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经详细了解,该患者因患胃癌长期住院,这次住院期间,突发大出血,我院介入科王克金主任迅速赶去会诊,确认可以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在郭贵周院长协调下,开通绿色通道,先做介入,再办住院,尽一切可能与时间赛跑。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及肿瘤二科宋建洲主任10分钟内赶至医院,接到病人后,迅速展开介入治疗。
穿刺、插管、造影、栓塞......原本焦急的情绪,竟神奇的慢了下来,原本以为的“大动干戈”竟如同“热刀切黄油”一样顺利,监视器上闪动着的平稳心跳,设备均匀的滴滴声,仿佛凝住的空气中只剩下医生手里的导丝在稳稳的移动着。
“当啷”,托盘的碰撞瞬间惊醒沉闷的空气,突然打开的导管室门打破30多分钟的沉闷,眼前的时间快速流动,“血止住了,病人脱离危险,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这句确切的话安抚了一晚上的焦急,悬着的心终于落在实处。
如果说最快的车,我们会列出一大串名单,布加迪、玛莎拉蒂、兰博基尼......但是,我觉得最快的是医院的救护车,它代表的是医护人员高效的协作精神和应急处置能力。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也许不过就是一场电影的三分之二,但是不是能把这段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就代表着生与死的天差地别。
只有成功利用这些宝贵时间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胜利的喜悦,才有资格接受患者家属的感激,才有资格接受同行和其他人的敬佩。中医院在历次紧急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素质,正是快速反应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