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稼穑惯习
林县人民深居山中,勤于农桑。祖祖辈辈和石头打交道,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石缝里种,石缝里耘,还经常哼咏着一首小曲;“山里人啊山里人,命根扎在石缝中,石头给我多少美,我给石头多少情”。形成了独特的耕耘习惯。
一、作物种类
小麦是林县主要的夏粮作物。但在1949年以前,因科学技术十分落后,水利条件差,小麦产量很低,农民重秋不重麦。平地种得较多,山区种得很少,并县习惯稀播,耩地时将耧中腿塞住,只留边腿下种。好年景里,上等地亩产二三石,中等地产一石左右,下等地仅收三五斗。1950年以后,随着土地的平整,水利兴修和农业科技的推广,粮食生产逐渐改以小麦为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大麦。1965年以前,各地普遍种植,一供人食,二作饲料。小麦生产上来后,大麦生产迅速下降,现已几乎绝种了。
玉米、谷子、豆类、红薯是传统的秋粮作物。人们为避免青黄不接,习以当年秋后留点白地(休耕地),次年三月播种玉米、谷子,到农历六月即能吃上新玉米,七月吃上新谷子,八月吃上新红薯。这些春播作物俗称“稙玉米”、“稙谷”、“稙红薯”。秋作物主要是玉米,其次是谷子,还有豆类,如黄豆、黑豆、红小豆、绿豆等。豆类一般种在山坡小地,或穿插在玉米垄里。红薯也是秋季的主要作物,多种于山坡小地,习惯埂栽。于春季整地搭埂,同时育苗,待出床时移栽。
高梁,习称秫秫儿。于山坡地,路边种植。高梁一物多用,其籽作饲料,也可人食。民间常用其穗毛制作刷子,用其节串制成容器盖。各地每年都要种一些。
黍子。其米味甜,人们喜蒸食。秸秆是制作笤帚的材料,习于坡地、麦场上种植。1975年以来,它在平地已渐被淘汰,唯山区仍有少量种植。
土豆是县境西部山区的一种主要春播作物。主要种植在石板岩、任村、姚村、城关、合涧、原康、茶店等乡的山村耕地。这些地方山势陡峻,系厚层山沙土,夏天气温较低,水利条件也差,易种土豆。土豆在山区既可代粮,在平地也可作主要蔬菜。秋收后,山里人常将它运往平地换小麦,以调剂生活。
菜类。1965年以前,因干旱缺水,唯有城关乡的小菜园、大菜园、逆河头村,临淇乡的南园村利用地下水,种植大白菜。物以稀为贵,那时大白菜就是林县的宝菜。其余村农户一般在村边好地种些茄子,并利用山坡小地种些南瓜,岸跟种藤爬类的梅豆,岸头种黄花菜。
麻。民间古时候普遍种植,主要用于制作衣服。县西一个山村元朝以前以种麻为生,取名“麻地掌村”,因“麻”与“马”谐间,后人写为“马地掌村”(属城关乡)。明朝以来,渐以棉代麻,一般农户略为种些,以供自家做鞋。1975年以来,山西麻大量入境,植麻量再次大降,现只山区仍有少量种植。
烟叶。1958年以前,山区一些地方习惯种烟叶,多者种几分,少的种一席半席。1975年以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纸烟普及,人们不再用耕地种烟叶了。
芝麻、花生、蓖麻和油菜是林县的油料作物。芝麻多种植于山坡小地,花生多种于滩沙劣地,蓖麻多种在岸头路边。1979年以后,人们又在麦垄里间作油菜。
药材。主要分布在深山区,原来主要种植党参。1970年以来,增种了黄芪、生地、天麻、药玉米、大益等。种药材已成为山区的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
二、耕耘方法
掘地。这是山坡小地最普遍的耕作方式。所用器具是镢头。镢分宽窄两种,均为铁锻打而成,刃用钢淬头,安一要4尺来长的木把。窄镢用于山地,宽镢用于平地。掘地时,往往采取镢套镢的方法,头一镢掘下半尺,照原处再掘一镢,以增加深度。掘地时,下镢宽度在15厘米左右,宁窄勿宽,宽了要埋生土。掘上来的石头要扔出地外。还要注意脚步姿势,通常是左脚在后,右脚在前,相距30至40厘米,斜站着边掘边往前跨步,先迈左脚,后迈右脚,不能乱迈乱踩,否则掘过的地上脚印太多。成年劳动者掘过的地如脚印多而乱,则被讥笑为“不会做活儿”。
戗地。也是山坡小地的一种耕作方法。所用工具戗犁,由木把顶端安一锐器而成。戗地时,两人对面,一人按一人拉,一天可翻地半亩(图1)。1950年以后,新式步犁普及,戗犁已不多见,山坡小地里,有时仍用它。
犁地。这是大块平地主要的翻土方式。犁地时一般施底肥。犁地工具今昔不同。1949年以前使用两种犁,一是曲辕犁,多用于平地。这种犁犁尖呈三角,犁面为圆镜而微凹,生铁铸成。耕地深4寸,畜拉日耕四五亩。二是倒墒犁,适用于山地。此犁仿照曲辕犁制作,犁地从一边开墒,来回总朝一个方向翻土。1952年以来,耕地大多用新式步犁。步犁分6寸、7寸、8寸三种,主要用畜拉,旧式犁渐被淘汰。1958年始用拖拉机耕地,步犁仍用于小块土地。农民为了保持土地的平整,犁地时,采取复犁和铰犁轮年变换的办法。铰犁,从地的两边插犁,自里向外翻土,中间留墒沟。复犁,从地中间插犁,由外向里翻土。
