瓦之间再扣压一层,以求严实耐久。为适应气候特点,瓦房均出前后檐,前后檐的墙头上均用薄石板铺底。房坡两山,平地安两行瓦带,山区就房山墙垒较低的挡风墙。县南习镇大脊,县北多起小脊。1958年以来,县境自产大机瓦问世,遂成为人们喜用的建房材料。

草房顶部用草覆盖(图15)。用料就地取材,平地主要用麦杆,山区多用黄蓓草,砌一尺多厚,脊顶抹以沙灰泥巴。风势大的地方,还在房坡抹以若干小块泥巴,或置放数块小石块以镇房坡。凡以秸草覆顶的房子,房体都很矮窄,多为1949年前贫民百姓的住宅,今已很少见。

缘边房习称“瓦接檐”、“瓦缘边”(图16)是对草房的一种改进,过去横水、河顺、姚村一带较多见,今已消失。缘边房虽不雅观,但冬暖夏凉,实用价值高。

平房和瓦房、草房、缘边房一样,梁、檩、椽俱有,只是房顶不起脊,房顶以混合渣灰料铺平捶实即成。县北习惯称“晒棚”县南称“干棚”。平房顶上三边(前边除外)用石头或砖头垒有低墙或花墙。有的人家在顶上一角留有通向室内的通口,供晒物时用。

石板房主要分布在山区

。城关西部产色如玉的银晶石,其它地方产色泽鲜艳的红石。人们将这些色石凿成厚度相等的石板盖房顶,一间一坡3搭,一搭1大块,一间房门用6块,脊上平镇小石板盖房顶,房顶可晒薯干、果干、豆角等物。

前檐房即房屋正面置大檐的房子。这种房基高,房檐有木柱支撑,为1949年以前的富户住宅。今改俗为钢筋凝土挑檐房,样式也有变化:过去房坡直通前檐,现在房坡高于挑檐。有的还将5间房子的两头和各一间房延伸至檐边,门子置于檐下,左右两间相照,习称“甩袖”。这种样式,已遍及城乡。

楼房。1949年以前的楼房,多为富家闺房,都是土木结构。1980年以后,两村的富裕户,住房开始向空中发展,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已不少见。

庵栅。山区、平地均有,用木柱搭成两个人字形,中间架一横木,竖放几根椽子,上面用麦秆、黄蓓草、谷草覆盖,正面留有出入口,还有的用4根柱子搭起来把高的平台,上面再架棚子,以麦秆、黄蓓草、谷草覆盖。夏日,妇女在上面一边看园圃,一边作针线,十分方便。

石阉。这是山区人用石头在地边垒的高约2米,宽约2米的石洞,用石板封顶,上盖白坩土,壁侧留出入口,供夏日种田避雨用。还有一种是就岸挖洞,洞口用石头垒砌,空间较小,只容二三人。

窑洞。一般开挖在红土岸上。先凿一可置门窗的门洞后,再挖窑体。简单的窑洞,洞体挖好,装上门窗,便可居住。讲究的凿成洞体后,还用料石垒前壁,有的洞体全部用料石拱砌。林县的窑大都是一洞一室,有天窑、陪窑之别。住窑人家还常在窑中开凿土桌、土凳、土床厨等。现在虽有时新家具,但此风水犹在。

崖洞。山区人们利用天然的崖穴为同,洞口门窗,接上屋檐当房子住,洞天幽幽,别具一格。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后,别庵棚为家的已几近绝迹。近年来,人们对窑洞的优点愈来愈重视,不少人家改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筑窑居住,还出现了一些窑洞式的新型住宅。任村北部乡间,有一种房、洞结合窑,这种外室内窑的居室是紧接窑洞前边盖房。还有一种是在窑上盖房,形似楼房。它依山就势,自然成趣,乍看为房,细观乃窑。古老的居住风尚获得了新生。

二、房屋结构

林县民间的房屋结构,1949年以前的多是土木、石木结构,1950年以后砖木结构增多,1980年后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

民间盖房一般在春季或秋后农闲时进行,夏季很少。动工之时请人帮工,亲戚、族里、邻居也乐于出力,只要打一招呼,远亲近邻便应声而至。泥瓦工自带瓦刀泥抹,木匠自带绳尺墨斗、锛、锯、斧。即使是打杂工的,也会从家里背张锨镢来。不计劳苦,不计报酬。这家盖房,那家帮忙,轮到那家盖房,这家又去帮忙。盖房互助,为林县传统风尚。

