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石板岩供销社曾受到国务院表彰,被树为全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中,这个早已是全国闻名风景区的石板岩如今怎样,当年的“扁担精神”是否还在,记者从太行大峡谷的露水河畔到太行屋脊的原始村落,从“扁担精神”的源头—供销合作社,到新时代的“公司+农户”市场经济模式,把所见所闻与调查采访的实况回放,请看—
林州市石板岩乡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境内群峰绵延,层峦叠嶂。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板岩供销社员工靠一副肩膀两条腿,一根扁担两个篓,翻山越岭,攀崖涉水,走村串户,把一筐筐山果、药材等农副产品挑出山外,换回山里短缺的煤油、火柴、食盐、农药和化肥等生产、生活必需品,然后给农民送到田间地头、炕头。在长期服务山区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山里的路通了,但山里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没丢,他们传承着父辈的血脉与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扁担精神”新的内涵。
探“扁担精神”之源
供销社与农民始终是鱼水情深
盛夏的太行山翠绿掩映。来到“扁担精神”的诞生地石板岩乡。一座两层小楼的屋顶上高高耸立着“弘扬扁担精神,振兴供销合作事业”的遒劲大字,让人荡气回肠。
走进这个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山果、药材、日杂、百货超市,只见收银台旁放着两个本子。其中一页上面写着:“七圪道郭松义:鸡蛋3斤;根旺:馍6个,茄子3斤……”见记者翻阅着这密密麻麻的来电记录有些不解,石板岩供销社副主任王红生解释说:“这些都是村民需要的货物,我们接到电话后会及时给他们送去。”
王红生说:“以前是扁担送货,现在是四个轮的机动车,跑得快了,效率高了,但来回一趟七八十里路,说实话连车的油钱都不够啊,但为群众服务,不能光算经济账啊!是不是。”
沿着盘山公路前行,一路上鸟啼蝉鸣,几座石板房在远处的太行山山腰时隐时现。
在漏子头村,记者碰到了正搬运石头的村民李海生。“咱这儿的供销社服务真不赖,平时我们需要什么,只要打个电话人家就给送到家里。孩子们都在外打工,地里用的化肥,人家都给背到地头。供销社每年还给我们免费提供坐果灵,防治果树病虫害……”59岁的李海生说。
“俺家吃的用的都是供销社给送到家的。前些天下冰雹,俺家的猪饲料不够,给供销社打了个电话,人家就给咱送来两袋。”说起供销社和山里农民的关系,漏子头村南寺自然村的冯家付眼中充满感激之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行山的红岩石锻造了石板岩人艰苦创业的“扁担精神”
大垴村海拔1740多米,是林州最高的行政村,全村61户,200口人,分居在南北11公里长的太行山巅。
“因为这路,我的弟弟小时候发高烧不能及时救治,到现在都不会说话……”家住北凹自然村65岁的李路生和小自己两岁的哑巴弟弟一起生活,当谈起他的妻子时,老人用手抹了把泪哽咽着说:“俺家她因脑出血救治不及时,已没了……”老人擦干眼泪欣慰地说:“如今路通了,村里也有了医生,这种事不会在其他人身上发生了。”
“修路可真不容易啊!修北趔至大垴村村委会最后5公里的那段路,我亲自组织了村里仅有的20多个劳力,大家吃住在山上,整天就是给悬崖峭壁较劲儿,拓宽路基,硬化路面,就这样连接山里山外的路通了。”胸前插了三支笔,戴着副治疗眼镜的大垴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感慨不已。
马鞍垴村海拔976米,所辖的沙沟、寨门头、榆树底等自然村的群众祖祖辈辈吃的都是水窖里蓄的雨水,每到旱季,村民要跑四五里地去拉水。“为了让群众吃上山泉水,今年,我们通过争取安全饮水资金,组织群众挖沟、埋管道、栽杆、架线,为4个自然村引来了两处山泉水,彻底解决了150户群众的吃水难题。”驻村干部杨建松说。
“可不是么,盼了多少年的吃水梦圆了!”当山泉水经过2000多米的地埋管道流进沙沟村时,守候在水窖旁的郭春莲老人看着清清的泉水流出了热泪。
“我们不上山,群众就下山。”让一家一户与市场对接,是“扁担精神”一心为民的鲜活体现
“俺家5亩坡地,以前,从开春一直忙活儿到上冻,一年才挣3000多元钱。现在,5亩地光租金就1500元钱,每年俺还到专业合作社挣2万元劳务费。这日子越过越好!”说这话时,漏子头村黑山背自然村56岁的村民杨风生那黑红的脸膛堆满笑容。
在漏子头村,所有村民都和杨风生一样,2010年把地流转给林州市林滤山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果树、药材,除了流转土地的租金,农忙时村民还能到专业合作社挣劳务费。
“我们不上山,群众就得下山。”石板岩乡党委副书记张志红介绍,为解决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题,乡党委、才政府根据当地情况,经多次调研,经群众同意,大垴村和林州市福佑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以“公司+农户”组建了以党参、柴胡为主的药材种植基地100亩。漏子头村与林州市林滤山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漏子头村800多亩荒坡上建立了核桃、花椒、连翘、菊花种植基地。
如今,石板岩乡的山山岭岭、沟沟坡坡都是宝,全乡核桃、花椒、山楂等经济林种植面积达1.5万亩,连翘、菊花、冬凌草、党参、柴胡等药材种植面积达1.8万亩。
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变,决定干部服务方式和内涵的改变,这是“扁担精神”开拓创新的延伸
沿太行大峡谷逆露水河而上,走在青石铺成的街上,路两侧的快餐、土特产、工艺品店和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让人目不暇接。
“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崛起,山里人也跳出黄土地搞起了服务业,乡党委、才政府结合市场形势,对群众兴办的农家乐、商店、饭店和各类农副产品、工艺门市进行规范和指导。”梁建国说,为突出地方特色,乡政府专门出资320万元为每户农家乐免费安装门牌,并统一提供建材对门窗进行改造,统一定制餐具,对从业人员全部进行安全卫生等相关培训。如今,石板岩人也在用自己独特的魅力感染着山外游客和海外友人。这里,韩国的游客经常是络绎不绝,他们感受着太行山的雄伟,品味着石板岩的“农”味。
在桃花洞村,一座座用红石板建造的小楼独具特色,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路旁安装着太阳能路灯,许多村民家门口挂着农家乐牌匾。村民陈秀珍和女儿坐在自家的农家乐“桃花驿馆”门前,她一边乘凉一边对记者说:“乡政府经常组织我们培训,以提高服务水平啊!”
“乡里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协会通过微信平台给我们培训韩语,俺也会说几句韩语呢!”在景区摆摊卖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的村民刘四妞兴奋地对记者说。
“过去,我们山里的农民只会种地,现在也会挣钱了!”看着群众的高兴劲儿,梁建国兴奋地说,大峡谷风景区沿线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500余户,目前已有189户办起了农家乐、工艺品和土特产店,过去他们种地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现在靠旅游服务每个劳动力年均人收入达2万元,每个农家乐年收入 15万元。
梁建国说:“‘扁担精神’开拓创新没有止境,我们为群众服务办实事做好事也永远没有完成时,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我们永远在路上!”
巍巍太行山,浓浓扁担情。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穿越时空的“扁担精神”依旧熠熠生辉,它激励着一代代“扁担人”艰苦奋斗,拼搏进取,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续写着新时代的“扁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