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河南林州:小城市如何锻造大企业?

  发布日期:2013-08-13 09:18:5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我有话说

  人和:企业内部管理到位

除了外部政府和市场的因素外,最后一个影响企业获得成功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而在工业生产领域,注重工艺、流程管理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大法宝。

凤宝管业的总经理肖永忠告诉记者,虽然连轧钢管技术是源头引进了德国Meer技术,再通过我国太原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消化之后的国产化第二代技术。但是,在这基础之上,结合现场的操作,70%-80%工艺技术都是由凤宝管业自行研发的。

“做这个工作就得很操心,一旦操作不好,就会影响管子的质量。整个车间里只有限动小车,平常都叫限动或齿条,这一部分是属于半自动化加手动的设备,其他都是全自动设备,所以我还得控制这个流程的运转。”23岁的陈涛宇是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的操作工,长得一脸帅气,但工作时表情却很严肃,在与记者一边交谈时,眼睛还一直注视着眼前的两个显示屏,手还不停的在操作按钮。

在车间中,有一些这样的有志青年在不同的岗位上奋斗着。和陈涛宇同处于一个操作室工作的还有跟他差不多年纪的电工侯志帅,但侯志帅却只能偶尔享受半个小时空调室的清凉。“我的工作就是通过监测电流来看机器的运行状况。今天过来主要是之前他们说有一个问题,让我注意观察电流,所以我在这里注意观察一下电流。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在现场。”

侯志帅口中的现场,就是操作室外的159连轧分厂热轧车间,机器轰隆响,火红的钢管从流水线一根接一根地传递过来,散发的热量令人直冒汗。

侯志帅和一些看护工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现场检测元件,查看电器的运行情况。一有问题或是脏了,机器一有时间停下来就马上过去修理或擦拭一下,让自动设备能更好地运转。”

跟记者没说几分钟,侯志帅又回到现场去了。算上侯志帅,偌大的生产车间也就只看见几名工人在走动,“这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自动化仪器都是从德国进口,车间里很难看到工人。全厂一个班也就是100多人。”公司办公室主任方保明告诉记者,生产线采用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连轧钢管技术。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林州工信局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总体感觉,成效还不是太大。”未金林很中肯,他说,毕竟从国家来讲,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推进工作非常难。但是林州还是做了一定的尝试,也有一定的成效。龙鼎铸业就是其中的企业代表。

龙鼎铸业原来做铸造,后来增加了精加工。产品原来是跑市场,后来是大厂配套,然后逐步出口海外。一边看着操作屏,一边还要把砂芯放进造型机,正在很认真工作的是今年25岁的造型工陈志伟,别看他年级轻轻,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做了4年时间了,现在是龙鼎铸业的主操作工。

“这个工作只要专心,把机器调整好,没有什么难度,也不会觉得太辛苦。”陈志伟告诉记者,就是必须要出好型,把砂芯放到位。这是我们产品的核心部分。这边造型不好了,后面出来的铸件都不行。

龙鼎铸业的设备经理郭学军告诉记者,铸造工艺在国内来说比较成熟,但不同厂有不同厂的特点。目前龙鼎铸造已经实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生产线,全是自动化的铸造。生产的铸件虽然比较小,但都比较精密,都是生产汽车刹车部位的制动钳体,制动盘,安全系数比较高,对材质、表面切线和铸件的生产能力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控制流程这一块做得比较好。

据未金林介绍,汽配在林州起步得很早,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一共有559家,铸造企业有310家。“起步早,但是发展慢,没有龙头企业。而且,林州汽配主要是以载重车的配件为主,能做到高端轿车配件的企业并不是太多。龙鼎现在是已经转向轿车配件。”

来到龙鼎铸业的精工分厂,未金林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如果林州的制造业都是像这个精工厂一样,那么产业转型就完成了。与铸造厂黑呼呼、机器闹哄哄相比,龙鼎铸业的精加工厂就显得及其干净,工作环境比较安静,现代化很多。

去年8月投产的精工分厂,为了实现高科技的生产,专门聘请了两位台湾本岛的高级技术人员在这里进行指导。其中一个是精工分厂经理徐进益,主要负责管理。

徐进益告诉记者,这个厂其中一个产品是生产转向节,一共是20台台湾的机器。整个厂转向节的生产一共4条线,可以做4个产品。“现在准备生产的是比亚迪[0.76% 资金 研报]S6转向节前后左右。由于都是自动化生产,所以,10台机器4个人就可以,如果效率高的话,3个人就可以。只要把程序编好,工件放上去,门一关,它就自动开始做了。”

拿着一张皱皱脏脏的图纸站在操作屏前的是转向节组组长王经伟,他正在编程。“手里拿的是客户给我们提供要求的图纸,但因为客户提供的图纸有很多尺寸看起来不方便,所以我们在下面做我们的制成图,然后根据客户要求的公差再进行压缩,尽量达到客户的要求。”

王经伟来龙鼎铸业已经10年了。一开始在老厂做补车,再转做数控,再转做现在这个数控机床。“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编出一个程序。如果尺寸稍微有一点调整再编,最多2-3次就可以调好。”

在王经伟编程时,一旁指导的是精工分厂厂长詹荣宗,他也是台湾人,主要负责技术。今年43岁的詹荣宗做数控已经二十几年了。“最早的时候在台湾自己开过这个精工厂,后来在昆山某家台资企业工作了两年。之后徐总找我才过来。”

詹荣宗说,刚开始来精工分厂,那时没有技术员,当时从昆山工作的企业带了3个技术员过来,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慢慢培养,学习数控方面的程式编程,现在可以稍微编程的技术员应该有接近10位。现在已经慢慢步入轨道,一些技术员都已经发展起来了。

除了转向节,精工分厂的另外一个主要产品就是刹车盘。徐进益告诉记者,现在这两个产品主要主要是跟比亚迪、江淮,还有重庆的一家组装厂合作,现在订单都做不完。(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马志强/摄)

龙鼎铸业铸造厂工人在作业

龙鼎铸业造型工陈志伟在造型

目前中农颖泰已经投产的是微生态。酸奶里面乳酸菌就是微生态试剂,现在已经解决了耐热稳定性,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光远新材工人在施工,预计九月底投产。

林州重机生产的掘进机

凤宝管业通过自身挖掘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年产80万吨的油井管的生产能力,基本上消化了凤宝特钢生产的钢。

林州重机生产的掩护式大采高液压支架

中农颖泰生物发酵设备

高温下工人在车间里辛勤工作

凤宝管业159连轧分厂热轧车间

质量成就品牌,图为一线员工在追求工作的高质量。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