盖房先挖房基,填上灰土,用夯打实。夯有木制 ,有石头的,四边系绳,提动绳子,即可把夯高高抬起。打夯虽是一种出力活,但有一名头脑灵通,口齿伶俐的能人领歌呼号,众人呼应,使人乐而忘疲。大冷天打夯,会叫人甩掉棉衣,热气腾腾。夯实以后,均要在离地面50厘米时开始垒片石。平地以上再垒50厘米高的料石,俗称“群石”、“斗石”,是为房基。

基础以上开始垒墙。无论草房瓦房,墙起多高,几层安门,多高安窗,怎样起架,用多长的梁、檩、房坡几尺等等,都有老规矩。土生土长的泥瓦工,凭经验和眼劲,就能将墙体和房架搞得恰到好处,从来没人搞图纸设计。如果房主人想出个花样,也只需向匠人交待一句,便会做得称心如意。

墙体有五种:一种坯墙,二是土墙,三是镶边墙,四是砖墙,五是石墙,前四种平地皆用,后一种山区多见。土墙有三种做法:一是用长1.2尺,宽6寸的木模具(民间称坯母)装湿土,再用小石夯(民间称坯柱)夯实,晒成土坯,座泥垒墙;另一种是直接用夹板将泥土夹在墙体上夯实,一板一板提高;再一种是用硬麦秸泥堆积成墙。镶边墙是砖、坯相结合的墙。墙角和斗石上边、门窗口边用砖垒 砌,民间叫镶门镶窗。垒石头墙是山区人的特殊手艺。就山采石,做成有角有棱的、大小一致 石头垒墙,不用座泥灰。砖墙系纯用砖难沙灰砌成。五种墙各有利弊,土石结构墙屋子冬暖夏凉,但因墙厚,既浪费空间,又不美观。砖墙虽美观时髦,但屋里冬冷夏热。

起架决定房坡的坡度,不同的房式有不同的起架,计算方法是:以前后檐平中至中跨度计算起架,习用老式中制尺,以跨度的二分之一,分别按四六、七五、八六几种比例算脊柱高度。平坡的起四六架,陡坡的起七五、八六架,以四六架、七五架为多见。1970年以后,房屋设计不断革新,结构也随之变化,起架较前简便灵活,均以公制一米为单位,按平坡起 0.28米高,陡坡起0.3米高比例计算,别的算法,也是本着结构合理、房坡出水顺畅为原则。房架组成是梁在下,梁上立以双柱(大柱),柱上横置二梁,二梁上立一小柱(脊柱),一间三檩,脊上一根,两坡各一根。檩上置椽,一坡2搭,一搭13根,一间用52根椽。梁的使用,一般两间1架、3间2架、4间3 架、5间4架,视房间分置及财力大小而下。如一座5间房,以3间、2间分置的,3间内用梁2架,2间内用1架;以中间3间、两头各一间分置的,则两头房间不用梁。3间内用一架梁的,则是垒一隔墙至顶。梁上柱子高度不等,林县人喜住屋楼房,习置低梁高弧柱,或高梁低弧柱两种房。平房不起脊,梁上置檩,檩上置椽。1960年以前,房架主要用本地木村,后渐变化,半是本地材,半是外地材。近年来民房始用钢筋、水泥预制的梁、檩。

椽上第一层覆盖物叫笆。笆有多种,平地多用苇子、花柴、谷草,山区习用劈破的树枝,石板岩乡等深山区多用编制荆条笆。1949年前,富户盖房多铺薄“笆砖”。笆上,抹一层麦秸泥,干后再抹一层找平泥,于泥上铺石灰,然后置瓦或草。

林县各地房屋的高度、宽度,随房式、乡村习惯有所不同。房高从地平面上至屋檐计算,县中部乡村以3.8—3.9米为常,任村乡及县南一些乡村多是4—4.5 米,平房多是3.2—3.5米高。一个院里如盖陪房,都要低于主房。房宽,1970年前以4米为常,1971年以后始兴5米宽,陪房仍窄于主房。

房子瓦好后,还要泥墙。头遍抹麦秸土泥,二遍抹石灰泥。1949年前,多数人家只抹层麦秸土泥,再用白坩土水粉刷一下。1950年以后,一般都要泥层白泥(石灰泥)。近年来,里墙下边多抹水泥踢脚线,以防鼠。

