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陵阳镇沙蒋村东头一家养驴场内,一个身材魁梧、戴眼镜、穿棕色工作服的青年人,正在喂驴。
一番寒暄后,青年人拉开了话匣子。说起驴,青年人一滔滔不绝,从驴的生物属性、地区分布、种群特点,一下子又说到肉驴养殖、驴肉卤制、火锅制作、驴奶价值,若数家珍,口若悬河。真是个“驴硕士”!
山东东阿学习驴技术。2006年7月,王银朝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山东东阿阿胶公司实习。9年里,他从饲养员干到主管、总监。在不断反复学习和反复试验中,他逐渐成为行家里手。
先建养驴场。2015年8月,王银朝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回到家乡林州,选择老家村庄附近的一处空地,作为自己的创业宝地;11月,占地7亩、总投资近100万元标准化养殖场正式建成。他从东阿阿胶养驴基地引进第一批,30头毛驴成本将近30万元;12月,注册成立了林州达客驴业养殖有限公司。
接着开起了驴肉馆。因为从源头上保证了驴肉、驴奶等产品的纯正和新鲜,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在达客驴肉馆,前来就餐的人络绎不绝,驴肉火锅是大家必点的硬菜。大骨头、肥肠、驴肉包子、驴肉汤、驴肉火烧,这些菜吸引很多不惧严寒的资深吃货,前来一饱口福。
青年人创业,得到了当地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人社局领导到养殖场、驴肉馆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等困难。2016年10月,林州市创业贷款中心为达客驴业办理担保贷款20万元,帮助该公司渡过了暂时困难。王银朝利用这笔资金及时引进了第三批35毛驴,平均存栏量达40头。
截至目前,驴肉馆卖掉了近百头驴,县城刮起了驴肉风。
驴生意还降低了禁烧压力。陵阳镇沙蒋村村主任高爱平说:“一头驴全年需要6亩地的秸秆饲喂,达客养驴场一下子就收购储存了周边500多亩土地的玉米秸秆、花生秧、豆秧,虽然价格不高,老百姓多少成个钱,还可以减轻看禁烧压力。”
谈起返乡创业的感受时,王银朝感慨地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发家致富,那才是真富。养驴场用了12个人,能给他们找点活干,自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关于未来,王银朝说,他计划到2017年底,实现全年养殖存栏200头,销售收入300万元,年利润实现50万元,新增就业15人,累计实现27人再就业。(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