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揽苍龙垴,右拥天堂山,把绿色的盛装披在山岭之间,把嬗变的种子播撒在古朴的乡村之中,这就是林州市河顺镇井上村。在这里,人与自然相融相生,干群一心为美好向往而奋斗,让这里成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井上村曾是贫困村,目前全村户口在册人口430余人,常住人口仅有110人,2018年已脱贫摘帽。8月7日上午,一场雨后,井上村的空气格外清新。记者看到,这里的乡村与青山融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漫山遍野的绿树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红瓦灰墙、红瓦红墙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万绿丛中,远处的村庄、山野隐没在云雾里,宛若仙境一般。
别致的太阳能路灯指引着记者走进了村庄,道路旁仿木栏杆守护,石板铺就的小巷连接着农舍,荷锄的村民穿过古朴的牌坊走向田间,村中的文化广场上有村民在健身,也有村民在树荫下休憩聊天,穿行村庄可见为村庄增添灵性的水库、水塘。
“村里的变化真大,我是见证人,我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了!”谈起村里的变化,44岁的村民李海峰告诉记者。他曾当过兵,因患强直性脊柱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而被确定为贫困户,村里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从事环卫保洁工作。他拿出手机展示着拍摄的一张张照片,说:“你们看看,这是3年前破烂的村道,现在多美!这是3年前的烂泥塘,现在成了文化广场……”
井上村地处深山区,也是革命老区,村里至今流传着很多军民抗日的英雄故事。这样的贫困村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说起井上村的变化,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这3年,上级为帮助我们村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先后拨款800多万元,逐项落实了好多工程,这样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村党支部委员徐东风扳着指头介绍,投资75万元修筑了防洪排水渠,投资35万元解决了安全饮水,投资40万元打造了文化大院,投资325万元建设了美丽乡村停车场,投资196万元投入土地复垦……
在村内,记者适逢河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雷正在督导脱贫攻坚项目,他与驻村第一书记梁强走进了一户农家小院。他告诉记者:“这是井上村打造的第一户民宿小院,目前基本完成。这里的民居很有特色,村里借此打造民宿旅游。但是,村民不知道如何做,我们就给大家做个示范,带动民宿产业,打造写生基地,好为脱贫攻坚提供稳定、长效的产业支撑。”
“为了建好这个民宿小院,驻村第一书记梁强还把财政部门拨给他的1.2万元工作经费捐出来搞设施配套建设,我们都很感动。”村党支部书记徐全富说。
靠山吃山,特色发展。镇、村两级理出了井上村的发展思路:通过农业、生态、人文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突出民俗风情、特色农业林业果业,与相邻村庄形成融自然风光、农家特色、乡村产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写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驻村第一书记梁强已经邀请当地媒体拍摄了专题片《我为井上村代言》,通过电视和微信推介井上村。梁强对记者说:“我来自林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我有这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为了让井上村走出深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我还要继续为井上村代言。”
“三年一觉井上梦。”河顺镇政府干部李长青这样评价井上村的嬗变历程,“我在河顺镇工作将近30年,真没想到井上村会在近3年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林州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