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下水别名“猪杂碎”,收拾起来很麻烦。猪头和猪蹄上的毛,得用熬好的松香才会清理干净。肠子得反过来,用盐和碱水洗好几遍。猪胃里也得清洗干净,然后才用大锅煮。水里加上盐、葱、姜、蒜还有花椒和茴香就行了。不一会儿,那馋人香味儿就飘出来了,使劲儿吸几鼻子,恨不得把香味儿全都吸到肚子里。
大约得煮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把杂碎上的骨头和肉分离出来了。哥哥最爱吃猪尾巴,父亲就把猪尾巴给他。他嘎吱嘎吱地嚼得有劲儿,像吃红萝卜一样。猪舌头叫“口条”,和猪耳朵算是杂碎中的好肉了。猪脸太肥,我不喜欢吃。那时家里没有小锅,父亲用舀水的马勺当锅炒。普通的白菜加上猪口条随便翻炒几下,再加上几滴醋——白菜脆生生的,口条香喷喷的,简直就是世上最好吃的美味了,差点连舌头都吞下去了。
下水处处都是宝。猪肠子切碎和馍块一起炒,馍吸收了肠子里的油变软了,肠子也不油腻,姐姐至今提起这种美食还念念不忘。猪蹄也被哥哥啃得津津有味。我觉得,猪蹄上面就是筋和皮,有啥吃头?可哥哥说越嚼越香。剩下的猪肝和猪肺没人喜欢吃。身为医生的父亲,就会告诉我们说,中医理论是以脏补脏,就是吃什么补什么,最后没啥好吃的也只好消灭这个了。
娘吃荤不吃肉,她说是小时候家里放羊,有时羊死了,可是买不起盐,煮出来的淡肉让她几次就吃伤了,从此看见肉就反胃,所以我们吃杂碎的时候,娘一边忙活着一边打趣我们的馋样儿。
如今各种年货应有尽有,早已没有那种馋的欲望,可是那种盼望的喜悦也随着消失殆尽了……
【作者简介】仇春云,林州市人,网名雪样温柔,微信名深谷幽兰。自小喜爱阅读课外书,闲暇时间喜欢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