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市(原林县)民俗志 - 第二章 生活习惯 第二节 服饰

  发布日期:2014-07-21 23:01:05   我有话说

辛亥革命后,林县人的服饰形式从头到脚都发生了变化。从剪发和放脚开始的改革,带来了衣裳制作形式的不断更新,服饰正朝着方便、舒适、整洁、实用、美观、大方的方向发展。

一、发型

清代,男女留发均结一长辫。大多将辫子垂于背后,有的将辫盘缠在头上。辛亥革命后,成年男子剪掉长辫,理成剪发平头,女子发型随年龄变化。青年女子留双辫,或长或短,婚后撤辫,于后脑勺盘圆髻,用头网笼住,称盘圆头;老年妇女,习以结细辫或长发盘后脑勺,用绳系住,别头簪,为握发头。男孩多在额顶或两耳上部留片发不剃。1960年以来,男女发型又有变化,男子通兴短发平头,间有分发头、大背头。女青年多留剪发头,少数结短辫;已婚妇女留剪发头,中年妇女改盘头发为剪发头,老年妇女发型依旧。男少年留学生发式。1980年后,男女发型基本同前,少数男青年留齐耳长发,追求时髦,很多中青年妇女兴烫发。

二、冠戴

清代,男子戴帽衬(无沿帽)。帽衬是用数层布抿成被子剪成帽状,裹上黑布缝制;女子头顶布巾(方形)。民国时期,男子一部分戴帽衬,或戴便帽,务农男子多头箍羊肚手巾,习于后脑勺系结。已婚妇女多头箍羊肚手巾,习于下巴骨系结。婴孩戴蓝色底上绣五彩缤纷花朵,间有小铃的帽圈,俗称“帽坷垃”;或者戴后边带花片,前边绣虎头的帽子,民间叫“虎头帽”1950年以后,男子冠戴发生了根本变化,帽衬、礼帽渐被淘汰,而便帽开始流行,多为黑色、蓝色,也有少数人仍箍蓝色方巾,其它乡多为灰色,也有少数妇女箍羊肚手巾。幼儿戴帽圈的逐渐减少,虎头帽仍有人戴。1970年以后,冠戴品种增多,式样新颖,除棉制品外,另有化纤制品,各种帽式相继出现。进入1980年后,除老年人沿用大便帽和方巾外,中、青年男女脖子加了各种色泽的围巾。

三、衣着

1955 年以前,林县人民以穿自纺、自织的家机棉布为主。家机布又名土布,制作方式如下:采摘棉花之后,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用脚踏式轧花车、弹花车,脱籽成絮。有的手工脱籽后用大弓手弹成絮。妇女将棉絮搓成空心花条后,左手将花条续到纺花车的锭子上,右手摇动车轮,带动锭子旋转,左手抽出棉线。女子多在夜间纺线,有的趁着月光纺到夜深人静。春天将棉线络、浆、经后,用脚踏式布机织布。织成的棉布,习用老式布尺(1布尺等于1.5市尺)丈量,一两线可织1尺布,一天可织一丈(合15市尺)。家织布多为白色,也有将棉线染成红、蓝、绿、紫等色,组成条状或方格花布。染布以家庭自染为主,用蓝、黑、紫、红等染料煮染,也有的在开水里加染料放布着色。大村庄多有染坊,专为人们染布,染衣,花布可染上“喜”字、竹节、猫蹄、花鸟等图案。民间习惯浆布,其法是将布料泡入熟稀面汤里,用手揉搓,然后挂平凉干,使布质变硬,再放到捶帛石上用棒槌把布捶打光平。1956年以后,家机布制作有了新的变化,脚踏式的轧花车、弹花车改为机动式,植物染料换成了硫化蓝、硫化氰等化学染料。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家庭自纺自染、自织布已大为减少,多数人已改穿细平纹、斜纹棉布及毛料、化纤布料。 1980年后,化纤布已进入家家户户。

