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市(原林县)民俗志 - 第一章 第二节 工匠习俗

  发布日期:2014-07-21 22:55:37   我有话说

深居太行山中的林县人民,在和石头打交道中,学会以石木为主体的建筑工艺,历代出了不少能工巧匠。据民国《重修林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营建庙宇,集天下之匠于京,曾有林滤(今林县)工匠应征”。工匠技艺代代师承,不断创新。1950年以后,民间建筑艺术得到更大发展。林县人所建工程早已遍及全国。近年来,每年有10多万人到外省搞建筑。林县工匠还赴南也门、越南等国援建了一些工程。林县被誉为工匠之乡。

一、泥水匠

泥水匠林县遍地皆是,人数最多。男青年要学泥水匠一般是18至22岁左右为小工,25岁左右即成匠人,代代传承,泥水匠层出不穷。

1949 年以前,泥水匠为糊嘴顾口,常单身只影奔走异乡。1950年以后,他们开始结伙列户头承包工程。一班人马叫一个“工上”,一个“工上”有一人领头,叫做工头。工头不但精通技艺,而且有组织领导才能。泥水匠一般都会垒石、砌砖、抹灰等技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在一班人马内又增加了钢筋工、水暖工等人材。各类人员的配备,由工头视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是2比1,即两个匠人带一个小工。匠人由工头聘请,小工则由所投之师(匠人)带去,习为二师带一徒,小工在干中学,要很勤谨。供料一有不周,便会受到匠人的斥骂。上工前,小工就得将料准备停当;下工后,场地家具要整理得一干二净;吃饭时匠人先端碗,小工后端饭;有的小工晚上还需给匠人洗脚。起初,小工只准干搬运、支架、撤架等出力活儿,然后慢慢地上墙,由匠人把角,小工砌直面,俗称“头把刀(瓦刀)把角,二把刀填空儿”。这时出只算半个匠人。等砌角、吊线、照平、抹灰、装梁起架等项技艺熟练后,泥水匠才算出师。一般年轻人要经过1至2年的艰苦磨炼才能成才,所以民间有“小工不见血,学艺不到家”之说。

泥水匠外出搞建筑以三出三回为习。人们以种地、挣钱两不误为原则,在正月十五以后出去,五月割麦时回来;双夏结束后出去,到三秋时回来;三秋结束时出去,于春节回来。一个工上,年底一般都要由工头对个人作经济兑现。1980年以来,匠人一天可得10元左右,小工一天得7元左右,剩余部分属工头支配。有些工头为富不仁,好乱立名目装腰包,惯于少发多留,造成工上人不满,春节前时有向工头要钱的纠纷发生。泥水匠在领到工资后,一家人喜笑颜开,父子盘算,夫妻合计,除留少数零花钱外,要在近日存入银行,非遇大事不提取。

为图吉利,人们在搞建筑时,忌讳说“倒”字和“塌”字。主家(盖房之家)最忌讳的是匠人在自己的房体结构内放邪物,如面马和面人之类,主家往往热情款待匠人,以防他们恶作剧。

二、石匠

“靠山养山,靠山吃山”是山里人的世代习惯。人们一面封山育林,养坡护坡,一面利用山石,变石为宝,于是产生了石匠。一块巨石,在林县石匠手里,犹如一块豆腐,愿怎么切就怎么切。

林县石匠的基本工有五:一是起石板,将石头凿劈成各种类型的石板,用于盖房覆顶;二是切料石,把巨石切成大小不同的方整石块供垒墙;三是凿器具,将石头凿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容器、石碾、石磨、石磙等;四是搞石雕,将石头雕刻成各种类型的图案供装饰;五是同泥水匠配合从事建筑业。

质地软的石头叫做“绵石”。绵石是成材的石头,石侧多有间距不等的线缝儿,石匠叫做“溜”,凿解石头由溜开道。质松质硬的石头叫“脆石”,脆石多不成材。太行山上的红石,无溜的可做磙、碾、磨。黄华山一带的银晶石,溜多且软,能起石板,不能作料石。此中南浅山、丘陵地区的青石,质软可制容器、料石、碑石、门礅、迎风石。任村西山石头质硬涩,是磨石材料。采桑欲峪山石头质硬而磨,能做砚石。石头结构不一,有的绵中有脆,有的脆中有绵,好匠人会一眼辨出。

锻凿石头时照溜下钻,用锤敲打,石头便会开缝。红石锻时不能快,快了易把石头、石板击斜;青石锻时不能慢,慢了易把石头击破;银晶和石因软,锻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口诀:“慢红石,紧青石,不紧不慢银晶石”。东岗乡、河顺乡的石匠擅长雕刻浮雕,刀法细腻,工艺精美,风格独特。

