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我的工作笔记,看到了原林县县长李贵同志在1960年5月30日一天忙碌工作的记录。
李贵,1913年出生于临淇镇社书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家人依靠种地打短工维持生计。他从小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日子,上学念书自然就更谈不上了。解放后担任村干部,他才有机会识了几个字。1944年入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四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区长。1956年任县委第三书记,1957 年任县长,1965年 任县委第二书记。李贵同志是一名土生土长、为人忠厚、工作认真、善走群众路线、终生在林县工作的领导干部。为改变林县山区干旱贫困面貌,李贵同志付出了毕生精力。
当天上午,在县人委(县政府)会议室,李贵主持召开三夏工作会议。李贵县长作了全面部署,要求组成15个三夏工作组,8日入队,时间20天,协助各公社、大队搞好三夏工作。
会议结束时,已经10点多钟,李贵县长作为红旗渠后勤指挥部指挥长,他又召集各位副指挥长,研究修建红旗渠粮食供应及生产队食堂向红旗渠工地捐献干菜问题,时间一直开到12点30分。
下午,李贵县长带领县人委办公室郭章锁和我,骑自行车到城关公社付水洼大队,召开大队支委、管委和各生产队党组长会议。李贵在会上讲,修建红旗渠,粮食不够吃,请各队食堂捐一部分干白菜叶、干萝卜条、沤缸菜等,补助工地民工生活,渡过难关。时任大队长的陈顺周及各生产队党组长一致表示,积极响应县委指示,凑干菜支援红旗渠建设。现场,一共报了700多斤,李贵让大队第二天用小推车送到县供销社储运站,集中起来,用汽车送往红旗渠工地。直至天黑,李贵才返回机关。
回到机关后,社书村几名干部还在等着,请示村里修路之事,李贵安排他们吃饭、休息后,时针已经指向23点。
就这样,李贵同志忙碌了整整一天。
李贵同志由于长期带病工作,积劳成疾。1976年,肺气肿夺走了他63岁的生命。
2004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以《林州如歌》为题发表邵春的署名文章,赞颂“红旗渠的‘英雄谱’里,最有名的英雄当属‘二贵’:时任县委第一书记杨贵、县长李贵,被誉为‘二贵闹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