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都是柿子的丰收季,在农村老家河南林州,满山遍野的柿子树上都挂满了金黄的柿子,也给山村增添了一道美景,过去老家的人每到这时候都会去山上采摘,用各种方式存放,挂柿堆儿、切柿块、做柿饼....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柿子对农村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只有留守在村里的一些老人会去采摘,并用过去传统的手工做法存放柿子,等城里的儿女们回来尝个鲜。

把柿子插在一端有三叉的轴上,轴的另一端有把手,右手摇转动把手,左手拿削皮刀除去柿子皮。

农村祖辈传下来的传统去皮工艺,现在看起来也很先进,看他左手的削皮刀,几秒钟一个....

柿子晒到外皮干里面软时,就要捏了,但是不能捏破。捏成饼状即可。要隔三四天捏一次。捏两到三次即可,要早上太阳没有升起,气温还没升高的时候捏。时间晚了,糖融化容易粘手。还容易捏破柿子。

柿子皮,不要小看吆,它的用处很大呀
据村里老人说,刚晒好的柿子饼是不能吃的,大约要捂一个月,一直到柿子饼的外表长满了白霜(就是柿子里的糖渗透出来的结晶)才能吃,柿饼的下面还要透气才行吆。

老家的人除了做柿饼,还喜欢挂柿堆儿,摘柿子的时候不把树枝全去掉,留个跟挂钩一样的树枝,拿一根绳子打结然后把柿子挂上面,透过阳光的照射柿子会慢慢变红变软,然后就可以直接摘下来吃了,口感非常的甜。

老家的柿树都是分到各家各户的,过去人们还管理一下,现在几乎没人去理,所以也就不存在喷农药,都是自然生长,柿子主要供自家采摘尝鲜。传统做柿饼的做法可能没有现在专业的生产线做的那么好,但这一定是纯真天然的绿色食品,含有儿时的味道,在城里还真买不到这种原生态无公害的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