耙地。这是犁地后的关键活儿,民间有犁地快耙的格言。一般的都不隔晌(中午)耙地。地犁后如墒情正常,即用木制耙顺着地块耙一遍,将坷垃压碎,然后再从地头左边下耙,斜着耙到地块的右边,再斜折向地块的左边,数折后耙到地的另一头,再转左向右,复折回来,直至耙严。这种方法民间称做“锁耙”。锁耙结束后,要再顺耙一遍。墒不足的地块,耙地很费劲,需先用镢头打了坷垃再耙。
贴岸头。这是民间保持水土的一种习惯做法。每年秋天犁地或来年正月春耕时,人们将贴岸头作为一项主要农活来做。贴法是先将岸头满掘一遍,再用锨往上培土,贴于岸头上,使岸头形如小土岭。这样既防止上水土流失,又能利用岸头通风透光的优势栽红薯、豆类等。
播种。这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农活,有“五黄六月争回耧”之说。1955年以前,人们习惯于使用8寸行距耧播小麦。之后,随着水利条件的发展,人们习惯于使用8寸行距改为5寸行距,干旱缺水的山区,仍沿用传统的8寸行距耧。过去,每亩小麦下种4公斤左右,现在一般达10公斤左右。一个熟练的摇耧人,会将定量的种子均匀地摇入地下,甚至一步下多省籽,都能摇得丝毫不差。摇耧决窍是:把好籽眼,夹住两臂,三摇三不摇。把好籽眼即根据不同种籽确定籽眼,民间有“麻、麦、豆、一指头”(籽眼能伸进一个指头)。“芝麻、谷、一黄豆”(籽眼能塞进一粒黄豆)。夹紧两臂,在摇耧时两臂夹紧,要能在胳肢窝夹住鸡蛋而摇耧。三摇三不摇,即未往地里插耧时要轻摇三下,快要提耧时,要把握三不摇的距离提耧。山坡小地土薄,人们还可以三条腿小耧人拉播种。
夏季播种时,还习惯将主作物地块用其它作物围起来,一则充分利用地力,二则防人畜进地毁庄稼,当栅栏用。一般的地头,路边习用高梁来栅,岸边习用红薯来栅,岸跟习种藤爬豆类,让其攀岸生长。
砘地。这是民间的一种特殊保墒措施。砘子是用1根木柱,串连3个石头小磙做成,磙间距离和耧腿相等。砘地时人拉着顺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地轧实(图2)。无砘子时,则用脚踩实,下种后举家老少,顺耧沿垄踩走,一脚挨一脚地踩,要轻重适宜,不能漏踩,以便保墒。此于茶店、临淇、泽下等县南乡村多见。
追肥。林县人常在秋前割蒿,秋后搂叶来沤制农家肥。秋前的肥料必须在耕地时施入,叫“掩肥”。秋后树叶和结杆沤制肥料,于次年小麦返青时施入,叫“蒙肥”。不管掩肥和蒙肥,都习在自家的场上堆积,待用时送地。
捎带。这是林县民间的普遍习俗。人们往地里劳动时,成年男子好拿个粪叉,挑个箩头,遇到粪就拾起来。撒到自己地里。收工回家时,又将间下的禾苗、拔掉的杂草等拿回家中,或喂畜,或沤粪。
三、收割打场
俗语“秋天不误犁地,王月不误打场”,反映了林县农民对种和收的高度重视。庄稼一熟,就要马上收割,不要让到嘴的粮食被毁了,要“龙嘴夺食”。届时,人们不分昼夜,抢收抢打,并且常常仔细拾穗。儿童擓个篮子,妇女腰掖水裙,将地里路上丢失的庄稼穗拾起来,一穗出舍不得丢失,形成了颗粒归仓的风尚。
让成熟的禾穗脱粒,林县人叫打场。庄稼割下人担车推至场上晒,然后碾、捶、搓,使之脱粒。小麦、谷子、豆类多在场上用石磙碾压,磙用畜拉或人拉(图3)
。玉米习用棍子捶。玉米掰下去皮凉干后,堆于庭院,用棍棒捶打脱粒。黍类作物,人们习用双手揉搓。1960年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多已改为动力打场,脱粒量不大时,仍用传统的方法。1949年以前,人们为祈丰收,打场时先于场上供神、祈祷,鸣放鞭炮,称为“开场”。当第一场麦子或谷子收成圆堆后,将杈、木锨、扫帚放在粮堆上,于粮堆前供神。这叫“起场”。供神完毕,才能将粮食装袋背回家里。打场时,人们忌讳在粮堆前说“少”字等不吉利的话。
四、粮食储藏
“热储麦子,冷储玉米”,是林县人民总结的储粮经验,已成为民间习俗。人们因地制宜,选大石板或平场,或平房顶等无遮蔽物处将麦子晒干后,于下午5点以前入仓。玉米则相反,上午晒出去,傍晚才收仓。人们还习将玉米棒编辫挂在房檐下的大橛上,随剥籽随用。
盛粮器具多用缸、囤、圈。过去平地多为木制品,长方形,内分楼格,供装不同的粮食。山区多用荆条编制成圆柱形,内壁抹泥。缸囤摆于屋内墙边、墙角,盖以木盖或石板盖。有的人家盛粮用席圈,席圈系苇编,用时从下围圈,边围圈边装粮食,装一圈往上续一圈。有些品种,如黑豆、芝麻、粮种、菜籽等数量很少,便装到小布袋里,挂到墙壁的木橛上,防潮防鼠。对于籽种,更重视保存,谚云:“饿死老忍受,不吃种粮”,成为习尚。
1975年以来,不少人家用混凝土制作粮柜,结实、美观、防潮、防鼠,里可盛粮,上可放物,多置放中堂兼当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