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也有一个山水小镇——桂林镇。桂林之美,美在其名,媲南国旖旎之胜景;桂林之丽,丽在淅水,河水潺湲而东涌。近年,桂林镇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做足山水文章,深挖人文内涵,将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打开了新的通道。桂林镇4万群众正昂首阔步走在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上。
凤凰山下写传奇
一路杨柳依依,一路碧野如画。伴着和煦的微风,经过望仙桥,跨过淅河,记者于2020年9月12日来到桂林镇董街村。
村口的文化广场平整宽广,亭台楼榭美不胜收,广场中心的金色凤凰雕像展翅欲飞。村中道路四通八达,路灯整齐排列,树木郁郁葱葱,墙体画栩栩如生。
董街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充满生机。

董街村的凤凰广场 陈煜杭 摄
凤凰山下董街村的面貌日新月异,许多人慕名前来游玩。近年,在村党支部书记万明拴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积极参与村中建设,完善村中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该村建设了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水网改造,硬化了主次街道及背街小巷,安装路灯193盏,投资200万元建设了凤凰广场。
乡村美不美,看环境便知;村民幸福不幸福,看文化生活便知。
“全民动手清洁家园,村庄变美丽了;建设凤凰广场,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委会委员石如风对记者说。自2018年凤凰广场建成后,村民自发组建了2支广场舞队,每天晚上都有40多人在广场上跳广场舞。“不只有我们村的,还有桂林村、大店村等周边村的人来跳广场舞。”广场舞队的领队平海连说。

董街村街心花园 陈煜杭 摄
近年,董街村以其自身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描绘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画卷。而这只是桂林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环境综合整治中,桂林镇始终着力于培育和挖掘特色产业,利用山水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桂林镇基础设施和扩大景观面积。
淅河岸边地生金
记者驱车沿302省道一路向东,只见道路北边是整洁亮丽的村庄,道路南侧则是五彩缤纷的农田,红彤彤的辣椒、金黄色的金银花、绿油油的艾叶等组成一幅壮观的农田丰收图。
在桂林镇王街村的田地里,无人机飞手正在操控无人机喷洒农药,只见一望无际的辣椒长势喜人,一株株红彤彤的辣椒在阳光下透着勃勃生机,点缀着翠绿的枝叶,甚是好看。

无人机喷洒农药 陈煜杭 摄
“辣椒即将进入收获期,前几天连续阴雨天气,容易造成病虫害,趁着今天天气好,赶紧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辣椒基地的负责人冯建华告诉记者。
“2020年,桂林镇继续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在全镇推广种植辣椒667公顷,重点在王街、张街、七泉等村集中连片种植133公顷,打造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桂林镇副镇长王安国告诉记者。
与辣椒地一路之隔的张街村田地里,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吐出细细的花蕊,几十名工人正在花丛中忙碌着,采摘着金银花。在田间,记者见到了万氏家庭农场负责人万年永。他告诉记者,2018年,他从别人手里购买了2.67公顷已经成长两年的金银花,2019年收成不错,2020年又种了0.67公顷。

工人采摘金银花 陈煜杭 摄
“从5月开始,金银花进入开花期,开始采摘,一直可以采摘到11月。”万年永说,“每天都有100多名工人前来采摘。”
处在山区的流山沟村,同样依托农业结构调整,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该村流转土地8公顷,种植了1.3公顷的辣椒、5.4公顷的高筋小麦和1.3公顷的九头仙艾。
桂林镇多措并举,依托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订单农业模式等,鼓励各村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途径,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流山沟村村民清理辣椒地的杂草 陈煜杭 摄
“在新形势下,我们镇以产业振兴集聚区、田园综合体、农村区域化党建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上下同心,用实干换取桂林更好的明天。”桂林镇党委书记关永贞说。
鲜花处处,秋意浓浓。在打造乡村振兴林州样板这张答卷上,桂林镇奋力书写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答案。
来源: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