林县民间的穿戴制作,均由女子操办。女子从少年开始,母亲即开始传授针线活,先从捉地拿线纳鞋开始,然后抽絮纺花织布,于婚前学会“做生活”,婚嫁后就担当起丈夫、孩子的衣服制作任务。她们根据流行样式,对家人量体裁衣,多是托照成衣来剪,无旧样的先画图后剪,然后一针一线缝制。农闲季节,妇女们端着针线筐(平地为纸浆制品,山区是荆条筐子),坐在院里或街上,低头细心地穿针引线。她们还在晚上,孩子入睡后,坐在煤油灯旁缝衣到深夜。1956年以后,有的家庭开始用缝纫机做衣服,逐年增多,现已普及,大大减轻了妇女的劳动。这期间,好些村庄有了缝纫铺,人们图方便,讲式样,常到缝纫铺做衣服。

(一)中老年服装。清代与民国时期,衣裳连属,色泽多为蓝、黑。冬季,大部分人上身内穿对襟小布衫,外穿大襟右衽棉袍和“小崛肚”棉袄,腰束一条又长又宽的大腰带。老年人会赶集时,多将钱物塞在内襟暗袋处;做活儿时,穿长棉袍的喜欢把下襟压在腰带里。中老年人冬季下身穿宽腰大档棉裤,扎腰带时将裤腰在前面摺一个摺,贴身勒紧;一般不穿内裤和裤衩。为了取暖和劳作方便,还在裤腿下面沿裤脚四周近脚髁处扎一布带子,名叫“绑腿”(图12)

。春季秋季,多穿一身带衬里的夹衣夹裤;夏季穿单衫单裤,劳作时,有的人喜欢赤着脊梁,下身或穿一短裤,或穿一挽起的单裤。这种服式一直延续到1955年,没有多大变化,唯有绑腿习惯渐消,有襟袄改成了对门袄,沿习至今。

(二)青年服式。青年服式较中老年服式变化快。民国中叶以前,青年也是上穿衫袄,下穿大裆裤子,和中老年相同,尚蓝色。此后,青年服式急剧变化,突出表现在不绑带子,上衣变有襟为对门中式便衣。1950年以后,从衣到裳都有所变革,上衣先改为对门式暗纽,中山领口,设3个明兜(左胸一个,左右下侧两个),裤子也有宽围腰变为前开口小腰暗纽裤,并增设了左右两个口袋。 1960年以后,中山服、青年服、学生服等服式各盛一时,棉长袍先是改为对门,后又渐由列宁式小大衣取代。1980年,开始流行西装服式,主要是裤子样式变化无常,有筒裤、喇叭式等。各种服装进一步适应季节变化,四季衣服更加分明,普遍是春秋一装,冬天一装,夏季一装,而且内着衬衣。夏以针织汗衫、背心为主,冬、春穿线衣(俗称秋衣)、毛衣、绒衣的较多。衣服颜色四季各异,春秋冬衣服色泽偏深,夏日衣色浅。

林县妇女的衣着,尤其是深山偏僻农村,在清代与民国时期,变化较慢。上衣均为有襟右衽式,多以蓝、红、绿色为美。下衣为宽腰大裆式,多为蓝色,分单、夹、棉3种衣服,没有内衬(图13)

。富人上衣多在领口衣边绣花镶边,串亲作客腰系花裙子,长至盖足;贫家妇女多用印花布制作衣服,还有的用草叶在布衫前胸捶印花朵,以作装饰。妇女平日喜欢腰束一条蓝布裙(俗称水裙),冬季多用长带绑腿,中老年妇人四季皆以绑腿为习。1949年以后,除中老年人仍穿大襟右上衽上衣和大腰裤、绑腿外,青年妇女多穿对襟上衣和偏开口有兜裤子。后来男子穿仿军干服的渐多,也影响了中年妇女的衣着。这种衣服样式自由、活泼、美观、大方,有4个兜的,也有3个兜的。妇女们改造后,也穿了起来。妇女色泽随季节更唤,冬秋春色泽偏艳,夏日则较浅,内套、外罩之衣,优于男服。 1976年以后,中年妇女的服装样式古今交叉,特别是上衣,便衣对门式、襟式、中山式、学生式等等,现仍并行。