石匠作业有许多禁忌。常见的是禁打空钻,徒弟无意打了空钻,也要受嚷挨骂。墙上房上的盖口石板,俗称“扒缝石”。凿此石时忌说“扒缝石”,认为说了石板凿不成,常不言而凿。厕所口上横搭的石板,俗称“茅厕梁”,凿时心知即行,绝对不准开口说“茅厕梁”等有关之语。因为厕所是脏地,说“茅厕梁”等怕冲撞山神,于采石不利。

1975年以来,石匠行业服务建筑更趋突出。黄华山一带出产的银晶石板,散布着银色斑点,美观漂亮,石匠们采制成高级建筑材料,远销西欧、北美等国家。他们还用各色小石子,配以水泥混合磨制成图案绚丽的上等建筑材料,除供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

三、木匠

木匠在林县是村村皆有。从犁、耧、车、耙、桌、椅、板、凳,到装梁起架、门、窗、户扇,无不出于木匠之手。木匠进城下乡,家家都用,既能赶嘴,又能挣钱,习学者甚多。孩子多的人家大都要让一个学木匠。

学做木匠活儿,1949年以前的老规矩是经人说合,写出门生贴,立下3年出师的规矩,然后徒弟在介绍人的陪同下,向老师作揖磕头行拜师礼。徒弟入门后,先干粗杂活儿,担水、扫地、拉锯、磨刨刃、锉锯,干上一年左右,师傅才叫跟着学推刨子、凿眼等下手活儿。以后逐步捉锛、抡斧、打线、开料。师傅对徒弟管教很严,徒弟如刨子推不平,拉锯跑了线,砍斧过了头,脾气坏的老师常常劈脸给徒弟一巴掌。有的门生贴上就写着,老师失手打伤了徒弟,出不许计较。学木工技术,关键是凿眼。俗话说“木匠好学,斜眼难凿”。所以师傅都要留一手,很少将凿眼的技术传于徒弟。民间有“祖传木匠本领高”的说法,就是说凿眼的功夫代代相传。合涧乡三羊村王姓和牛姓靠祖传绝技制作的“三羊耧”,灵巧、结实、好用,名享全县。任村乡桑耳庄村桑天启于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制作的“桑家风匣”,也很有名,畅销到河北、山西。

集镇上的木匠,常在街面开个小木匠铺,做成了家具,就摆到门市上卖。农村的木匠,多是被人请去帮忙。如果是做一件两件小活儿,有情分的吃顿饭就算了结,不要报酬。如遇装梁起架,打制家具等大活儿,主家不但酒菜款待,还要按照工日付给工资。有的木匠觉得在本地利微,便与泥水匠一起外出搞建筑,制模具做门窗。木匠活儿与人们的生活十分密切,民间十分崇拜鲁班,把鲁班说得神乎其神。位于县城西北太行山顶的壑口,俗称“鲁班壑”,说是鲁班用斧子砍的。木匠更是敬奉鲁班。不管给谁家干活儿,都要要做成的家具里留点刨花,让主家自己收拾,这规矩叫做“留尾巴”。一是为了让祖师爷鲁班教的木匠手艺代代相传,二是让主家年年有余。但是,做棺材却例外,如果做棺材也留尾巴,就犯了人们的大忌,所以木匠们做这活儿是特别细心的,完工后,都要将棺材底朝天扣过来敲打干净。否则会使主家生气。

四、铁匠

铁匠盘炉从业,多在集镇,大集10余炉,小集也六七家。有的是父子开炉,有的是合伙作坊。因要扇风点火。铁匠离不了作坊。

1949年以前,民间很少用机制的铁器。生产生生活用的锄头、镢头、铁锨、犁头、镰刀、剪刀、锁子、勺子、钉子,没有不是铁匠手工打制的。由于铁器的品种繁多,技术性高,要成为铁匠都必须拜师学艺。

铁匠手艺,很多是父子世代相传,老子打铁,儿子从小跟着当帮手,跟着学,承继祖传。祖传手艺中往往都有一手或几手拿手活儿,挂起祖传的招牌就名满一方,生意特别兴旺。如果是门外拜师学徒,一般3年为期。铁匠活儿不像木匠有绳有尺可循,徒弟学艺全凭一副眼力。啥样铁能打啥样的家伙,需要啥样的火候,都是在老师做活时看着学,学着看。师傅掌钳,徒弟打锤。师傅的小锤轻敲,徒弟的大锤就轻打。师傅的小锤重敲,徒弟的大锤就重打,而且锤点必须落在师傅的锤点上。否则,便要受到训斥。铁匠的功夫在火、锤、钳、蘸上,师傅留的一手就是蘸,所制器具好与坏,关键在一瞬间的蘸火上,精明的徒弟都特别留心这一关键技能。合涧乡东嘴村方成名的“方记”锄板,于民国9年(公元1920年)独创,因蘸钢性能好,名闻遐迩。

