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豪情壮志的言语,却有一颗对企业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他在四个月内创造出700余万产值,他是企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他就是林州电业局万源公司员工——杨保军。
1997年,杨保军从部队转业后到我局参加工作,他曾先后在办公室、财务部、商贸分公司等岗位工作,在各岗位均有突出表现。2012年3月份就任配电工程服务部任施工队队长职务,主要负责客户工程和10千伏线路架设的施工。而就在他任职配电工程服务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便出色的完成了政府督查督办的长春大道西延10千伏工程、林钢家属院、电业局家属院社区400伏线路改造及技改等工程项目,创造产值余700万元。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骄人成绩,深深震撼和感染了整个万源公司员工。
他不畏艰苦,从不轻言放弃。杨保军的工作基本都属于野外作业,夏日炎炎,他冒着高温柏油马路上和山野中穿梭,寒冬腊月,他冒着寒风和冰雪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有时工期赶得紧,披星戴月、夜宿他乡、加班加点自然就成了家常便饭之事,饿了,就吃些方便面,渴了,就喝点矿泉水,但他总是义无反顾地坚守在第一线。然而更严峻的挑战是在深山中作业,几千米的海拔,线路从山脚架到山顶的过程中,运杆、立杆都非常困难,交通工具上不去,电杆只能靠人力一根一根地从山脚运到山顶,这是一个任务相当繁重而艰巨的工程。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退缩,他总是这样坚定地说:“一定要把线架过去,让深山区的百姓看上电视。”就是靠着这样一种信念促使杨保军和他的同事们在巍巍太行山的山顶上成功架线。每当看着山区百姓们看上电视后露出纯真朴实的笑脸,杨保军的心里比吃了蜜都甜。
他聪慧机智,业务能力强。在做石板岩王相线路工程中,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海拔数千米,到处是悬崖峭壁、林木参天、荆棘丛生的在山顶架线非常困难,需要从山顶上放线,依靠线来固定电杆,吊车上不去,必须全靠人抬肩扛,而这么高的海拔,那么深的草丛,架线工作简直无法下手。这可给施工队出了个难题,杨保军却不服输,他经过几天深思熟虑,再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想到用滑轮悬挂放线,一头栓住石头,另一头挂着导线,利用重物悬挂的垂力把导线一档一档放下去,从早晨五点一直到晚上八点,在他和队友们的坚持下终于完成了任务。
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却很少顾及个人利益。有多少次,他在万家团圆的节日里默默地奋战在施工一线;有多少次,他在妻儿的等待中迟迟不能归家;又有多少次,他在尽孝与工作之间煎熬却依然坚定自己对工作的选择。他不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也带动周围的同事,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职工,他们大都是80、90后的孩子,当中有许多人还是独生子女,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都没吃过什么苦。杨保军担心这些孩子吃不消这项工作而存有心理负担,于是,他就主动给年轻职工做思想工作,空闲时间对他们进行思想疏导和实地安全指导,并且手把手给他们技术帮助,传授经验,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使他们也能积极主动地在艰苦的施工条件下努力工作。
杨保军同志就是这样,悄无声息,无怨无悔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他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架设了一条又一条电力线路,完成了一户又一户客户工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林州的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青春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不妨做一条小溪为孕育我们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不妨传承岗敬业的精神为电力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王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