人们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常在房里棚楼,俗称屋楼,供存放物品。二楼架结构的房子,因棚顶较镐,通常是梁上放檩,檩上钉木板。人字架房子棚顶低矮,通常是梁上放小檩,檩上置椽,椽上置笆,用灰抹平以代楼板。

垒炕,供睡觉用。用土坯垒于里间,有的分前后炕,前炕宽,后炕窄。炕壁留炕洞供放物品。炕迷置一根圆木当炕缘。两炕之间靠墙跟设一火台,供冬季做饭、取暖。有的在炕的一头垒有迎墙,供放灯具、针线筐、衣物等。河顺、横水北部一带习盘满间炕。这些地方设两间卧室,里边一间就地满垒炕,外边 一间靠前墙处垒一边炕,炕体呈里宽外窄的直角形。不少人家把炕砌空,上面留小口,用石板或木板盖口,炕上躺人,炕内储粮存物,一炕多用。

屋里地面构筑比较简单,一般人家常用素土,或灰土,或石灰炉渣等夯实。唯有一此富户用方砖铺地。1970年以来,渐改为混凝土地面。门、窗油漆,习用黑色,少数漆成棕红色。

三、宅院组合

林县人十分讲究宅布局。盖房先主房,后陪房,以房组院。一般的都是东屋低于堂屋,西屋低于东屋,南屋低于西屋,各屋后墙均不留窗。

三合院。院内主房5间,两边陪房各3间。习称“三阁斗房”,又称“三腿院”。

四合院。四面有房,即院内主房5间,对称房5间为临街房代1间过厅大门,两边陪房各3间,习称“四阁斗院”。

组合院。几个院子相连,组成的大型院落为组合院,是旧社会的富户庄院。分一进院(有街房、陪房、主房)、二进院(有过厅房、陪房、主房)、三进院(有过厅房、陪房、或群房),这是三组合院。四组合院的院中不仅有四合院所具有的房舍,还有砖木结构的楼房,穿廊过厅,配有花池、屏障,方砖铺地,砖石院墙 ,并设大门、二门等。这种院的黑漆大门门槛很高,街门扫地,门前置两个雕刻有凶恶怪兽的门礅,两侧竖两个石狮,门顶上置五脊六兽。

排房院。院内一座5间房子为主房。1960年以来,林县家庭结构由大变小,小灶增多,时兴一个孩子(进入婚期的孩子)一个宅院,住房激增,排房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三合院、四合院等旧的院落模式,新批房基面积多是0.25亩,置5间主房外,仅可容厨房、厕所、门楼等。平地皆是成排建,故称排房。

1949年以前,林县多数人家以土墙、石头墙圈院落,有的以黍杆、树枝、圪针编棚为墙。1950年以后,民间院落首先向整齐、干净发展,不少人家进行了修整,破墙陋院很多户用砖垒院墙,用混凝土铺字地。

门楼。人们习以一个宅院建个好门楼。盖门楼古今都很讲究(图18) 。以北屋为主房的多走东南门,次是西南门,以西屋为主房的,走东北门,南屋为主房的,多走东北门,次为西北门;东屋为主房的,走西南门。门楼多起脊,如戴官帽,有瓦覆顶的,有石板覆顶的,有草覆顶的;门口有方口、拱形两咱。门楼两壁安有80厘米高 的迎风石,上刻不同图案。刻“狮子滚绣球”,显示家中门势硬;刻“松鹤”,希望健康长寿;山水花草,意表幸福欢乐。1949年以前,大门下边有门礅,门限下有闸板,1950年以后为方便生产生活,改为扫地街门。门框上边还装有3块字板,上写表示房主心意的字,如“福禄寿”、“和为贵”、“满园春”等。如今门楼的建筑,有的用钢筋混凝土改为平顶,顶上砌花栏墙,其余习谷未改。

封建社会,林县开正南、正北门的院落较多。五行以北为水,南为火,水火不容,与家不吉,便在门里置一木闪屏相隔,便可水生木、木生火,院中五行相生,吉祥如意。人们延习此俗,不管开哪边门,都要在门里置一迎壁。或用砖、或用坯、或用石头砌成。一则美化院庭,二则可在迎壁后放物,三则可使庭院含蓄。

房子盖好,门楼定向后,院内配套设施也非常讲究,厨房必须置于大门左侧;厕所随主房和街门方向而定。北屋为主房,走东南门的厕所设西南角;走西南门的,厕所设东南角。南屋为主房,走西北门的厕 所设东北角;走东北门的,厕所设西北角。西屋为主房走东北门的,厕所设东南角。东屋为主房走西南门的,厕所设西北角。厕所多为坑式,砖石砌壁,口置石条,以围墙与院子相隔。红薯窑一般挖在主房前的右侧窗下。家畜家禽圈建在厕所旁。

