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小河静静流 陈煜杭 摄
相邻村庄的很多村民对下里街村的变化感到惊讶。“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之敌战计中的第一计。在乡村振兴的进行曲中,下里街村就用好了这一计,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出落成了网红打卡地,书写了“无中生有”的传奇故事,让梦想在大地上生长,在太行山下铺开美丽画卷。
以前,下里街村确实是个不起眼的“灰姑娘”。该村党支部书记曹新奇在谋划村里的发展规划时也不得不承认:“下里街村一没有企业,二没有工头,是姚村镇经济条件最弱的村。”村庄平淡,可村里的一班人却不甘于平庸。近年,记者见证了这个村庄里奋斗的身影、拼搏的故事,见证了这个村庄的嬗变。
2018年3月,下里街村干部群众植树。刘剑昆 摄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有绿树作屏障,植树造林一定要保质保量!”2018年3月9日,记者第一次采访下里街村,正在植树的曹新奇说过这样的话。那天,记者在下里街村村北的道路旁看到,曹新奇正同数十位村民一起栽植杨树。他们把这些杨树称为“摇钱树”,因为上一年秋季,经过批准,村里采伐了以前种植的1500棵杨树,收入20万元。2018年,村“两委”决定大搞植树造林。曹新奇要求村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和闲散地都种上树,这些树五六年后会成为村里的“摇钱树”,一来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来可以美化环境。采访将结束时,曹新奇告诉记者:“你下次再来时会发现,这里变样了!”他是唱高调、说大话,还是胸有成竹,真有信心?记者心里打了几个问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终于找到了乡村振兴的路子,借我们村地处洹河源头的地利优势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8月5日,记者再次走进下里街村,曹新奇底气十足,信心满满。下里街村村南,河边绿树成荫,河面水光潋滟。河南侧是一片水田,那是村里新开辟的莲藕泥鳅基地,碧绿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一派江南水乡美景,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下里街村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回来后集思广益,决定在村南低洼地发展莲藕、泥鳅等水产养殖项目。
村里投放了16万尾泥鳅幼苗。曹新奇说:“仅此一项,当年村集体收入就能增加10多万元。”“以前我是讲解员。后来,客人多了,专门招聘了一名讲解员,侯明皓就是我们村的首任讲解员。”2020年11月9日,记者第四次走进下里街村,走在百果园里的曹新奇热情迎上来,笑声分外爽朗。村南的3条河如玉带,河边的红心柳别有风韵,成排的杨树以满树金黄渲染出一道灿烂的风景。河流之间分布着鱼塘、荷塘、菜园、百果园,好一派金秋田园风光。
2020年,下里街村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思路,成立了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水产养殖,种植蔬菜、水果、水稻,同时,开发了以传统农耕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一条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脚下延伸。
一年多时间,下里街村惊艳面世,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农产品变成礼品,美了乡村,富了百姓。下里街村还成了红旗渠干部学院和林州市内外多所中小学的实践教学点,一年的讲课费收入就有数十万元。村民的幸福感随河水流淌,荡漾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阳日报记者 刘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