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让我轻轻告诉你,林州还有个“小江南”

  发布日期:2016-12-12 16:38:33   来源:淇河两岸   作者:结香树的传说   我有话说

提起林州,人们首先会想到闻名世界的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它现在已经成了林州人一张对外响当当的名片。在林州的最南部有个五龙镇,五龙镇的最西部有个村庄叫“岭南”,它是“中原科技示范村”,也是名闻遐迩的小康村。

提到“岭南”,人们总会想到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笔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我国南方五岭之南地区。而现在要向你介绍的岭南,不仅依山傍水,而且在过去和现在盛产稻米,它不似江南,胜似江南,叫它“小江南”一点也不为过。

因邻淇河,岭南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一度是令人称羡的鱼米之乡。该村村民回忆起那个美好的年代,仍兴奋不已。

现在村子西边的地以前都是种植水稻的良田,村里种植的水稻远近有名。1970年左右,村里稻田还被纳入河南省水稻管理办公室“试验重点”,并在村里派驻有科研队。那时候村里种植的水稻跟原阳米是“一穗儿”,由于田肥水美,产量和口感也是丝毫不亚于原阳米。

淇河鲫鱼在明清时代曾专向皇帝进贡,位列三大贡品(淇鲫、香稻米、缠丝蛋)之首。在岭南西北部龙王庙附近,曾有个巨大的深潭,水草丰美,潭中的鲫鱼味道尤为鲜美,据说是淇鲫贡品的产地之一。

去年和今年,岭南村因地制宜,在原来种植原阳稻米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新的稻米品种,经过插秧、种植、灌溉等,长势十分喜人,今年夏季虽遭受了“7.19”罕见的洪水肆虐,但是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现在稻子已经被收割机收割,下面以一组慢镜头给你回放一下“小江南”稻子的成长过程。

来源:淇河两岸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