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林州 交通先行
近年来,我市通过做好大交通项目建设、做实交通民生项目、做优交通环境,为实现“富美林州、幸福家园”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科学规划布局 构建大交通网络
林长高速公路与晋豫鲁铁路通道并行
2012 年11月,林长高速公路林州段建成通车;2013年5月29日,随着山西长平高速公路投入运营,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实现了晋、冀、鲁、豫四省高速公路网的互联互通。2014年7月,林州客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林州大通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通车运行。2014年12月,占地面积约1000亩、建筑面积 48万平米的大通物流园一期竣工,入驻率达到90%以上。2014年12月,连通三省、直抵海港的晋煤外运大通道—晋豫鲁铁路通道全线开通。同时,林州加快实施鹤辉高速公路林州段项目、东南公路、安姚路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林州(豫冀省界)至桐柏高速公路林州段、安阳— 林州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林州交通逐实 现了从交通末梢到三省通衢华丽转身。
优化路网结构 提高通行能力
建成的高等级旅游公路迎宾大道
林州不断加快公路改造步伐,逐步完善路网结构,先后完成产业集聚区陵阳大道、金水大道、金鑫大道、陵阳大道北延等,完成了市区至原康三宗庙的县道林三线建设,升级改造一大批旅游道路,完成红旗渠观光大道、迎宾大道建设,改建了大峡谷景区、天平山、洪谷山、万泉湖等景区道路。这些道路已成为连接全市主要乡镇的民生路、连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路、连接各个景点的旅游路、贯通太行山的生态路。截止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507.7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49.4公里,省道289.019公里;农村公路2169.296公里。全市541个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全部通了油(砼)路,通达率为100%。
提升服务水平 实现交通便民惠民
政府投资更新城市公交服务群众出行
道路通,百业兴。 我市全面发展农村客运、长途高速客运、旅游客运、公交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等经营模式,优化经营结构,着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客运需求。全市共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4万辆,城市公交车94辆,出租车329辆,拥有汽车客运站16家,客、货运企业20家,出租车公司6家,二类以上维修企业23家,搬运装卸企业4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家,拥有跨省、跨区和市客运班线274条,从林州乘车可直达7省60多个中心城市和地区,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新格局。
打造本质安全 共享平安交通
安全是民生的前提,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是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名副其实的生命工程。由于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区,整个地形顺着太行山势,南北多为山岭重丘,沿线按乡镇分布呈为县南、县北两个区域,南北交通道路长约200公里;东西靠山曲折蜿蜒,交通道路长约50公里,地形极为复杂,从而导致我市安保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为了使惠民工程的农村公路更有效、更有力的服务全市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精准扶贫工作,近年来,林州市委、市政府以“安全、经济、环保、有效”为指导方针,以“主动引导、突出重点、适度防护、逐步完善”为建设原则,不断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主抓、乡镇主体、群众主力”的建设机制,掀起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热潮。我市交通部门狠抓工作落实,狠抓建设质量,切实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筑牢我市农村公路“幸福路”,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农村公路安全形势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上下联动 合力攻坚 农村公路发展谱新篇
近年来,林州市委市政府努力实施以交通为先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市上下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加快公路交通发展为己任,开山劈路,遇壑架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谱写了一曲公路交通发展的新篇章。全市先后投资6亿余元,对250多个项目共计600余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了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市多次荣获全省“好路杯”竞赛“金杯县”和农村公路养护“先进县”称号。
截止目前,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2169.296公里,其中,县道123.63公里,乡道921.145公里,村道1124.521公里。全市542个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全部通了油(砼)路,通达率为100%,形成了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同时公路养护管理也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所有农村公路都达到了正常管养。
林州农村公路的迅猛发展为广大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加快建设富美林州、幸福林州家园提供了公路保障。
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促进运输业繁荣发展
林州市运管局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城乡客运一体化、道路运输规模化等政策的落实,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安全保障,提高服务水平,推进行业创新,林州市道路运输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市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4773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4633.6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49263.4万人公里,货运量23573.66万吨,货运周转量1710245.12万吨公里,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通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市)长途班线43条,省内班线51条,通达7省(市)60市(县) ,开通城乡班线180条,城市公交线路5 条,行政村班车通达率97%,城市出租329辆,先后建成林州市汽车站、林州市客运中心两个一级站,不断完善各乡镇场站设施,较好的满足了全市人民出行需求。对十万大军出太行,人文山水城市创建,学生、民工外出及游客来林旅游起到了重要的运输保障作用。
发展大型货运企业15家,营运货车达到23864辆,建成了大通物流园等物流场站服务设施,对服务晋煤东运,林州市工农业生产物资需求以及人民生产生活必需品运输起到了保障作用。
