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抗洪救灾纪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尽显英雄本色

  发布日期:2016-07-21 10:52:31   作者:王长顺 靳晓斌   我有话说

英雄本色

一场罕见,一次暴虐,撕山裂地,摧村毁舍。

林州遭强暴雨袭击,多地受蹂躏。

7月19日,写下了洪水横冲直撞,记下了暴雨残酷无情,留下了伤痕累累,尚存着焦渴期盼。

英雄出击!

第一时间,第一关注。

哪里有困难,那里总有林州市红旗渠英雄爱心团队。

这是共产党员杨永峰的声音:

“红旗渠英雄爱心团队家人们大家下午好:

由于我市出现暴雨,需要我们团队家人们随时做好准备,赶往急需要我们的地方,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卸甲坪告急!

7月20日,带着“天润”矿泉水,带着救援设备,红旗渠英雄爱心团队一行10人驱车前行。

行横东线,至窑头东,善者民警善意提醒:“前方道路塌方,不能通行。”

拐道铁李线,躲塌方,走泥泞,避险境,车轮在雨水撕碎的路段上艰难挺进,在山石泥流横卧的路途中颠簸跃行。

车至东下洹村东头,一股洪流蛮横挡道,一根电杆拦腰耍刁,几多人束手无策,几多人望流兴叹。

挡得住车,挡不住心。

正当杨永峰准备腰系绳索,前去探路之时,横水镇政府救援人员赶来,报以喜讯:“穿林鹤公路可以到达卸甲坪。”

掉头转行,时不我待。

沿途不堪,土岸流失,泥石流横卧路间;山谷踉跄,砂石掩埋着禾苗,绿显得很渺小;茁壮的玉米再也不挺拔,极像一个个匍匐士兵在泥水中抗争。

河间地头,一片狼藉。

冲过雨水漫路,闯过泥泞丛木卧道,行至卸甲坪村南口,一根高压电杆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挡住的是路,挡不住的是爱心。

红旗渠英雄爱心团队的勇士们穿上筒靴,背上桶装纯净水,徒步1000米,来到受难的村民中间。

“电断了,水停了,柴湿了,做碗饭都淘神了。”从山路转过来的丁家沟自然村村民一腿泥,一脚水,汗水浇湿了衣被,喘了口气,坐下来跟我们说。

“先喝杯水。”志愿者把一杯纯净水递过去。

“能不能留下几桶,我们那儿道不通,隔日我们来取?”

杨永峰耐不住急性子:“在哪儿?我们送去!”

老人哈哈一笑,“送不得的,路远是小事,翻山越岭的,去不得。”

杨永峰不服气,顾不得吃已经下锅的手擀面,带领志愿者前去探路。

洪水滔滔,有破竹之势;洪水浪浪,有猛虎之力。

河道间,诺大的汽车变的弱小,惨不忍睹的横卧在桥洞前,任凭洪水戏玩。

一个急促电话,引杨永峰火烧眉毛:

“北台告急!”

丢下未吃完的面条,来不及喝口热汤,留下近30桶纯净水,便匆匆启程。

蜻蜓低飞,乌云压城。

我们还未行到安林大道上,雨水便敲击着车顶,嘣嘣嘣作响,哪里是敲车呀,那是在敲我们的心。

冷雨打退不了我们的热心。

装水,备锨,来不得喘口气,来不得换下泥湿了鞋裤,便与蓝天救援队一道,翻山越岭绕沟过谷,在被雨水掏空的路段上险进,在泥石流中斡旋,冲破层层阻拦,越过道道拦坎,我们一行20余人冒着淋淋大雨,来到“水泊梁山”北台村。

北台依山而卧,夹谷而居。

山村人靠着自强不息,靠着勤劳奋斗,小洋楼盖的是铺天盖地,大独院建的是富丽堂皇。

“这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把我们的梦都击碎了,瞧这左右两股山洪,冲的我家就只留这一扇门了。”

在市里打工靠送水度日的左手残疾的中年男子哭丧着脸求救我们。

据村干部向我们反映,这个村由于大雨袭击,三户人家房倒屋塌,几家养猪养鸡场全军覆没。

沿街行走,山洪仍冲刷着街道,村民光着脚丫站在水中,目光呆滞,尽显无奈;贴着瓷砖的小洋楼被洪水撕去了一角,露着断臂,伤痕累累的悄无声的瞧着洪水毫不留情,没完没了的一味进攻。

电断,水困,汽车被冲走,好端端的时光顷刻间变为乌有。

房子没倒的,成了空中楼阁;道路没断的,却在演绎《地道战》;高大的树木凄凉的裸着身子,骨肉分离还躲不了洪水的暴虐。

惨不忍睹!

人们在叹息着。

叹息不能解决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常金顺很是感激我们送去了救命的水:

“现在的社会真好,有了这么多危难之处显身手的爱心团队,这给予我们的不是40桶纯净水,而是一种力量,我们一定会在政府的鼎立相助下,在爱心人士的倾心帮扶中,通过自救,尽快恢复家园,尽快把损失弥补回来。”

夜幕就要降临了,我们的眼睛里仍是那残墙断臂,仍是那双双渴求援助的眼神,仍是那撕心裂肺的洪水哗哗。


“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一定尽我们的所能,帮助自救,恢复家园。”

杨永峰在车上一直嘟囔着。

灾区一线采编:王长顺 靳晓斌

红旗渠英雄爱心团队时刻准备着(免费救援)如需救援请拨打电话:

杨永峰:13193511001 王军海:15993806888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