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将至,盘龙山村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各单位纷纷到此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昔日荒凉的小山村,如今破蛹而出、化茧成蝶,成了户外登山、休闲旅游、红色教育的好去处。2018年共接待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和党员主题活动单位40余家次,接待游客五千余人次,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盘龙山村位于任村镇西部太行山上,海拔850余米,东距任村镇5公里,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90户,184口人。盘龙山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本扫荡,八路军129师在此存放粮食、布匹、弹药,解放后被称之为“红色粮仓”。林州本土电影《谁开的枪》取材就来自于盘龙山村。
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制约着山村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无门。自从林州市纪委帮扶以来,及早谋划布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争取上级资金500余万元,协调社会贤达人士捐款100余万元,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彻底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问题。该村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道路、水利、卫生、环境和村级集体经济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投资220万元,水泥硬化和石板铺砌村内道路1600米,盘龙山至东垴安装水泥防护墩和硬化路肩4公里,拓宽和技改阳盘公路下半段2.1公里,修复孤石段“7·19”水毁道路40余米,阳盘公路安装波形防撞护栏项目3公里,呼我出行专车每周两次到村服务,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投资60余万,新建水窑4个,容水220余立方;维修水池3个,可容水150余立方;埋设管道4000余米,群众吃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投资近30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所一个,配备医疗器械一套,专职医生一名,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
投资近350万元,新建登山步道4公里,观光平台8个400余平米,停车场两处近800平米,绿化荒山3000余亩,新建七级跌瀑式景观带一处700余平米,乡村旅游景观初步形成。
在市纪委的帮扶和协调下,每年秋季,盘龙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格的5%收购群众采摘晾晒的花椒,统一包装、销售,年赢利均超过10万元,村集体经济从零一下子突破十万元,党员干部依托农副产品壮大集体经济信心大增。
未来的盘龙山更加美好,以“红色粮仓、绿色森林、黄色皇家、蓝天碧水、白皮松树”为主题的“五彩盘龙山”,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一是创建国家AAA级风景区。以“五彩盘龙山”为依托,以创建AAA级风景区为目标,从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设计和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村庄人气、活力和收入。二是创建绘画写生基地。以“红色、自然、人文、传统、民俗”为依托,与省内外高校协作,与同边写生基地合作,共同建设“盘龙云端”绘画写生基地。三是创建户外登山基地。盘龙山周边有皇后村-盘龙山村-驸马坟-望京楼等旅游共同体,近处有太行大峡谷、红旗渠等知名景点可依托,着力打造户外登山运动基地。四是创建特色传统村落。利用红色粮仓等资源,认真实施河南省传统保护村落保护与发展纲要,积极争取国家保护资金,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修旧如旧,展现山村风土人情。
沉睡千年的盘龙山已经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号角中醒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有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有全域式旅游的浩荡春风,盘龙山村一定会更火、更富有、更具魅力!(古镇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