(三)儿童服式。儿童服式出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清代与民国时期,男童均系衣裳连属小衫,女童均系衣裳连属镶边小旗袍,不绑带子。后随着青年服式变化,儿童衣着出随青年,只是在口袋上有所区别。童上衣只是在下边左右两侧留口袋,裤子没多大差异。

(四)婴儿服式。婴儿服式别具一格。婴孩出生后一个月内,即穿“兜兜”和“暖肚”。“兜兜”为和尚领掩襟式,带有挽带。男婴着黄领蓝兜,女婴着黄领红兜,俗称“青官红姑娘”。男孩“暖肚”用蓝布,女孩(暖肚)用红布,做成椭圆形,中间系带围胸,上带系脖颈。满月后除内穿暖肚外,外边还穿连脚耳扒裤,耳扒裤外罩“兜兜”,戴护巾、涎水片。这种服式,既可使婴儿身躯挺直,又可压住婴儿的尿布。小孩一周岁后改装,先穿上件衫,后穿连衣没胳膊裤,从背后系扣,外罩衫衣。上衣装进连衣裤内,既挡风寒,又利索。还有一种是前胸连腰绊带裤,穿时将后腰的绊带交叉到前胸系扣,加外罩。6岁以后服式和成人相似,唯色泽上有所区别。至 1970年,除幼儿不再穿暖肚衣,戴涎水片外,其余衣着变化不太明显。在婴儿的上衣里,人们还习惯用红布包点朱砂缀至襟内,以避邪护子。夜间,婴儿的衣服不准在院里搭放,认为会使孩子丢魂。

(五)礼仪服装。男婚女嫁新郎新娘要里里外外全着新装。男着深褐色衣服,肩披红巾,长2米,宽0。25米,手持红花。女穿红色衣服,着红花鞋,束红裙,披红头巾,手拿一束红花和一块红手巾。贺喜的亲戚朋友,人人胸前要系主人赠的红布条。

办丧事,民间习用5种色服以区别辈数,俗称“五服”。直系晚辈穿简制的白色衣服,俗称“孝衣”,鞋上糊白布,孝子头上系白带或戴白布帽,俗称“孝帽”。子、孙戴白孝帽,重孙戴黄孝帽,玄孙戴红孝帽。祭死者一周年内要注意衣着颜色,女的穿衣忌红色、花布,以素色为习。1970年后,“五七”内不理发,不准穿红色衣服,不准穿白色以外的鞋等俗习已冲破,多以戴黑布袖罩来悼念死者。

民间在走亲访友和过春节时,都要换上自己的新衣服,至少也要把旧衣洗得一干二净。

四、鞋袜

林县人民有长年穿鞋的习惯。民国以前,男的穿双脸鞋,鞋帮前部缝合处凸起一条或两条圪岭,状似鼻梁。妇女因裹脚,鞋呈三角形。后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浪潮推动下,妇女放足,男女通兴穿尖口鞋,但老年妇女因裹脚过重,还是穿三角形的小脚鞋。以前的鞋均是直式,两只一样,左右脚能互穿。1950年后,先是穿尖口鞋,后始穿方口鞋和松紧口鞋,俗称“认脚鞋”。民间布鞋,现在多见方口鞋、松紧口鞋,部分山里人仍有穿尖口鞋的。鞋料常用粗棉布,多是黑色。1965年以来,机织布增多,做鞋先是用黑春服尼,后用黑条绒,山区仍有少数人家用粗布做。林县石头多,做鞋讲究结实耐穿,一般鞋底都有一厘米厚。其料是春季用碎布抿成的被子,3—5层被子叠一块,夏季趁潮湿用麻绳一针一针密纳,俗称“千层底”。鞋底中央,纳有各种图案。青年妇女惯在鞋帮上绣一朵小花,称“绣花鞋”,放足后改成了无花鞋。儿童鞋还要从鞋后缝一小贴,供穿时提鞋。童鞋都比较大,所以还在鞋帮上缀两条带子,向前挽结,以防脱落。幼儿鞋比较复杂,往往绣花描凤,常将虎耳、虎鼻、虎眼缝在鞋头部位,民间叫“脚登虎头鞋”。以祈免灾灭邪,保儿平安。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条件的改变,人们穿鞋已由单讲结实耐穿,向美观、大方、舒适、耐用发展,为了舒适、卫生,还常在鞋内垫一个垫。青年女子常把自己的情意绣在鞋垫上,赠于情人,以表随情人,以表随情人走遍天涯海角之意。