四、房屋分配

民间房屋使用也有常规。主房有里间、外间之分。里间是卧室,外间为堂室。里间习设顺里间(或称上房),依大门位置而定,陪房里间均靠主房方向。

各家房屋安辈份、婚否、年龄、性别等条件分配使用。长辈住主房,下辈婚者住陪房。一般是老大住东陪房,老二住丁陪房,老三住南陪房。长辈去世后,继任家长者移居主房。房少不够住的,就要盖新房。

横水、河顺等乡的个别村庄,过去有几代同睡满间炕的习俗,随着住条件的改善,这种人家已渐不笕 。

已婚女子,随婿来住娘家时,县南女子和父母同住主房,女婿另住陪房,县北昌让女儿与女婿同住陪房。客人来后,大多住陪房。

五、照明取暖

1949 年以前,火柴只有富户才用得起。广大劳动人民按古时用石头擦火的方法引火点物。山区红砂石多,人们将毛腊(山里的一种草绒)放在石头上,用铁板来擦燃毛腊,再以毛腊点燃物为火种。过去,林县人民一般晚上摸黑过夜,如遇特殊情况,则用秸杆点一把火照明。可点火照明的政治家黄腊条、麻秆等。山区人秋后将坡上的黄腊条割下晒干待用,平地人将剥皮后的麻杆晒干待用。照明需时短,则让麻杆起火;如走远路,则不让起火,而将麻杆红火头对差点睡面,甩着晃路。

香头照明。晚上一家人在屋里谈话,常燃一支香,用香头光星冲破黑暗。有的妇女晚上纺花,将香头插在车头上晃锭了干活。

灯具照明。 1949年年以前,民间用灯具照明的多为富户,少数百姓偶用。常见的灯具有:

嘴灯。陶瓷制品,多为黑色。嘴内穿纸捻儿或花捻儿,一般点蓖麻油。

灯盏。黑色陶瓷制品,圆形,中间有灯蕊,安纸捻儿或花捻儿,点棉籽油或椿油。

烘灯。晚上集会舞台照明用具,形状和嘴灯一样,体积较大。用时多将两盏大灯绑在舞台两侧点,灯大捻儿粗火苗旺,俗称烘灯。

1950 年以后,民间用上了煤油,农家晚上灯火明亮。随着社会的发展,照明设备愈来愈多。先是用各种瓶子自制的灯具,后来用上了罩子灯,晚上外出提马灯,集会看戏点汽灯。1965年,农村开始用电照明,1975年后,全县照明都用上了电灯,实现了人们“点灯不用油”的夙愿。

林县冬季漫长(12月—2月),寒冷干燥,历来重视取暖。

古时候,林县人冬季普遍靠木柴、秸杆燃火取暖。清朝后期,官府及少数富户以木炭取暖。民国25年(公元1936年),横水乡马店村已开了煤窑,只是官府及富户取暖用煤。劳动人家取暖仍靠烧柴禾。

1956 年以后,除平地用煤取暖外,山区仍是烧柴。烧柴取暖有多种方法:一是将做饭后残火挖出放屋取暖;二是用火箱。火箱系高30厘米,宽60厘米的木框,以上坯砌成的方坑,坑内可放柴燃烧;三是烤盆火,用麦秸泥捍制的圆形大泥盆,称火盆,盆内烘火;四是堆火,即将柴堆放地上烤火;五是烤火罐,用泥料烧制的罐子,内装锯末或谷糠,引火后捂燃,火时长,少年上学,习提火罐子,烤手烤脚。人们通常在睡觉前烘火暖屋。很多人家从河滩上拣来光滑的河卵石,置火里烘烤,于睡觉时将烤得热乎乎的石头塞入被窝暖脚。

1970年以来,除深山区仍用柴取暖外,大多数地方已改用煤取暖。

六、信 仰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林县不少人建住宅仍以“八卦”来组织院落。主房、厨房占“生气、延年、天乙”字,大门随主房,厕所必须建在“五鬼外”。建房过程中,也有很多俗信。

