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市第九小学:文化“护苗” 童心向党

  发布日期:2021-11-09 12:06:4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吴明娟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 吴明娟

  在河南省林州市第九小学校内,有一条绿树掩映的“童心向党路”:蔚蓝的天空下,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鲜艳夺目,9位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汉白玉半身雕像依次排列,每个雕像底座上都镌刻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童心向党路”是林州市第九小学为“护苗”精心打造的6个文化阵地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

  建设文化阵地群 打造校园金钟罩

  林州市第九小学校长焦德华告诉记者,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群体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盲目追星、网络沉迷、校园欺凌、不良文化渗透等问题,林州市第九小学作为河南省“护苗”工作示范站、河南省“护苗”联盟成员单位,精心建设“六个一”文化“护苗”阵地群,力争打造校园“护苗”金钟罩。

  记者了解到,林州市第九小学的“六个一”文化“护苗”阵地群包括:一条“童心向党路”,通过我会认(旗帜)、我会学(红色精神)、我会唱(红色歌曲)、我会讲(红色故事)、我会画(核心价值观)等环节设置,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红色理想,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面国学文化墙,带学生学习国学知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一方“护苗”体验园,设立了“护苗”行动应知应会小百科、励志故事、名人名言、植物知识等小版面,融科普教育、游览观赏、读书畅谈为一体;一处师生读书长廊,用月度好书推荐、红旗渠畔书香少年评选等激励机制,引导孩子们读正版书、说文明话、做高尚人;一个“小脚丫”大型景观,用一个298平方米的人的左脚造型,告诉孩子们要走正道,立大志;一个乡土文化展厅,集中展示红旗渠精神、林州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激励孩子们争做红旗渠畔好少年。

  “一年有四季,春秋有更替。幼苗常浇水,树高成森林……幼苗成大树,能经风和雨。唱好正气歌,分清是与非。一生走正道,新风吹大地。”近日,林州市第九小学“小脚丫”艺术学院合唱团在“童心向党路”上为家长代表演唱《“护苗”歌》。不远处,一个孩子正在小心清理着雕像身上的些许落叶,整理科学家爷爷雕像脖子上被风吹歪的红领巾。

  挖掘红色资源 构建行动新格局

  近年来,林州市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护苗”行动为抓手,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突出“一条主线”,构建“三级体系”,着力构建全民参与、全程参与、全域参与的“护苗”行动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一条主线,即以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为主线。林州拥有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孙占元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是全覆盖红色革命老区。全市中小学校以“人人会讲红旗渠故事,校校呈现红旗渠元素”为目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托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红旗渠精神营地、红旗渠纪念馆等丰富资源,建立校内外一体的红旗渠精神传承常态机制,做到红旗渠精神触手可及、触目可见。

  “红旗渠精神营地定期对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轮训’,林州市第八小学建成红旗渠精神展馆、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红旗渠精神讲解队常态化到红旗渠纪念馆为游客义务讲解,用红旗渠精神引领孩子们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书平列举了几个例子。

  三级体系则是由村组长(小区长)—街长(楼长)—片长(单元长)构成。林州市在“护苗”行动中注重发挥村(社区)作用,在发挥家长委员会、小手拉大手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村(社区)作用,主动下沉一步、深入一层,构建“三级体系”,将“护苗”行动延伸到每个家庭。如,林州市陵阳镇柳林村筹集资金把老村委会改建成家风家训馆,依托“三级体系”,定期组织村内外青少年参观学习;林州市桂园街道阳光社区利用“三级体系”微信群开展“晒家风、亮家教”活动。

  融入中心工作 凝聚强大合力

  “护苗”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凝聚“护苗”强大合力。记者了解到,林州市还将“护苗”工作主动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大局,做到“N个融入”。

  林州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10+N”志愿服务队,采取让青少年学生走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进校园等方式,助力“护苗”行动。依托融媒体中心,播发“护苗”行动公益广告,推送“护苗”行动工作动态,公布违法行为举报办法等,营造“护苗”行动浓厚舆论氛围。近日,“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中国青年报社确定为“红色旅游进校园”优秀案例。

  同时,林州市将“护苗”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考核内容,在年度考核中一并考核。2021年林州市镇村干部大学习大提升大发展集中培训期间,对全市6000余名党员代表进行“护苗”行动专题培训。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日常巡查网格员等,推动基层“护苗”行动深入开展。

  林州市还以打造新时代精神文明红旗渠为目标,将“护苗”行动融入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到“五大创建”中,渗透到规范守则教育实践中。

  在将“护苗”行动融入公共文化文艺活动,林州市深化“护苗”“绿书签”品牌宣传。近年来,共创作演出电影《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歌曲《携手扮靓文明城》等文化文艺作品200余部,开展“戏曲进校园”“少儿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陈书平表示,下一步,林州市将继续传承弘扬新时代红旗渠精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用红旗渠精神“壮”幼苗,全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红旗渠畔新栋梁。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