1949年以前,不管男女通行布筒袜子。这种袜子用粗白布做料,由袜底、袜身连结组成,一般筒高20厘米左右,除妇女四季穿袜外,其余人均是冬季才穿袜。男子还习将裤腿下端装入袜筒保暖。1950年以后,开始用自纺棉线织袜,安上袜底穿。1960 年后,手织线袜被淘汰,人们改俗为购买商品袜。

五、首饰

林县妇女素有佩戴首饰的习惯。1949年以前,一般在手脖子上各戴一只手镯,耳垂上各戴一耳坠,手指上戴戒指,或对或单。中年以上妇女笼发戴头箍,发上别插如意钩、横簪、剑骨朵等。为戴耳坠,多于女婴未满月以前即在其耳垂上扎耳孔,满月前未扎孔的,长大后要在农历正月十六日,俗称“扎耳朵孔日”扎。扎时先用米籽贴捺女孩耳垂处,慢慢地轻轻地反复揉捻,捻薄了耳垂肉,立即用针扎个孔,戴上耳坠。手镯、耳坠、戒指头箍、如意钩、横簪、剑骨朵等首饰,一般是商户由外地购进,少量是本地银匠制造。1950年以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为方便生产,佩戴首饰的习惯也有改变,大部分金银首饰卖给了国家,佩戴者已寥寥无几。1980年以来,随着政策开放,青年妇女戴耳坠、手镯、戒指的又渐多起来,也有了少数戴项链的和个别戴金戒指的。

民间还有给孩子戴银锁、长命牌、香囊的习俗,目的为祝孩子吉祥多福。银锁系圆形,上镌龙形图案,并缀有5个小钟铃,用银链系在脖子上挂于胸前。长命牌,上小下大且圆,刻有“长命牌”三字,以银链系脖子上挂于胸前。这些都是幼儿素日佩戴,年龄稍大至少年期。只过春节或走亲戚时才戴。香囊,又称香草布袋、五谷布袋,系用红色、绿色布缝制,或圆、或方、或三角,里边装上香草根和谷、麦、豆等五样粮食及朱砂。素日,男女孩子戴于腋窝下边,也有戴在胸前一侧的,戴至十二三岁即止。1950年以后,孩子们戴银锁、长命牌、香囊的愈来愈少了。

林县民间不惯化妆。民国35年(公元1946年)前,唯有富家小姐搽脂抹粉。1950年以后,中青年妇女也渐渐擦抹润肤霜之类了。

六、洗涤保藏

洗涤,一般由妇女分管。1949年前,衣物去污主要用皂角、浆水。人们从树上将皂角采摘回家晒干,洗衣时将它砸碎包在衣服里,用棒槌捶手搓去污。也有将衣物泡于浆水(豆腐过滤水)中,用手搓法去污的。对孩子尿迹衣物,习用草木灰涂抹去污。1950年以后,始用肥皂去污,后来多用洗衣粉、洗衣膏等化学去污剂。传统的皂角、浆水、草木灰去污法随被淘汰。1980年以后,有些农户开始用上了洗衣机。

1949年前,民间习惯用木柜存衣服和首饰。木柜由柜橱(俗称鞋橱)、柜箱(专用放衣被)两部分组成。柜橱在下,柜箱在上。1975年以后,已改用立柜,多是在婚嫁前就做齐备。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