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师生共传承 精神塑灵魂红旗渠水浇灌出太行山中蓬勃生机,红旗渠畔的每一所校园都是红旗渠精神滋润的“百花园”。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校园内,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已成为常态化的活动,红旗渠故事在师生中间流传。
林州八小开展红旗渠研学活动 郭晓丽 摄“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走进红旗渠智慧馆,我告诉你红旗渠的智慧,红旗渠八千分之一的坡度保证了漳河水流过分水岭,浇灌林州大地,露水河上修筑的空心坝解决了河水和渠水交叉的矛盾……”2020年9月25日,作为红旗渠智慧馆的讲解员,五(4)班学生董子琪如数家珍地向参观者讲述着。
林州八小开展研学活动 郭晓丽 摄“我骄傲,我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我的祖奶奶李改云在红旗渠工地舍己救人的故事总是激励着我……”五(5)班学生常朕豫讲起红旗渠故事来洋溢着自豪。常朕豫是红旗渠特等劳模李改云的重孙子。从家人的口述中,他不仅将祖奶奶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牢记在心中,还了解了更多修渠人的故事。
红旗渠研学游中学生体验推小车 陈煜杭 摄祖辈修渠、父辈护渠、孙辈讲渠,一渠相连,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我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到了力量。当年十万大军奋战太行修渠的故事凝结成了宝贵的精神之钙,催生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鸿篇巨制。”这是教师付广松写在日记上的心得体会。2013年,他曾到红旗渠干部学院讲述红旗渠故事。2015年,他参加省委宣传部理论讲师团讲师遴选,成为“百姓宣讲员”,先后到北京、上海、长沙等地为企事业单位宣讲红旗渠精神。他讲的《红旗渠故事》《红旗渠——屹立在太行山上的丰碑》《孝道天地 心灵之旅》先后在大豫讲坛展播。
小学生成为“小小讲解员” 刘剑昆 摄校长徐宏立介绍,近5年,该校连续培养红旗渠精神讲解员120余名,开展讲解100余次,在三年级、四年级开设红旗渠课程,每年700余人接受红旗渠课程学习,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该校通过让师生了解红旗渠工程、讲述红旗渠故事,传承红旗渠精神,培育新时代接班人。
八小学生向参观者讲述红旗渠的智慧 郭晓丽 摄
人人有传奇 精神立天地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林州市始终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各项工作当中,转化为每个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红旗渠精神正成为林州大地最响亮的“城市品牌”、最动人的“精神图腾”和最耀眼的“精神高地”。
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红旗渠精神融入了人民的血脉之中、内心世界、灵魂深处,激励着人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
牛琳琳向游客讲解红旗渠精神 刘剑昆 摄2019年2月28日,讲解员牛琳琳在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被评为志愿组金牌讲解员。她说:“作为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我的使命就是呵护好这条‘生命渠’,传承好红旗渠精神,把爷爷、奶奶给我讲述的红旗渠故事不断讲给后来人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牛琳琳讲红旗渠精神 刘剑昆 摄
2013年李广元点燃光远新材料电子级玻纤项目第一把火 刘剑昆 摄2019年国庆节,一对父子同时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典活动,成为林州人的骄傲。这对父子是李江福和李鑫,他们都是红旗渠精神的传人。
2019年国庆节,李江福受邀参加国庆观礼,他的儿子李鑫作为一名光荣的子弟兵,参加了受阅。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誉,李江福感慨万分:“我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是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建筑工匠,我为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我有决心再干30年,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新中国百年荣光的见证者。”
2019年李江福参加国庆观礼 (李江福提供)数十万红旗渠建设者的传人自强不已、奋斗不息,为林州市打造出“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让“红旗渠工匠”叫响大江南北。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红旗渠”要去修建、去攻克。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人人能讲红旗渠故事,户户传承红旗渠精神,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安阳日报记者 刘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