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浊的深潭,还有水流源源不断的流着。
洪水下泄的南半部,比沟的下面要高上好几米,洪水就从远方而来。
路断人稀。看着不危险,其实水泥下面就是深渊。
右前方,刚刚盖好的房子,后面的地基土石被洪水削得成了缓坡。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三个不同的高度,河的上游、下游、断头路。
六天后,下泄的水已经变成了清水,然而深潭还是洪浊。
断崖的水泥路上,陈旧的裂缝里,长满了草。
常年干涸的沟内,形成了一条深不见底的水潭,潭内淌着暴雨过后混浊的泥水。沟的上方是几米高的石头台阶。可以想像,当时,肆虐的洪水冲下沟里的情景。沟的两边,房屋尽数不同程度受灾。尤以沟口最严重。
村子里的庙被当作了临时安置点。
杨家寨灾民安置点。
蓝色T恤的是新华社的记者,正在现场采访包村干部。
蓝色T恤的是新华社的记者,正在现场采访包村干部。正后方的救助灾民时,脚受伤的村支书杨军生。
断头路
镇办的小崔搀扶着行走不便的杨支书。
施工中的杨家寨灾民安置点。
施工中的杨家寨灾民安置点。
杨家寨灾民安置点内景
紧张施工中的杨家寨灾民安置点。
紧张施工中的杨家寨灾民安置点。
义务清除路上的淤泥
锅碗瓢盆,杨家寨灾民安置点内景
躺在安置点床上休息的村民。
落差好大
冲下河里的巨型硬化路基
在沟底向上望去
学校门前已经没有了路。
镇党委书记栗强在现场忙着接听,电话指挥全镇救灾工作
学校门前
汗流夹背的市政府副市长王献青在灾区现场奔忙。
安排具体工作
安排具体工作
残垣断壁
残垣断壁
残垣断壁
河里的大树
残垣断壁
村委会门前
残垣断壁
学校院内
惨不忍睹的现场
惨不忍睹的现场
惨不忍睹的现场
惨不忍睹的现场
洪水过后的大桥
洪水过后的大桥北边
桥上的洪水位
河沟北边,通往村委会、卫生所、学校、小卖部等村中心的水泥石化陡坡大路被淘空,坡的下方,被洪水冲到了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