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旗渠故事
青年洞前留下实践的证明
徒步重走红旗渠,感悟先辈精神
人民网安阳9月10日专电 “虽然脚磨破了,胳膊划伤了,但是徒步重走红旗渠,我感受到了先辈们铁一般的信念和山一般的意志,向修渠的先辈们致敬!”
“红旗渠精神是先辈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大学生要争做当代红旗渠精神的传人,努力成为建设家乡的栋梁,让这种精神浩气长存!”
……
在日记里写下这些激动、坚定的话语的人,是安阳师范学院红旗渠精神寻访团的队员、该校文学院2011级学生赵晓晓。
新生开学后,安阳师院把一部分暑期实践活动进行了展览,感染了无数新生。
“学校艰苦、学生渴望知识的情形一直以为存在电视和网络上,没想到就在我们身边。学哥学姐们在去实践以前,很多和我一样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优越惯了。他们暑期实践后,都成熟多了!”一名新生这样谈论自己的感受。
今年暑期,地处“人工天河”红旗渠故乡的安阳师范学院,组建了38名大学生的红旗渠精神寻访团,举办“重走红旗渠,再续艰苦创业梦”主题实践活动。期间,队员们相继开展了访红旗渠英模、走红旗渠线路、做红旗渠调研、到地方挂职、搞文艺创作、访科技企业、做创业规划、办红旗渠精神沙龙等10余项活动。
此外,由共青团安阳市委、安阳市教育局、中共林州市委、安阳师范学院团委联合举办的安阳市“红旗渠杯”文化艺术作品大赛同期正式开赛。比赛以“弘扬红旗渠精神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主题,分设征文、微小说、微电影、书法、篆刻、摄影、美术作品等相关类别,按照小学组、中职中学组、大学组等进行评奖。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鲁俊生说,红旗渠是学校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教材”。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深入红旗渠,把实践课堂变成学生的“精神盛宴”,使学生能够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中创新、创业、创优。(付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