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红旗渠,人们自然会想起当年凌空除险的任羊成、农民专家路银、爆破能手王师存,当然还有“铁胳膊、铁腿”的“铁姑娘们”。近日,“送影下乡走进修渠人”摄影活动走进南采桑村,现场200多位参加过修建红旗渠的老人中,“铁姑娘”崔梅英和秦荣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十二姐妹,十二英”的由来
1960年正月十五的一大早,滴水成冰,冻的伸不开手,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丝丝发疼。崔梅英、秦荣珍等在大队的号召下,天不亮就坐上小平车,踏上了他们修红旗渠的第一站青草洼 。
“修渠需要先挖出渠沟,所以挖土、抬土便是我们最先接受的任务。”秦荣珍说,那时她们抬土时一路来回都是小跑,广播员们站在半坡上用长纸筒做的喇叭做现场直播,谁抬得多、跑得快就表扬插红旗,抬得少、跑得慢就要挨批评插黑旗。当时人们为了早日完成修渠,干劲十足,采桑村的女青年们上进心强,干劲大,谁也没有被插过黑旗。挖开渠沟后,就该垒渠岸了,垒渠岸是项技术活儿,由男民工负责,而打炮眼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女民工肩上。因此专门成立了“铁姑娘”打钎队,一共24个人。
“当时,谁干的好,才能抽谁进入打钎队,一共抽了24位女同志。”崔梅英说,名字里带英字的被分成一组,称为十二英。名字用字杂的,被分成另一组,称为十二姐妹。她又说,现在俺村的“铁姑娘”就只剩下我和秦荣珍两个了,“铁姑娘”都变老婆婆了,我今年76岁,秦荣珍还比我大两岁。
“铁姑娘”独创凤凰展翅
秦荣珍拿起一张当年“铁姑娘”们正在打钎的照片给记者看,并自豪地说:“你看这个手握钢钎的就是我。”照片上,“铁姑娘”们5个人一组,一人手扶两根钎,其他人轮流打钎。从姑娘们专注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们修渠的决心。
秦荣珍介绍:“上级每天都规定了进度。大家纷纷表示,没结婚的,头发白了也不回。结了婚的,瘦掉10斤肉,也不当软骨头。那时抡起大锤,就是闭上眼睛也能准确的砸到钎头上。不过,当时打钎一打一整天,震的双手虎口又麻又疼,到了晚上,得握着两双手才能睡着。
炮眼要有半尺深,7厘米宽。我们十二姐妹分为4个组,每个组3人,后来,调整为每组5个人,一人扶钎,其余四人抡锤。由于1个人扶2根钎子的姿势很像鸟儿张开双翅,而我们又恰好在凤凰山施工,所以人们就称这种掌钎法为‘凤凰双展翅’。”
崔梅英介绍道,有一次,领导来工地看到我们,营部指挥员一声令下,所有女同志们抡起大锤打向钢钎,“哗” “哗”齐刷刷的响声,那场面可真壮观,就像在整个山坡上唱响革命曲。姐妹们一个个干劲冲天,动作标准,工效又高,领导当即就在会上表扬了我们十二姐妹干得好,我们十二姐妹的名字就传开了。为此,工地的简报还刊登了我们的事迹。
“铁姑娘” 历经艰险
当年,“铁姑娘”和男民工一样,为修渠付出了自己的青春,透支了健康,险些丢了性命。
“在工地上,我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险情!”秦荣珍心有余悸地说:“那天,我们3个姐妹在一块大石头上打炮眼。由于大石头下面的石渣被掏空了,加上打钎的震动,大石头顺着山坡便翻滚下来,这时靠近山内侧的两人及时躲开了,而我正好站在石头靠近外侧的地方,便随着大石头翻滚到了山下。慌乱中,我的左手被划出了一个一寸多长的大口子,至今疤痕还非常明显。看到我没生命危险时,姐妹们又哭又笑地对我说:‘荣珍啊,你真是捡了个命啊,差点儿给剁成肉馅儿。’”
修渠时,山西省平顺县青草洼村的凤凰山,就像是一块坚硬的大石头,要想让渠水通过,就得用放大炮的方法把山崩下一大块来,然后在山腰上依山修渠。可当地人有个风俗,不能白天在凤凰山开炮,只能晚上放炮。所以需要白天打好所有炮眼并装上炸药,再等到夜深人静时引爆。准备起爆那天,姑娘们一早开始打钎,中午时分炮眼就打好了。姑娘们本打算吃过午饭再装炸药,谁知刚吃过午饭,天下起了大雨,漳河上涨。凤凰山在漳河边,往山上送炸药必须要过漳河,原来架的三米宽草桥,因为水太大了,已经淹没了。为了赶时间,当时的“铁姑娘们”手拉手站在漳河里,靠搭起的人桥,从北岸向南岸传整箱炸药,整整在水里传了三四个小时,炸药才传完。
“那时候是秋天了,漳河水冰冷刺骨,双腿就站在里面冻着,一站就是四个小时,因此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走路时都一瘸一拐的。每到晚上,躺在床上,腿里筋就丝丝的疼。”崔梅英说。
“我们在工地7年,直到1966年3条干渠都通水,在合涧总会场开完会,我们才回了家。”秦荣珍充满感慨地说:“去修渠的时候我才22岁,回家的时候已经29岁了。现在一提红旗渠我就动情,红旗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前喝汤碗里能照见月亮,现在是出门柏油路,家门口就是商店,吃东西、买东西都方便。”
崔梅英说:“红旗渠精神是咱林州人的‘传家宝’,我觉得红旗渠精神一定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