过去,民间选择房基地时,首先要请“风水先生”相宅,确定方位、座向、院型。如有不妥,则设“破”法。宅基确定后,还要择吉破土,俗称“看号儿”。如宅基地定在太岁当年所在地,人们不敢随便在“太岁头上动土”,要于农历正月初五,红日未出时四角破土。或选在“太岁出游”时“偷修”,现在仍有此风。建房过程中,还要举行各种仪式,先是高插红旗,祝平安顺当。立柱时,房主人要赠送“封子”给建房人员。“封子”里包些钱物之类,现在改为赠烟酒、食品。梁下墙下放馍块,意是发家。梁的中间放一块红布,并贴一红纸联,上书“姜太公在位”、“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或“姜太公在此,万元禁忌”等。现在此类用语已改为 “上梁大吉”等祝词。上梁时要祀鲁班,放鞭炮,并有负责建造的工匠头撒“滚梁蛋儿”(用白面蒸如核桃大的馍头),边撒边唱:“手搬云梯走上墙,鲁班弟子来盖房。八块金砖托玉柱,八根玉柱架金梁;梁上题有一副对,字字全都放金光:上联是金龙缠玉柱,下闻是玉凤落金梁,横批四字写的清,良辰吉日在中央。房子盖的高如云,宅院时时迎朝阳。福禄寿星常临户,辈辈都出状元郎。”房子的蹭 脊梁里,还要放上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希望后辈读书做官,家出人才。安檀条要注意将其根部向阳,这叫“晒根不晒档梢”。瓦房覆顶时,对瓦的行数,喜用单数,忌讳用双数,传说木工始祖鲁班乳名叫“双”,为避其讳。房子盖好后,建房人家都要在房脊上设“赓兽”,即鸽子、龙、獬 之类,让其防火压邪。

盖房间数尚单,以3间、5间为一座。不盖双数的,俗说“四六不作主”,家长若住四六房屋,则不能主家,或家里人皆无主见。现在人盖房,不少人已冲破此俗。

院内陪房,必须门窗相照,否则将家庭不和。房子门窗大小还必须做到“眼不能比嘴大”。嘴指门子,眼指窗户,就是窗户不能比门大了,否则日后不顺当。

房上所用的木料,也非常讲究。任村乡喜用椿木作檀,县南则不使,认为椿木将人财“冲没”了。桑木、桃木、枣木、椴木、柿木、杏木皆不上房。认为桑木上房不吉祥,桃木上房要跑财,枣木上房人早亡椴木上房绝后代,柿 木上房出祸事,杏木上房家作乱。其实是因为这些木料材质差,不宜上房。

住房不能在后墙上留窗户,认为后窗为后眼。若留,后边的农户不允,其实是为了安全。

林县绝大多数村庄楼房安前窗以透光,但河顺乡申村、县城的王家村庄等村却不安,说是“风脉紧”,如安楼窗后人家必遭灾邪,人们即谨遵不违。

前后两家院,前家房子后檐不能砌出“狗牙砖”,认为“狗咬后家”,如违了,后家即竭力反对。

住宅周围,邻家房脊如果照住自家院,即认为是“箭”射人,对己不利“破”法多是劝该家在山墙脊头扣沙锅,如不从,则于自家院内选妥当地方,安镜子反射。

如房子后边和大门面对山丘、豁口、河沟、道路等,也认为不吉,需在适当位置埋上桩橛或石块、砖块,并在上边刻上“泰山石敢当”等字样,以降“邪魔”。

三条腿的院子,忌成簸箕形。建左右陪房时,要将陪房的外段往里收三分。说这样可以拢住财宝。

建筑大门的时间,要按太岁的方位而定,“春不建东门,夏不建南门,秋不建西门,冬不建北门”。

如两家大门相对 ,不能一家大,一家小,或门与门位置有偏差。否则对两家都不利,门小的更感有害。要两家协商一致,不置“咬牙门”。

院里出水,必须是“圈门水”,即水从院里出来,要经过门前流走,俗语“圈门水护财发家”。水道要按此原则设置。

厨房灶台要本着饭勺子往里臼原则砌,方向不能朝街,为了进财、保财。

打扫屋地,只能用笤帚,不能用扫帚。扫帚是出丧后扫地用具,平时忌用。

院落打扫,多不讲究,唯任村一带少数村庄扫地习惯从大门口往里边扫,忌从里边往外扫,认为从里边往外扫是“扫财出门”,于自家不利。

林县建房是大事,人们对乔迁也十分重视。搬家要择吉日,迁入新居后先要供神,头顿饭要做好的,亲朋邻居还热情送白馍相贺,俗称“暖房”。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