铁匠敬的祖师是太上老君。传说太上老君用炉火炼丹,传下了打铁的手艺。封建社会铁匠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向老君保佑炉火旺盛、生意兴隆。

五、女红

“山里出俊鸟”,是平地人对山区姑娘的美好形容。这种形容,不仅反映了人品容貌,更主要的是刻化了她们心灵手巧。女红(读音gong,指女子所做的缝纫、刺绣等工作,也写作“女工”)就是鉴别妇女能干与否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体现着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同时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表达着她们追求美生活的思想感情。

林县女红的产生与发展和民间习俗有着紧密地联系,民间习俗给了它显示妇女勤劳和智慧的机会和条件,反过来它又给民间习俗增添了美好、神秘的色彩。在各种民间风俗或节日活动中,女红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出各式各样的活计。如五月香袋,俗话说:“五月端午太阳红,做个香袋小玲珑”、“五月端午太阳升,戴个香袋来驱虫”、“戴个香草袋,不怕五毒蛇”等。因而姑娘们在五月端午之前,就用布和绸缎及彩色丝线,怀着朴素的感情,精心设计,缝制出多种多样的小玩艺,什么“鸡心”、“秋叶”、“黄瓜”、“茄子”、“葫芦”、“寿桃”、“如意”等各色各样,小巧玲珑的香草袋,装上苍术、白芷等中草药制成的香料,有时还装进五谷杂粮,俗称“五谷布袋”,象征五谷丰登。姑娘们用这些女红作品赠送亲人,父母、姐妹和理想的情人,愿父母戴上延年益寿,弟弟妹妹戴上健壮成长,防病祛灾;心上人戴上以示她真挚的爱情。另外做了妈妈的妇女们,也要为孩子们做“王毒衣”、“五毒鞋”、“王毒兜肚”,以显示自己的女红手艺,她们用五色丝线绣上形象逼真,多姿多态的“蟾蜍、蛇、蜥蜴、蝎子、蜈蚣”五毒虫等,为孩子们消毒祛灾。

生孩子时也是显示女红手艺的良机。在生孩子吃“喜面”时,姥姥家要给新添的小外甥送来很多衣帽和被褥。这时四邻八舍都要争着来看姥姥的女红手艺,什么“虎头鞋、猪头袜、兔头披风老虎袄”、什么“相公帽、雪金莲,裤腰栲栳纥皱边”。至于帽子上的拔花,五彩缤纷,花样更多,有“荷花尖,海棠圆,铃儿叮咚,穗儿鲜”。有“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凤凰戏牡丹”、“福禄寿喜”等等,应有尽有,既有民族风格,更有地方色彩。

在陪嫁的衣服方面,女红更有奇巧。新娘的轿鞋是“穿蓝鞋,绣红花,过了门就当家”。

新郎新娘的新房是:“鸳鸯枕,龙凤帐,兰绸门帘绣凤凰,两边绣球团团转,双喜毛篮挂中央,洗脸盆里放莲蓬,金菊扎在汗巾上,钥匙包,扇子套,针线包,墨线袋,鸡毛掸套,拂掸顶,个个绣的有名堂,还有鞋儿一双,双双绣的不重样”。

对结婚衣服的缝制,女红手艺也十分纤巧,其衣服的大镶边是:“灯草边细而长,韭菜边两道镶,夹心儿边,狗牙儿边,纥纥皱皱纥蚤窝儿”。

对巧手盘扣子的制作是:“小葫芦两头盘,中间压腰两头圆。菊花心儿,兰花瓣儿,蝴蝶落在襟头上,蜜蜂飞在脖下边儿”。

对针法的“巧”字是:“倒扣针儿,胡椒眼儿,前三针儿,后三针儿,隔一冒二跳三针儿,左三针儿,右三针儿,不远不近蹦三针,明三针儿,暗三针儿,不阴不阳锁三针。横三针儿,竖三针儿,上绣一个小蛐蛐。小蛐蛐瞪那眼,伸那腿儿,吱吱溜溜喝露水”。

在丧殡的风俗中,也有女红的绝艺。

送老鞋上绣的是莲花和蜜蜂。民间认为“手拿如意,脚蹬莲,小小蜜蜂哼哼哼,送俺西天去取经,小蜜蜂,真是能,送俺南海采花英”。

送老枕上绣的故事是:“走金桥,过金桥,更鸡叫,凤凰听,金童玉女打纱灯”。

百褶罗裙则绣着:“龙凤呈祥”,下面绣着“一对白鹅送到天上”。

这些艺术品,乡土特色浓郁,又寓意深刻,包涵着姑娘们对幸福的祝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