建设标准化的维修企业4S标准店20余家,驾校14家,驾校年培训学员14000多名,进一步支持了运输业的发展。道路运输业创造就业岗位50000余个。
依法行政 文明执法 保护公路 共建和谐
林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所,自2015年10正式成立以来,严格贯彻落实“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保护公路、共建和谐”宗旨,着力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健全各项执法制度,整肃执法队伍,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勤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各项工作全面展开。2016年元月至六月份:共查处超限违法车辆116台次,卸货2503.8吨;与公安、城管、交警等部门联动共管,共查扣“黑三轮”310辆,查处出租车在客流集散地擅自揽客、甩客、不计价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200余次;出动路政巡查车200辆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清理路面堆积物2000立方米,查处路政违章案件6起,结案 6起,查处率、结案率均达到100%;严格落实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周密组织,积极行动,建立台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出动1100余人次,检查车辆 1300余辆次,查纠违规装载车辆120余辆次。有效打击了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为我市道路运输健康、稳定、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铁 路
安阳至林州城际铁路项目位于安阳市西北部,自豫东北机场站引出,沿京广高铁东侧向北与安阳高铁站并站,出站后向西沿安阳人民大道,跨京广线、安阳华祥路折向西南,沿安林高速北侧向西进入林州,在横水镇晋家坡村北侧跨越林长高速公路、洹河后,林州客运中心北设“林州”站。沿林州鲁班大道北侧,经谢家庄后折向北至红旗渠迎宾馆东侧,到达项目终点,设“林州北”站。线路全长97.5Km,项目按双线城际铁路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20km/h—200km/h,项目估算投资 96.17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林州将拥有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群众出行。同时,项目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我市可持续绿色发展战略。
铁 路
晋豫鲁铁路通道,又称兴日铁路或晋中南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东至山东省日照港。是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工程,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世界上第一条按30吨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铁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期为四年半,于2014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通车,现在改称为“瓦日铁路”。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瓦塘镇,从河南省台前县跨越黄河,进入山东省梁山县,横穿山东省中西部,东至山东省日照港,横贯晋豫鲁三省,全长 1260公里。其中山西省579公里;河南省255公里;山东省426公里。全线正线设计新建车站 35 个,改建既有站 5 个,共计 40 个。联络线改建车站 6 个车站。总计46 个。其中林州段正线长度约33.5km,总投资约25.5亿元,途径林州任村、姚村、河顺三个乡镇,并在姚村焦家屯村东设红旗渠站。土建工程分两个标段,主要工程数量包括特大桥1座、大桥3座、涵洞43道,隧道5座及路基工程。
该铁路通道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林州与煤炭基地山西省,沿海省份山东省的空间距离,对完善林州区域路网布局,增强路网机动灵活性、满足沿线旅客和货物交流运输需求,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林州市高速公路网络
林 桐
林桐高速公路林州段项目
林桐高速公路是继林长高速、鹤辉高速、晋豫鲁铁路通道后,贯穿林州的一条纵向大通道,在林州境内南北形成“双十字架”的高速公路新格局,是林州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林桐高速向北通过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与整个河北省及京津唐地区高速公路网连接,向北可直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向南衔接新晋高速,通过与湖北省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临武高速公路连接,一同形成与京港澳高速和二广高速之间的一条纵向大通道,对拉动沿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强晋、豫、冀三省的经济交流和合作,而且对推动林州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林州(冀豫省界)至桐柏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我市三省交界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美太行开放大道、黄金大道、腾飞大道。
林 长
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林州段项目
林长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686”网规划中“八横”中第一横南乐至林州高速公路,与山西省衔接段落,是山东聊城-河南安阳-山西长治跨省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是一条穿越太行山大峡谷、贯通河南和山西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2009年6月,省发改委以豫发改投资〔2009〕900号文正式批复,2009年 6月26日举行奠基仪式,2010年3月20日正式开工,2012年11月建成,2013年5月29日,随着山西长平高速公路投入运营,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林长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不仅可以沟通多条高速公路,完善豫北地区公路网主骨架,逐步实现沟通鲁、豫、晋、冀四省高速公路网络体系,为晋东南、冀南、豫北、鲁西广大地区通往山东半岛及沿海地区提供一条更为快捷的陆路通道。同时也为晋煤外运提供了又一重要通道,而且对于促进豫、晋交界地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沿线旅游事业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等将起到巨大地推动作用。
鹤 辉
鹤辉高速公路林州段项目
鹤壁至辉县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联络线,是晋煤东运的一条重要通道,东接已建成的鹤壁—范县高速公路,西连新乡至山西晋城高速公路。该项目起点位于鹤壁市淇县古城村,设枢纽互通立交接京港澳高速公路,路线向西经淇县、卫辉、林州、辉县等3市4县,终点位于辉县市南村镇西南新庄附近。路线全长61.220km,设计速度100km/h,其中林州段途径临淇和五龙两镇,全长约20.4Km,总投资约14亿元。鹤辉高速公路建成后,不仅为我市南部经济板块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且对我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016号
