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九小校长焦德华作了题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的专题讲座。焦校长介绍了九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后,焦校长详细介绍了九小在抓培训、重交流、强应用、促成效四个方面的探索成果,引起现场老师们的热情学习和讨论。
电教中心教研员张艳丽做了《“互联网+”为教育信息化插上翅膀——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讲座。从国家形式、社会需要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又结合课程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出了详尽客观的分析和指导意见。
机器人比赛:参赛选手为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有手动陀螺、杆秤、加强版夹子三个项目。
鲸鱼机器人比赛:学生需要首先进行编程,然后再调试机器人,去顺利完成任务。
市直三小常建芳老师的示范课是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课程开始老师用“一刀两断”导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中间植树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老师使用了信息化手段,设计树可让学生动手摆放,最后结合生活中坐公交车、上楼梯来巩固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好的效果。
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张香丽老师的示范课是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她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设计精巧。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多媒体,插入了视频、图片等资料,使用了随机点名、计时器等功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在讲解重点段落时,使用了乐教乐学中的电子教材资源,让老师对重点段落、词句的讲解更方便直观。这些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优化,使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桂林镇第一初级中学陈姗姗老师的化学示范课《质量守恒定律》,以问题为引领,以猜想为主线,导入新课。以实验视频为抓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梳理总结、得出结论、证明猜想、掌握新知,最后选择代表性,针对性的问题,当堂检测、加深理解、深化记忆,实现当堂全员达标。
姚村镇一中韩春平老师的生物示范课《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和“巩固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做到了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中适时融合,适度融合。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得到了巧妙化解。做到了露肌肉,不秀腿,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灵活,让学生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接受。
本次活动,执教的老师们非常重视,很珍惜这次历练的机会,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深思熟虑的备课,不厌其烦的磨课。没有前期的付出就不会有破茧成蝶的喜悦。
电教中心教研员赵静、张艳丽、李永强、张海峰和部分学校的教研主任、老师实时参加了评课,对每位作课教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了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开阔眼界、改变思想的同时,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育手段,开展网络教研,努力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实现自身价值打好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