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城区供水体系将实现“三保险”

  发布日期:2014-09-02 12:17:22   来源:林州新闻中心   我有话说

今年,我省遭遇63年一遇的大旱。作为我市“水缸”的弓上水库水源告急。紧要关头,作为备用水源的第四水厂已完全具备日供水5万方的条件,城区供水南北“双管齐下”的局势已经形成,城区供水再无后顾之忧。

设备调试 管网对接

第四水厂建设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期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中重点建设工程。该工程自2011年11月8日奠基动工至今已两年有余,工程总投资12096.24万元,水源引自南谷洞水库。目前,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1000万元,铺设南谷洞水库引水隧洞至四水厂 DN800(直径80厘米)球墨铸铁输水管8.6千米,铺设四水厂至城区DN800球墨铸铁配水管道8.7千米,铺设改造城区配水管网40千米。

8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姚村镇寨底村村西的第四水厂,在离大门最近的配电室里,自来水公司供水科副科长栗明付正在对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首次通电调试。

规划科科长王建国介绍说,第四水厂占地28.8亩,设计日供水能力5万方,四水厂厂区已完成综合办公楼、沉淀池、过滤池、加氯间、清水池等各项设施建设,虽然太行山引水隧洞暂时还没有打通,但是如需应急供水,可以走明渠(红旗渠)把南谷洞水库的水引到西丰水库进行简单沉淀后,再从西丰水库引水到第四水厂进行净化处理。目前正在抓紧调试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说,第四水厂功能完备,与城区供水管网对接工作基本完成,9月初将进行试供水。

工艺先进 水质更优

1995年“引弓入城”的建成,结束了城区居民长期饮用地下浅井水、不卫生水的历史。如今“引南入城”愿望实现,不仅解决了城区供水之困,而且城市供水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

据了解,第四水厂与第三水厂(位于城郊乡大屯村附近)相比,首先多了一个沉淀池。南谷洞水库的水引入第四水厂后首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加入聚合铝与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物,对水源进行固液分离操作,然后在加氯间加入二氧化氯、盐酸、氯酸钠进行消毒。第三水厂目前采用氯气消毒,第四水厂的消毒方法相对于第三水厂来说工艺更加先进,不容易形成致癌物。加药加氯后的水还需再经过滤池。第四水厂的过滤池采用V型滤池(又叫均粒滤料滤池),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V 字形而得名,采用较粗、较厚的均匀颗粒的石英砂滤层,同时采用了不使滤层膨胀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兼表面扫洗,与第三水厂的虹吸滤池相比明显提升了滤池的反冲洗效果,改善滤池过滤能力,从而增加滤池的截污能力,降低了滤池的反冲洗频率,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最后让过滤后的洁净澄清的滤后水在清水池内部进行贮存,经调配干净纯洁的饮用水将从第四水厂直达城区郝家庄,并入城区供水管网流进百姓家。

“第四水厂的水处理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净水工艺,出厂水水质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王建国说。

南北双供 再加保险

第四水厂投入使用后,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方,加上第三水厂日供水能力5万方,城市日总供水能力将达到10万方,形成南有弓上水库,北有南谷洞水库的供水新格局,可满足姚村镇李家岗以南的所有居民用水和产业集聚区、陵阳镇部分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即使市区人口达到30万,也再无供水之困。

这时大家一定会想,介绍了第三水厂和第四水厂,怎么没看到第一和第二水厂呢?据了解,第一水厂就是现在的自来水公司所在地,第二水厂则在振林街南段的阜民池附近,由于它们的水源都是地下水,在第三水厂建成后,全部停用。现在城区居民的饮用水全部来自弓上水库,是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地表水。

尽管“南北双供”的格局已经形成,但由于太行山通水隧道还未打通,第四水厂暂时还“喝”不到南谷洞水库的水,只能在弓上水库水源告急的情况下启用明渠(红旗渠)引来南谷洞水库的水。目前,第四水厂的水源问题怎么解决,西丰水厂应运而生!

“西丰水厂建在姚村镇西丰村西部。修建晋豫鲁铁路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太行山铁路隧道发现一股日流量达4万多方的地下水,经隧道东出口(姚村镇北杨村)可以自流到西丰水厂。这是解决第四水厂水源的最现实方案。”王建国介绍说,这是为第四水厂加的一个保险。即使不用南谷洞水库的水,两个水厂的日供水能力也将达10万方。

王建国说:“现在产业集聚区的供水管网已先期铺埋到西丰水厂,西丰水厂建成后,可直供产业集聚区,届时将实现第三、四水厂与西丰水厂的管网对接,供水实现‘三保险’,日供水能力可达15万方,能为林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供水保障。” (浮 云 郭嘉美/文 张长青/图)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